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捷:儿子发飙不去课外班,怎么办?

 一生平安摘文 2018-03-25

儿子发飙不去课外班,怎么办?

福州教育研究院 何捷

REC


这一天晚上,儿子在家大发脾气。这是入春以来第一次,也是十岁以后很少的。小时候,也不多见。屋外,春寒料峭;家中,岳父愁眉紧锁;据说,在外地执教的妈妈也忧心忡忡。而我,处于期间,倍感不安……

为什么?因为他放学回家时获悉,我们为他报了一个课外班。

他发脾气的理由非常充分。其一,不喜欢,为什么要学?他把心理学上的“兴趣”摆在首位,说得振振有词;其二,类似的学习项目已经参与,为什么要重复学?拒绝的理由说得铿锵有力。同时,他还举了一个切身的例子:如果你给我报的是“机器人拼装”,再加十节课我也愿意。

儿子说得头头是道,我们一时无言以对。他瞅准契机,趁势把脾气发大,我知道这是一种战术——趁胜追击。他要把我们一举拿下。


说实在的,在那一刹那,看他反应如此激烈,我们真的打算放弃了。做父母的都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如此“心苦”,而且,他说得在理。但几分钟后,思想经过整理,我用冷静、沉稳但毋庸置疑的语气告诉他:这是爸爸妈妈共同的决定,先去参与,其他再说。相信我那一刻的思考结果,可以给许多父母在这一类事情的处理上提供参考,所以我来分享当时脑子里经历过的想法:

其一,父母的选择并非冲动,而你的发作是一种随性。我告诉儿子,送去课外学习这一个项目,爸妈经过选择.选择你需要学的,暂时薄弱的项目,而且妈妈甚至事先听了预备课,选择了专业素质高,教学方法好的老师。选择,就是让学习更加高效的保障。比如说爸爸妈妈都是教语文的,在家里和你研究一道数学题,可能花半小时研究出来。但专业的老师,点拨5分钟,你还能举一反三。我们期待你把宝贵的时间投入到专业的学习中。

此外,这个选择还包括家人为你而付出的接送成本。我告诉儿子,你一个人去学习,爸爸、妈妈要接送,有的时候还要动用到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风里来雨里去,谁都不自在。据统计,儿子入学五年,外公跟换电动车不少于五部,妈妈三部,爸爸三部,当然,爸爸有一部属于意外丢失,呵呵。要说负担,父母的负担比你更重。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选择,我们做出了慎重的考虑,并不是心血来潮,我们有把握做好接送,确保能按时就。

第二,兴趣为王没错,但不要误解了兴趣。经过你的努力,改变和培养起来的,对新的学习项目的兴趣,那是一种非凡的学习体验,是真正的学习中的兴趣。我告诉儿子:在未来的学习路上,不能确保每一科目都是你喜欢的,都是一见倾心的。残酷的现实是,超过一半的科目,你开始就不喜欢,甚至很怕,通过发脾气而拒绝进入,是于事无补的,而且是很糟糕的自我心理暗示。因为很多科目不是你一闹,就取消的。只有通过学习,在接触后拥有学习自信,掌握学习密码,才能体验到的真正的兴趣。那些通过电影,音乐,图片,游戏等一下子吸引你的,是兴趣,但是外在的刺激。你长大了,对这些刺激的依赖会使兴趣变得简单、肤浅,浮躁,来得快,去的也快。我专门说了一句:“你刚才说的‘机器人拼装’,是真的兴趣,别忘了刚开始,妈妈邀请你参加时,你也怕,怕输,不想去。现在你喜欢,不就是因为通过挑战难关,不断进步?相信你能理解老爸的话。”我鼓励儿子:不断尝试新的挑战和体验,培养新的兴趣吧。这才是学习的真相。

其三,我们是你的父母,我们需要给你“引领”而不是“迎合”。我告诉儿子,今生我们的父子关系是天定的,不会改。因此,在你还没有独立的时候,教育你,我们有主张。我发现身边的父母,迎合小孩的人文关怀已经够了,大人围着孩子转,孩子一发脾气全家天昏地暗;我感觉应该转变为引领,从“迎合”转为“引领”小孩,施与人格的教育。因此,在这些我们决定的事情上,请调整你的心态。


那天晚上,儿子情绪不佳。妈妈在外地,长途电话打了多久也不知道,视频通话后手机都快耗尽了电。我说完并没有解决问题。最后,我和他下了几盘中国象棋,而且是在我的卧室,在我的床上下的,他很满意地回房睡去。我观察发现:脾气发作时很大,下棋时早就忘得一干二净。我庆幸自己没有退缩,没有说:“好,好,好,不去就不去。随你,我的小祖宗……”

话说回头,我不是一个狼爸。儿子的课外辅导学习经历中,也有中途叫停的。那也是经过慎重考虑和选择后的结果,我有三类观点,提供大家参考:

其一,不去之前,先问问小孩“学会了吗”?如果你去学习,什么都没学会就想逃避,那不行!至少你要学会一些,然后告诉父母,学会的过程中,你觉得哪里不适合。如果发现实在不适合,当然可以调整、暂停!但,如果你是自己不努力,混日子,那么免谈。

其二,不去之前,先看看学的管用么?尝试让小孩把学到的东西用一用,在使用的时候观察效果。感觉不好用,或者根本用不上,那么我们可以尝试调整。例如有一段时间,儿子学了“外教英语”。出国旅行时,我们让他到服务台询问房间号码,让他到柜台前去简单购物,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回国后我们立刻调整了这家英语机构的学习,做了更换。学就要去用,用不上,也不学了。

其三,不去之前,先想想学满一个阶段了吗?一套课程,是完整的体系,半途而废,也可能是父母自己的莽撞。比如写作课,有初阶、中阶、高阶的递进,难度系数在不断增加,你刚刚学几课就想有成就,或者就希望打退堂鼓,这就是典型的心急火燎与半途而废。如果这样结束,荒废的不是学业,而是小孩的人生习惯;选择的不是结束,而是习惯性的逃避与退让。至少要学好一个阶段后,再商量。

以上是我在“叫停”时的三个考虑。仅供大家参考。


很高兴地跟大家说,儿子现在已经欢天喜地的去参加这个新的学习项目。不过,第一次上课后回家,妈妈的安抚时间也不少于一个小时。这些,都是预料之中,也是必须的。“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关键看你是什么样的教育观在主导自己的行动。小孩就是这样,想到要去,想到不能玩了,非常难过,发脾气;一旦去了,进入学习状态,体验到学习乐趣了,就变得迷恋。我们在逗他,问:“当初要是不去,现在会怎么样?”他含羞一笑,说道:“咳,烦不烦,老说这个。”

呵呵,大人和小孩一样,总是希望“往事不要再提”。以上是我家中的真实经历,也是真诚的分享。希望听听大家的声音,直接留言讨论吧。没有一个家庭的观点能全国通用,我们需要汇聚思想,互相参照。








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因为坚持,所以越来越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