分享

隋朝为什么能迅速兴起 ?

 茶香飘万里 2018-03-24
隋朝为什么能迅速兴起?

由于隋文帝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巩固统一成果的措施,使隋代在文帝统治时期和炀帝统治初期,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大隋帝国开始迅速崛起。

1.开皇盛世

从秦至隋创立四个大一统王朝的君主:秦始皇、汉高祖、晋武帝、隋文帝,在知名度上,是前二者响亮,然在历史评价中,当数隋文帝最高。不仅如此,即使在中国历代开国君主中,隋文帝也可以名列前茅。

隋文帝于历史是有大功绩的,他的大功绩不但表现在统一大业上,且表现在统一后对天下的治理。隋文帝对反叛旧臣、豪强大吏,诛夷罪退,毫不手软。他罢黜了一些没有才干的大臣,包括对自己夺取帝位有功的人,将一些有真才实干的人提拔上来,辅佐自己管理国家政务。隋文帝对平民百姓实行宽仁的政策。在政权基本稳定之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度量衡重新统一。隋文帝下令制订《开皇律》,将原来的枭首、车裂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保留了律令五百条。隋文帝废除北周六官制,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隋文帝对于地方机构也进行了改革。他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级。同时,精减了大量的官员,将一些郡县合并。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控制地方,杨坚下令,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免。而且每年都要由吏部进行考核,以决定奖惩、升降。后来,又实行三年任期制。隋文帝简化了地方行政机构,废九品官人法,初创科举制。命令各州每年推选三个文章华美、有才能的人到中央受官。后来,隋文帝又下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部管刺史,要由有德有才的举人担当。隋文帝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实行“输籍定样”,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这些举措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将从豪强手里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调动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隋文帝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量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形成开皇之治。

2.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553~602)名伽罗,河南洛阳人,北周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之女。她是隋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重要,不仅因为她是隋文帝的正妻,关键在于她凭借先前特殊的社会背景,以及后来国母的地位,直接和间接影响了杨氏社稷的兴亡。

历史上的独孤皇后以贤明著称于世,更因其善妒的个性直至今天仍广为人知。

一天,杨坚早朝之后折返宫中,才发现自己平日里颇为宠幸的一位妃嫔,已经被皇后独孤氏趁着自己处理政务的时候偷偷杀害了。悲愤交加的杨坚一气之下骑着马跑出了皇宫,直至山谷间20多里才被大臣高颖、杨素等人赶上。当后者问及他为何要做出如此轻妄的举动时,杨坚叹息着说:“我已经做了天子,却没有丝毫的自由可言。”此后经过高颎等人的百般劝说,杨坚放弃了出走的念头,但他难得亲近自己后宫三千佳丽的事实,仍旧是要等到这位善妒的皇后去世才会真正有所改变。

其实早在独孤皇后与杨坚结为连理之初,这位后来名垂青史的女性便在洞房花烛夜逼迫 新郎立下重誓,今生今世不会与其他女人生育子女(誓无异生之子)。而她的这一份心愿到头 来也确实得以实现——包括帝国的继承者隋炀帝杨广在内的七个皇室子女,无一例外的都是 她与杨坚的骨肉,几乎所有的嫔妃们都慑于皇后的专横,不敢去与皇上过多地接触。隋文帝的后宫,仅有这一个女主人而已。

除开善妒的个性,独孤皇后确是隋文帝身边不可或缺的贤内助。杨坚曾经一度为了是否废除北周宇文氏取而代之犹豫不决,独孤皇后便用“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的话来激励他。等到杨坚登基称帝之后,她又从突厥商人手中买下价值800万钱的一箧明珠,理由并非自己喜欢,而是“戎狄屡寇,将士罢劳”,可以用来奖赏那些在对外作战中立下功劳的将士们,由此备受百官的赞颂。每当杨坚的决策有所错失的时候,独孤皇后都会站出来加以劝谏,更兼她体恤百姓、孝敬长辈,宫中之人都尊敬地把她和杨坚并称作“二圣”。

独孤皇后对于皇亲国戚恃威作福的现象深恶痛绝,她的表兄,大都督崔长仁因为触犯刑律,将要处斩。杨坚顾及皇后的感受,便想减免崔长仁的罪行。独孤皇后听说这件事后,义正言辞地告诉杨坚“国家之事,焉可顾私”,拒绝了丈夫的一番美意,崔长仁最终被处死。

