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10句老话,句句入心,不可不信,老一辈的经验之谈!

 宁静致远悟能 2018-03-25

在农村,农民从生活和生产中总结出许多至理名言,一直流传至今。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其中有些老话放到现在依旧适用,句句入心,不可不信!

农村老话,指的是农村在生活和生产中总结出的许多至理名言,老一辈的经验之谈,一直流传到现在,其中一些老话放到现在依旧适用,句句入心,不可不信。

1、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婆跳假神

这句俗语小时候在农村经常听到,意思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师婆”即是巫婆,近似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

2、小时若偷针,大了会偷金。

小时候在农村,大人经常挂嘴边的一句老话,时刻警示着我们不要养成坏习惯。

3、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

在农村,家里无论都多少牲畜,在未换成钱之前都不叫钱,不用说原因,相信不少搞养殖的朋友对这句农村老话深有体会吧!

4、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传子孙

十分聪明都用尽了,子孙后代便不如别人。不知道具体原因,但这句话一直非常准。

5、再穷不卖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

这句话意思;指做人要厚道!若因为贫穷便把看门狗卖了会被村里人看扁,对忠心耿耿的狗尚且这样,为人处事肯定不可信;若因为富了便把耕地牛卖了这是忘本的表现,这类人不注重感情、不懂得感恩以及不为以后着想,切不可深交!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句话揭示了普遍的嫌贫爱富的心理,谁家都想有一个富亲戚,而不是专门找麻烦的亲戚。

7、问路问老头,劈柴劈小头

在农村,但凡有劈柴经验的人,都知道劈大头会劈歪,甚至不小心劈到自己。即做事学会抓关键,不应盲从,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脚。同理,村里老人阅历较为丰富,且一口吐沫一个钉儿,所以,问路问老人不会出错,反观那些年轻人,浮躁没担当,模糊知道大概道路或瞎指路,耽误事情。

8、一母可养七儿,七儿难养一母

一个母亲无论孩子多么多生活多么艰难,都可以把他们拉扯成人。然而到母亲老了,孩子越多越容易闹出矛盾,继而导致不孝顺。

9、救急不救穷,帮笨不帮懒

在农村,农民最讲人情世故,谁家若是因为看病、上学急需用钱时,肯定有人慷慨解囊,然而对于整天游手好闲瞎混又没有什么急事的就另当别论了,对于愚笨的人只要他勤快能帮的都会去帮他一把。反之懒惰的人就不能帮了。

10、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狗狗的忠诚毋庸置疑,狗狗在再穷的家也不会跑到别人家看门。儿子也不会嫌弃母亲丑陋,指无论你混的有多好,也不能嫌弃父母,更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近年来在农村还流传着一句话;“生个儿子好听,生个女儿好命”,这句话不知有无道理?朋友们琢磨琢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