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怎么了

 一冰心玉壶 2018-03-25

        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怎么了?

                                    运彦伟

最近几天 ,听了几节课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低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特别有想法、有主见,可到了高年级却变得沉默寡言,没有见解,没有表达的欲望了。看看新课标的要求,单就口语表达这一项:低年级段要求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中年级段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高年级段要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语言美。随着年级段的升高,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越高。可是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却截然相反。

先来说一节高年级的语文课,老师让学生观察几幅风景秀丽的图画,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下来。老师先引导学生说了一遍,动手写。几分钟后,开始交流。没有一个学生举手,老师只好叫了一个成绩好的学生来说,说了几句。又找了一个学习不太优秀的学生来说,她站起来一言不发。老师一连提醒,“你怎么写的就怎么说?”可那个学生就是不说话。老师只好拿起她写好的句子替她读了起来,学生仍然毫无表情。老师只好让她坐下继续上课。过了几天我参加了一个中小学语文融通教学的观摩课活动,所挑选的老师都是有一定水平的,可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却让在座的老师颇有感慨。上午上的是两节古诗课,一节是一年级的《池上》,一节是七年级的《登飞来峰》。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学生随着老师“开火车认读生字”“吟诵诗文”“送生字宝宝回家”“拍手游戏读古诗”“根据诗意猜诗句”“三看写生字”。一节课上,学生学的不亦乐乎,读诗读的有声有色。在七年级的课堂上,学生沉闷了许多。老师按照学古诗的基本步骤讲解,首先自由读,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读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接下来小组合作,交流诗句的意思。最后是老师的讲解,一问一答,学生只是在被动的配合老师。完全没有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下午上的是两节阅读课,一节是六年级的《少年闰土》,一节是九年级的《故乡》。六年级的老师从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问题入手,让学生找句子,说感受,抓住闰土的外貌描写,对学生进行外貌描写的训练。接着让学生谈谈文章写了“我”与闰土之间的几个故事,边读边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在读中理解作者对自己生活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学生总体表现还算积极,思维活跃。到了九年级的课堂上,老师也是讲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主要通过对比的写法让学生认识到闰土的变化,感受封建社会对劳苦大众的迫害,理解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可是课堂上的学生很少发言,几乎成了老师的一言堂。用主持人的一句话说:刚才六年级那班可爱、有活力的孩子两年后怎么就这么木讷了呢?”

我们的学生怎么了?学习的压力,作业负担太重,生理的变化,这些似乎都是理由,似乎又都不是理由。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我们总是怕学生不会,不理解,反复地讲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既然是真理,孩子自己就会明白,我们的讲到底有什么用?陈演恪先生奉行“三不讲”主义: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有名师总结出今天的三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也不讲。总之,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或说,或思,或读,或写,或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上,我们给学生发言的机会了吗?我们给学生创造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了吗?我们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的指导评价了吗?我们设计的教学问题触动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火花了吗?我们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了吗?……我们的学生怎么了?不是越来越好吗?我们在课堂上做了什么?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我在追问自己,也在寻求改变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