独孤皇后不仅阻止自己的丈夫亲近除她之外的任何女子,大臣中谁有喜新厌旧的行为,也无一不会受到她的鄙夷与厌恶,这其中就有大臣高颎和太子杨勇。

当初在杨坚为了独孤皇后擅杀嫔妃一事愤然出走时赶去劝说的大臣高颎,因为说了一句“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便已经得罪了性格刚毅的独孤皇后。高颖的妻子后来亡故,其宠妾又为高颎生下儿子,他自然也就成为了独孤皇后眼中的薄情寡义之徒,每每在杨坚耳边大加诋毁,最终促使文帝罢黜了高颎的官职。

太子杨勇是独孤皇后与杨坚的长子,聪明而有才干,深得杨坚的喜爱。偏偏杨勇生性好色,东宫内宠极多,独孤皇后看在眼里,自然很不受用。加上后来太子妃元氏忽然暴毙,独孤皇后认定是太子的爱妾云氏谋害所致,便向杨坚建议,废黜杨勇的太子之位,改立次子晋王杨广——这自然又与狡黠的杨广深知母亲禀性,刻意将自己伪装成一个生活俭朴且不近女色的正人君子有关。

仁寿二年(602)八月,独孤皇后死于永安宫中,时年50。

没了正妻的约束,隋文帝开始同姿貌艳丽的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打得火热,从未纵过欲的他失去节制,以致纵欲过度,一病不起。这时他卧于榻上不无感伤地对侍者说:“假若皇后还在,我必不致如此。”

3.杨广篡位

隋炀帝杨广(560~618),又名杨英。小时候的杨广长相俊美,很受父亲杨坚喜爱,杨坚建立隋朝后,立刻封13岁的杨广为晋王。但无论当时的杨广多么被父皇宠爱,太子的宝座却是被他的大哥杨勇所占据着。杨广因为自己平定了南方的陈朝,在统一战争中功劳在杨勇之上,又自恃得到父皇的宠爱,为此他开始处心积虑地准备要把兄长杨勇从太子的位置上赶下来。

促使隋文帝将太子由杨勇换成杨广,独孤皇后起了莫大的作用。原因不是其他什么事情,也在于女人的问题。她不准丈夫多内宠,并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儿子,也许她的本意不错,要丈夫、儿子把精力放在国家大事上,不要被儿女情长所误。然她的做法有些偏激,偏激得模糊了自己的眼光。

杨勇是个情种,他最爱的是情投意合的昭训云氏,还宠了不少嫔妃,独不喜欢母亲为他所娶的太子妃元氏。元氏心疾发作,仅两日就一命归西。独孤皇后怀疑是云氏所害,又怀疑是杨勇的怂恿,遂派人对他们进行暗察。暗察没有结果,可她对杨勇的感情却一落千丈。

极有心机的杨广,窥破母亲的感觉,趁机将自己伪装成一个不近女色的正人君子,冷落所有的嫔妃,只与王妃萧氏共处。杨广自幼就很聪明,为了实现做皇帝的梦想,他开始费尽心机地伪装自己。杨坚非常崇尚节俭,杨广就利用父亲的这个心理,当父母要来他的王府时,就让自己的姬妾们全都躲起来,和自己的正妻萧氏一起亲自走到大门口去迎接,还特意找来一些年纪大,姿色很一般的妇人穿着打起补丁的破旧衣服来侍奉父母亲,并把王府中乐器的丝弦都弄断,装作许久未碰的样子。不明真相的杨坚看到杨广生活如此俭朴,心里自然非常高兴,而再一联想到太子杨勇平时奢侈浪费的生活,自然对杨广的态度逐渐地好了起来。

杨坚很听独孤皇后的意见,杨广为了取代大哥成为太子,便时常对母亲说起兄长的坏话,他先是对母亲说:“大哥很恨我,搞不好会下毒杀我。”独孤皇后本就不喜欢杨勇,这下更是深信不疑了。

杨广又同大臣宇文述商议,联系重臣杨素,陆续清除了支持太子的大臣们,最后又出面谎称皇太子杨勇企图谋反,终于迫使文帝下决心把杨勇贬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

成功坐上太子宝座后,杨广并未掉以轻心,他害十白自己的几个兄弟会同自己一样窥伺着皇太子的名号。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杨广同杨素又一起阴谋把自己的四弟蜀王杨秀骗进宫,让杨坚把他也贬为庶人并软禁在宅邸当中。

