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皇帝 元兴三年(甲辰,404) 裕问无忌曰:“今急须一府主薄,何由得之?”无忌曰:“无过刘道民。”道民者,东莞刘穆之也。裕曰:“吾亦识之。”即驰信召焉。时穆之闻京口讙(huān)噪声,晨起,出陌头,属与信会。穆之直视不言者久之,既而返室,坏布裳为袴(kù),往见裕。裕曰:“始举大义,方造艰难,须一军吏甚急,卿谓谁堪其选?”穆之曰:“贵府始建,军吏实须其才,仓猝之际,略当无见逾者。”裕笑曰:“卿能自屈,吾事济矣。”即于坐署簿。 裕始至建康,诸大处分皆委于刘穆之,仓猝立定,无不允惬。裕遂托以腹心,动止谘焉;穆之亦竭节尽诚,无所遗隐。时晋政宽弛,纲纪不立,豪族陵纵,小民穷蹙,重以司马元显政令违舛(chuǎn),桓玄虽欲厘整,而科条繁密,众莫之从。穆之斟酌时宜,随方矫正;裕以身范物,先以威禁;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不盈旬日,风俗顿改。 安皇帝 义熙十二年(丙辰,416) 刘穆之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拥滞。宾客辐辏,求诉百端,内外谘禀,盈阶满室;目览辞讼,手答笺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悉皆赡举。又喜宾客,言谈赏笑,弥日无倦。裁有闲暇,手自写书,寻览校定。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辄为十人馔,未尝独餐。尝白裕曰:“穆之家本贫贱,赡生多阙。自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自此外一毫不以负公。” 安皇帝 义熙十三年(丁巳,417) 辛未,刘穆之卒,太尉裕闻之,惊恸哀惋累日。始,裕欲留长安经略西北,而诸将佐皆久役思归,多不欲留。会穆之卒,裕以根本无托,遂决意东还。 ![]() 本文与微信公众号“人物就是历史”同步发表,欢迎关注! 1、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来成为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公元403年,东晋权臣桓玄篡位做了皇帝,天下大乱,刘裕与心腹大将何无忌密谋兴复晋室,联合刘毅、孟昶(chǎng)、诸葛长民等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共同起兵,兵伐建康。当时百废待兴,刘裕急需要一个能统揽全局管理日常事务的人才,就征询何无忌的意见,何无忌推荐了山东东莞(今临沂)人刘穆之,刘裕也知道这个人,就立刻写信派人去征召他。 2、刘穆之当时就在京口家中,他听到城里传来有欢呼声,但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早晨起来后,走出小巷口,正好就碰着了来找他的信使。刘穆之盯着信看了很久,没有说任何话,在当时来说,相当于动员他造反了。他立即回到家里,把外衣脱下来围在腰上,就和信使一起去见刘裕了,既然造反,就要有造反的派头。 3、这样的穿着打扮去见刘裕,想必刘裕对刘穆之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而满意。然而刘裕的城府更深,对刘穆之说:“我们刚刚举起义旗,非常艰难,急需要一个军中的文书,你觉得有合适的人选吗?”他明明要找的是统筹全局的主簿,却说要一个小文书,实际就是要考察刘穆之的为人和态度。刘穆之不但没有觉得被羞辱,反而从容回答说:“您刚刚开始组建部队,这个军中的文书确实需要有才能的,仓猝之际,我应该算是合适的人选。”刘裕这下高兴了,笑着说:“你能委屈自己,我的事就有望成功了。”立刻任命刘穆之为主簿。 3、刘裕大军攻入都城建康,桓玄仓皇败逃。当时的都城人心不稳,刘裕主要精力在于追击剿灭桓玄的剩余兵力,身边的大小事都委派给刘穆之去处理,很多突发的事情很快就妥善安置解决了,而且处理的方方面面都很满意。由此刘裕更加的看重刘穆之,以心腹相托,遇到事情都会问询、征求他的意见,刘穆之也忠心耿耿,竭尽全力的办事,决不遗漏和隐瞒任何事情。 4、在此后的十余年间,刘裕对内平定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威名赫赫。取得这样的辉煌的成果,可以说刘穆之的功劳最大。刘穆之对内全权负责朝政大小事物的处理,对外要保证军队的供养和开支,处理事情干脆利落,没有任何拖延和障碍。 5、刘穆之大权在握,每天府上都是宾客盈门、络绎不绝,大量的事情等着他处理。刘穆之一边眼睛看着呈报上来的文书,一边手里写着批阅的文案,一边嘴里还和见面汇报的人谈着话,居然互相不影响,都处理的妥妥帖帖!事务如此繁忙,他却笑容满面,精力充沛,整天都没有疲倦的样子,还能够忙里偷闲,自己写书,还花时间自己校订直到定稿。他喜欢美食,喜欢热闹,每顿饭都是山珍海味,开席都不会少于十个人,从不自己一个人吃饭。他曾经对刘裕说:“我出身于贫穷的家庭,从小受了不少苦难。自从跟随您以来,虽然经常注重节俭,但每天的日常花费稍微多了点,除此以外没有一丝一毫有负于您的。”刘穆之深得刘裕的信任,但权力过于集中难免会日久生疑,也许他奢豪的生活背后也只是为了让刘裕放心而已。 6、公元417年,刘穆之因病去世,享年57岁。朝廷一时之间大乱,众人都不知所措,当时远征在外、刚刚占领长安的刘裕听说后悲痛欲绝,本来打算要驻守关中实施一统天下的大战略,不得不决定撤军返回建康。朝廷追赠刘穆之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刘裕又上书皇帝称颂刘穆之,于是改赠侍中、司徒,追封南昌县侯。公元420年,刘裕称帝,建立刘宋国,又追念刘穆之的功劳,追封刘穆之为南康郡公,赐谥号文宣。 7、刘穆之可以说是南朝刘宋国的第一功臣,是个天才式的人物。历史上也把他与萧何、诸葛亮等相媲美,更有评说认为如果刘穆之不是英年早逝,刘裕是完全可以一统天下,开创一个全新的朝代的。 读 史 陆游 萧相守关成汉业, 穆之一死宋班师。 赫连拓跋非难取, 天意从来未易知。 责任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