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染映像:脓尿抗菌药无效?影像学告诉你答案

 昵称36906134 2018-03-24

感染诊断的明确往往离不开各种辅助诊断技术的支持,CT、MRI、B超傻傻分不清?培养如何选择?PCR、T-SPOT是什么鬼?你困惑吗?本专栏借助专家力量,对感染诊断辅助技术的相关图文进行点评,相信慢慢的技能GET不在话下,浓缩的都是精华哦。

本文特邀江苏省人民医院张永祥、张卫红两位专家,聊聊结核诊断的那些事儿,大家快排排坐。

肺外结核之不得不说的故事——泌尿系结核案例分享

检索:陈文森

翻译、编写:徐子琴(温州市人民医院)

审核:王淑颖(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点评专家:张永祥 张卫红(江苏省人民医院)




原文翻译

一位76岁男性糖尿病患者,有不明原因的纵膈淋巴结肿大史2年,表现为发热和疲乏。尿液结果分析可见脓尿。腹部增强CT显示左侧肾盂轻度扩张,同侧输尿管壁增厚(图片A和B,箭头所示);分泌期CT显示左输尿管轻度狭窄(图片C,箭头所示)。


该患者经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后脓尿和发热仍持续存在。尿培养结果阴性。尿抗酸染色阳性(图片D)。结核分支杆菌PCR结果阳性。


尽管很多尿路结核感染患者是无症状的,仅仅表现为无菌性脓尿,伴或不伴镜下血尿,但是也有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和血尿;泌尿生殖系结核可导致并发症,如输尿管狭窄、男性精子减少和女性阴道出血。


该例患者接受了针对结核的药物联合治疗后症状缓解。


病例特点小结


1.老年男性;

2.发热、疲乏伴纵膈淋巴结肿大等慢性非特异性表现;

3.糖尿病病史,属结核易感人群;

4.尿液检查示脓尿,但尿培养结果阴性,表现为无菌性脓尿。

5.腹部增强CT显示左侧肾盂轻度扩张,同侧输尿管壁增厚;分泌期CT显示左输尿管轻度狭窄。尿抗酸染色显示存在抗酸杆菌。结核分支杆菌PCR结果阳性。

6. 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抗结核治疗后症状缓解。


专家点评


随着HIV感染、糖尿病、肿瘤等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结核感染的发病人群明显增加。泌尿系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感染之一,因其发病的隐匿性,早期诊断极其困难。


本案例中患者表现为发热、疲乏、脓尿,尿培养阴性,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继而进行了相关结核感染的病原学和影像学检查,均提示为阳性结果,经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改善。因此该患者泌尿系结核感染诊断明确,治疗有效,是治疗成功的案例。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目前仍然是结核感染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检测周期长、阳性率偏低、且价格偏贵而制约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结核杆菌核酸PCR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以批量检测,但检测存在有标本污染的问题。抗酸染色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均较低,单纯抗酸染色阳性的诊断价值较低。


该患者尿液结核杆菌核酸PCR检测和抗酸染色都为阳性,因而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可以明确。


至于影像学诊断,CT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常规的B超、X线和MRI检查。该患者CT检查没有发现典型的结核感染特有的影像学改变,但是有肾盂轻度扩张和输尿管轻度狭窄等器质性改变。说明其泌尿系统感染尚处于早中期,经抗结核治疗症状能有所改善。


一旦泌尿系统感染发展到晚期,治疗困难,大多需要联合手术治疗才能使症状有所改善。因此,结核感染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泌尿系统结核感染绝大多数都是内源性感染,来源于患者的肺或淋巴结核等,可以是活动的,也可以是潜伏的。最近几年开展的结核T-SPOT检测,既可以检测活动性结核感染,也可以检测潜伏性结核感染。


该患者有不明原因的纵膈淋巴结肿大史2年,可以行T-SPOT检测,必要时也可以行腔镜下活检病理检查,明确有无结核感染,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取得最佳临床治疗效果。

江苏省人民医院 张永祥 张卫红


相关文献汇总资料链接:

http://bbs./thread-177238-1-1.html

SIFIC官方网站(申请成为SIFIC会员,登录可免费下载资料,可也在相关版块参与讨论)

文献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