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析丨美邦服饰降级案例分析

 一溪新绿46i8h7 2018-03-25

摘要

本文从美邦服饰经营亏损的发生原因入手,对业务经营及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剖析,总结出相应的启示并给出行业风险防范建议。


一、事件概述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邦服饰”)1995年创建于中国浙江温州,以自主设计、研发、外包生产、直营与加盟相结合的经营模式进行品牌休闲服饰的生产、采购和销售。2008年8月,美邦服饰成功在深圳交易所上市(股票名称“美邦服饰”,股票代码:002269)。2017年5月,美邦服饰注册资本为25亿元,到2017年第三季度美邦服饰资产总额为65亿元,财务数据参见表1。

2012年以来,服装零售行业遭遇消费增幅下滑和竞争加剧的压力,美邦服饰作为中国连锁经营的标杆和翘楚,扩张速度明显放缓,2015年开始出现亏损,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在2015年8月31日发布公告将美邦服饰纳入观察名单。2017年6月12日,大公确定美邦服饰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维持负面。2017年12月27日,大公下调美邦服饰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


本文从美邦服饰经营亏损的发生原因入手,对业务经营及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剖析,总结出相应的启示并给出行业风险防范建议。

二、美邦服饰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分析

(一)实体店铺销售受零售渠道变迁及电子商务销售快速发展的影响出现下滑

中国服装行业正走在品牌整合、终端销售模式创新的转型之路,所采用的渠道模式有连锁加盟、市场批发、总代理、自营店、专卖店和直销等。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外新兴品牌的入侵,很多本土的服装生产厂商如履薄冰,加上许多分销渠道分销不利,出现了许多存货积压导致企业现金流断裂,甚至有些厂商早已关门大吉。面对行业低谷期,美邦服饰的调整主要集中于直营和加盟门店的转型升级。2013年,美邦服饰实行“关停并转”,逐步关闭亏损店铺并推出“体验式”店铺以吸引更多客户。对于直营店的管理,引入合伙人管理模式,对加盟店进行直营化管理。


2015年,美邦服饰对直营店的调整结束,营业收入出现正增长,净利润也开始逐年回升。然而加盟店的调整落后于直营店,收入和净利润仍处于负增长,这是造成美邦服饰亏损的直接原因。此外,由于互联网购物的迅猛发展,许多实体店铺销售逐渐被网购模式取代。在电商模式下,对传统的实体店铺销售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企业的销售产生很明显的分流,导致其积压的库存较多,对企业现金流造成了负面影响。


美邦服饰历年财报可以直观反映出企业经营业绩以及财务指标的动态变化,以下主要基于美邦服饰2014年-2017年9月末的财务报表,对企业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等展开分析。

(二)存货和应收账款所占流动资产比重居高不下,负债规模增加,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2017年9月末,美邦服饰流动资产规模为38.75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6.26%,其中存货为22.19亿元,增长20.76%,存货所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从50.39%增长到57.26%,存货规模居高不下,面临一定的存货跌价风险;应收账款金额为5.81亿元,较2016年末的3.49亿元增长66.21%,这是美邦服饰适当放宽信用政策,赊销比例扩大所致,其所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从9.58%增加到14.99%。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天数分别为28.27天和237.44天,情况较2016年恶化。


美邦服饰的总负债为34.80亿元,较2016年末增加14.28%;2014-2016年末,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保持增长的态势,分别为73.87%、77.78%、91.60%,2017年9月末这一比重增加到92.24%。


美邦服饰总有息负债为16.77亿元,短期有息负债包括企业短期借款12.00亿元和应付票据2.07亿元共计14.07亿元,占总有息负债的83.90%。

美邦服饰的流动比率为1.21,但速动比率和保守速动比率仅为0.52和0.39,达到2013年以来的最低点,说明美邦服饰的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三)营业收入下滑,期间费用高企,利润亏损,盈利能力较差


2017年前三季度,美邦服饰毛利率为48.09%,较上年同期上涨4.81%;营业收入为44.43亿元,同比下滑5.09%;营业利润为-1.47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减少19.34%。

美邦服饰在利润下行期,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持续升高,这是导致净利润下滑的直接因素。反观竞争对手森马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马服饰”),2013年-2016年期间费用比重分别为13.80%、13.44%、14.38%和18.13%,2017年前三季度这一比重为19.00%,虽然明显上升,但仍然将其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


2017年前三季度,美邦服饰的资产减值损失为1.82亿元,同比增长10.65%,主要是存货跌价形成的资产减值损失所致,这也对利润的形成造成较大的冲击。


美邦服饰虽然在国内休闲服零售业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来自国内外竞争品牌的压力将持续甚至加大;另外美邦服饰积极开展业务创新,推进战略转型,但转型成效尚未全面凸显,因此盈利能力较差。2017年前三季度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分别为-4.12%和-1.34%。

(四)经营性净现金流转负,无法对利息提供有效保障


2014年-2016年,美邦服饰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22亿元、-1.85亿元和3.28亿元,2017年前三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为-3.91亿元,再次转亏。其原因是销售收入下降和三季度支付货款有所增加,同时也说明销售货物后并没有及时足额收回货款,一部分货款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其投资性净现金流为-0.8亿元,这是收回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全部股利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92亿元,上年同期为-5.35亿元。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主要由以下两个因素所致:一是收回了综合额度保证金;二是减少了短期债券偿还款。EBIT利息保障倍数为-1.79,无法对利息提供有效的保障。