公元604年7月,文帝卧病在床,杨广密写书信给杨素,请教如何处理文帝后事。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至了文帝手上,文帝大怒,随即宣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正在此时,宣华夫人陈氏衣衫不整地跑进来,哭诉杨广在她来途中调戏她,使文帝顿悟,拍床大骂。急忙命人传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杨广得到密报,谋杀了文帝。又假传文帝遗嘱,要杨勇自尽,杨勇未及回答,派去的人就将杨勇拖出杀死。杨广以弑父杀兄的手段夺取了皇位。

4.“真宰相” 高颎

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手下文臣武将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又一宰相高颎出力最大,不光领兵治国,而且还举荐了一批人才,被后人称为“真宰相”。

高颎,又叫高敏,自称渤海蓓(今河北景县南)人。其祖先原是汉宫,因到辽东上任,遂与当地人融合。父亲高宾,为独孤皇后父亲独孤信的门客。

在孩提时,高颎就显得很出色,涉猎文史,有器度,能言善辩。据说,家门口有棵柳树,高达百尺,亭亭如盖,闾中父老说:“此家当出贵子。”(这和刘备早年的故事极为相似)借着独孤氏的势力,借着父亲的余荫,高颖年纪轻轻,就步人了北周的中央政权,在乎齐大业中,立下战功。

精明强干,久习兵事,多韬略,高颎出众的才干,加上与独孤氏的特殊关系,使他成了辅政大臣杨坚物色的人物。当有人从中斡旋时,高颎很是坚决地表示:“愿受驱使,倘若大事不成,甘当灭族!”从此成了杨坚的心腹。

高颎能文能武,他同隋文帝一样有统一天下的夙愿,为了能够南北统一,他策划了一系列的对陈战略。杨坚曾命他节制讨陈大军,当时正赶上陈宣帝驾崩,高颎提出“礼不伐丧”的战略,班师回兵,在南朝士民心中留下了隋军是仁义之师的形象。

回到朝中的高颎并未停止消灭陈的准备,他不停地在麦收时派兵骚扰陈国边境,延缓了南朝的收成时间。他又派人秘密渡江纵火焚毁了陈国大部分粮仓,消耗陈国的钱粮经济。到南征大军第二次集结的时候,高颎被任命为元帅杨广的副手,并担任实际的总指挥。在攻陷陈国都城建康后,为防止杨广贪恋陈后主宠妃张丽华的姿色,他下令将张丽华斩首,却因此被杨广记恨在心。

高颎当年拜相后,母亲对他说:“你富贵已到极点,就差被砍头了,要慎而再慎。”为此高颎努力淡化自己的功劳,连南下平陈这样的大功他都在文帝面前让给贺若弼。

尽管如此,高颎的功绩与才干还是被朝中很多人所嫉恨着,各种流言蜚语时刻包围着他,但隋文帝却很信任他,每每罢黜或杀掉告密者,尔后重赏高颎,授上柱国,封齐国公,高颎可说是位极人臣了。

隋文帝曾经评价高颎:“你就像一面铜镜,越磨才越明亮。”文帝让高颎的儿子高仁娶了太子杨勇的女儿,但这让高颎卷入太子地位的纷争,一切荣耀都没能缓解独孤皇后和杨广对他的恨意,两人不停用各种谣言来刺激文帝,虽然隋文帝再一次表示了对高颎的信任,但却开始流露出对太子的不满。最终在独孤皇后的努力下,杨勇被贬为庶人,而随着太子的被废,高颎也终于被罢免了官职。

高颎被罢免后,他之前的政敌们看准机会,居然造谣说高颎是在自比司马懿,伺机夺取政权。文帝心软没有杀他,只是将他也贬成庶人。

隋炀帝即位后,他被任为管礼乐的太常。按说,这个职务,是个与世无争的职务,然他以习惯了的责任感,批评起时政来。针对隋炀帝好声色,喜奢靡,兴长城之役,说是亡国之象;针对隋炀帝厚待突厥启民可汗,说是恐为后患;针对腐败局面,说是朝廷很无纲纪。

有人告发,隋炀帝将他推上了断头台,家属充军。

高颎死得冤。他以天下为己任,执政二十年,殚精竭虑为隋朝效劳,在统一和治国两方面建立了盖世功勋。他有度量,奖掖人才,推出了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一大批名臣。人称“真宰相”。

“真宰相”的被杀,加速了隋朝的崩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