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北“麻茶”——地方志

 陈识123 2018-03-25







宋朝,江南一位去东京赶考的举子,路过淮北,顺便观赏相山奇妙的景色,却无意中发现了一种茶(有人叫它“麻茶”)。他掐了片叶子尝了尝,顿觉芳香满口,爽彻肺腑。
回到江南老家后,他便派个老头年年春天来这里采茶。老头每次都住在相山庙里,有时阴天下雨,就同和尚下棋、拉家常,以后竟成了要好的朋友。可是老和尚却从未问过老头采茶的事。一年老头采完茶,收拾停当准备回江南,临别时送给和尚一包茶叶。和尚从不饮茶,不把它当成什么珍品,顺手扔到风棚上去了。
转瞬几年过去了。老头没再来过相山。又过了两年,南京有位大官听说相山老爷很灵,能叫做官的官运亨通,步步青云;能叫经商的财源茂盛,生意兴隆;能叫读书的魁名高中,他特地买了许多上等好香,来给相山老爷上香。因为这当官的会贪污,会搜刮,肚皮厚,油水大,老是离不开茶叶水消食解酒。
南京大官一行走到奏鸣台附近时,那官儿觉口渴难耐,忙命随从献上茶来。可是那帮子随从平日里看不惯他那种贪赃枉法、顺吃流喝的卑劣行径,出门故意没给他带茶叶。
快去向庙上长老找些来!
相山庙和尚一听犯了愁。平时没好茶,现在立马就要,却向何处去寻?那大官说话间,他突然想起几年前采茶老头给的一包茶叶,于是叫小和尚爬上风棚,扒了半天才找出来,抖了抖上面的灰尘,揭去外边一层牛皮纸,里面是一层黄布,黄布里边是一层木炭,木炭里边是一个猪尿泡皮包的包,再里边是个双层细毛边纸包。未曾打开,就闻到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和尚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但见一小撮茶叶,大小如同绿豆粒,色泽鲜洁,晶莹透亮,俨然似一颗颗绿莹莹的珍珠。和尚把茶叶托在手心里,犹豫了一会,递给了差役拿去泡了。
那当官的接过茶杯,刚一打开盖,一股惊异的神色顿时飞上眉梢。他反复地看看闻闻,闻闻看看,足足闹了大半个时辰,才慢慢地把嘴挨近杯子,先用舌头舐了两下砸了咂嘴,又舔了两下,品尝了好大一阵子,才细细地喝了几口。那顺杯子流下的一滴也被他伸舌头舔了回去。一杯茶喝一半,他就感到浑身疲劳顿消,精神焕发。
相山庙的大殿里烛光辉映,香烟缭绕。那大官进庙做完佛事,便请问长老:“适才所赐仙茶,何山所采?”“此乃本山所出。”“好,真是'名山出名茶,’果不虚传!长老可知此茶的名贵处吗?”“贫僧素不好茶……还望大人赐教。”“此茶生在绝壁下,日光只能照其叶,而不能照其根,故能温胃和中,滋阴壮阳;又常处在云雾笼罩之中,承云、雾、雨露之精美,故饮之能除五脏六腑之淤滞,开七窍之闭塞,常饮此茶,能令人容颜悦泽,返老还童,实乃茗中仙品。汝若不信,可泡一杯,把熟的肥肉片放进去,不消片刻,即可溶化”。
和尚照此做法,果如其言。从此相山产名茶的佳话,就在江淮大地传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