(五)美邦服饰供应链复杂,彼此信息不通,降低库存使用率,使其资金流表现较差

美邦服饰作为较早开始涉及电商领域的服装企业,在2008年就开设了网店。加盟店是最早期的渠道销售模式,但为了加强对渠道的控制,美邦服饰把重心转移到自营店,跟加盟店相比自营店拥有更大的优势,自营店可以获得更多的折扣。后期的线上购物平台“邦购网”的推出更是加重了实体店铺的库存压力,因为线上购物的折扣往往比自营店还要低,这三类各自独立的供应链模式造成了库存一度激增。


此外,2009年Metersbonwe和ME&CITY被分成两个独立的事业部,彼此信息不通、库存不共享,加大了信息沟通的壁垒,并且由于不同的部门有各自独立的供应商,这也间接降低了采购量。虽然避免了供应商过于集中可能会带来的经营风险,但过于分散往往也会影响供应商的应对弹性和企业的销售成本。

2013年,美邦服饰为了解决积压库存问题也在尝试通过O2O打通线上线下,但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公司能够及时把握住每一个机遇并且能够最早的抢占市场,但受累于复杂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和缺乏创新一味追求新材料的单一产品体系,最终还是退出了电商领域。

三、美邦服饰降级案例启示及服装行业市场风险防范建议

(一)休闲服饰行业应拓宽品牌多样性,分散市场风险

美邦服饰作为中国最早期的服装零售企业巨头,逐渐衰败的原因除了自身经营状况较差和供应链管理效率低下以外,还要一点要归咎于过于单一的产品体系。对比同期发展起来的森马服饰, 避开和国外时尚品牌正面竞争却在电商和童装领域开辟出了新的天地。


从2011年-2016年,森马服饰旗下童装品牌“巴拉巴拉”销售市场规模已接近成人服饰,市场占有率达到4%,已成为行业内排名第一的品牌。同样在行业下行期,森马服饰推出了“高质平价”的线上品牌“哥来买”,并在2015年“双11”网购大促后实现销售额翻倍的同比增长。2016年财报显示,森马服饰的营收已过百亿,且在电商领域的营收增速已经超过了80%。


对比来看,森马服饰和美邦服饰同时遭遇行业下行期,然而一个触底反弹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一个则盲目在一线城市扩张导致积压货物激增、营业利润直线下降,两个同时期发展壮大的企业如今面临如此巨大的反差,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休闲服饰行业企业应该注重品牌多样性,通过品牌的建立以及多品牌之间的相互影响,使企业在如此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中找到立足点,才能最终促进企业经营方向的多样化,分散市场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服装企业要重点关注存货风险和应收账款回收情况

美邦服饰实施的是直营和加盟并重的发展战略,从历年财报可以看出,存货和应收账款规模所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存货风险和应收账款回收情况都应重点关注。


存货规模居高不下,资产减值损失较大,对利润形成了严重挤压,同时对信誉较好的加盟商给予了大量的信用赊销,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增加,但当前美邦服饰面临的外部竞争日益激烈,应收账款转化成货币资金的难度加大。


对手森马服饰的经营策略以加盟店为主,直营店较少,这种营销模式能减少库存,但应收账款相应较高。其2014年-2016年存货所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13.48%、19.47%、24.55%,2017年前三季度为37.33%,增长原因为应对秋冬装销售明显增长,以及“双11”电商销售增长而备货增加,这一比重显著低于美邦服饰的存货占比;应收账款的比重则分别为14.04%、18.67%、21.66%、18.27%,这一比例高于美邦服饰,但两者差距已越来越小。

(三)优化资本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并增强期间费用的控制能力

美邦服饰短期有息负债规模较大,这种不合理的资本结构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造成较大压力。美邦服饰应利用上市公司的优势,充分利用各种融资工具,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期间费用尤其是销售费用所占营业收入比重高是美邦服饰的顽疾,且逐年加剧。在当前服装市场竞争激烈,利润下行的时期,控制好期间费用的支出,降低其对利润侵蚀的重要性凸显。服装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应对策略,从销售人员考核、物流运输等体系入手,切实解决这一问题。

(四)加强供应链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

服装行业现如今所面临的全球化挑战日益加剧,许多本土品牌由于缺乏竞争力逐渐退出市场。而在经济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服装企业想要在市场站稳脚跟,除了依靠企业自身的品质和品牌形象,更多的需要企业高效的供应链模式提供保障。

本案例分析了美邦服饰逐渐退出服装销售市场,主要原因在于其复杂的供应链体系,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存货共享,导致其存货跌价最终影响企业现金流的表现。因此,除了企业内部效率的提升,加强供应商、物流商、客户的管理,形成从采购、制造、库存、配送、销售、售后等一整套的供应链体系是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与传统服装企业的供应链模式相比,新的供应链模式应该注重高效性。整合全渠道销售,避免出现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冲突的合作方式,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直营店相对于加盟店更便于企业自身管理和物流管理,服装企业可以逐渐提高直营店的比例,缩短供应链的长度,使信息管理和预测更为准确。


文/张正 徐淑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