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中国石油行业需求结构及价格趋势分析

 ixhixh 2018-03-25

加入石油观察家私享会俱乐部!


一、石化产品与油价走势同步

石化产品价格走势整体与原油同步,整体价差在价格上涨时容易扩大。

2008-09 VS 2015-16,油价快速下跌,中间环节去库存和去合约货充分,后随油价反弹下游补库存带来价差扩大。

低油价下,石脑油生产乙烯的成本优势具备。2016年,由于新增产能有限,石脑油裂解乙烯价差扩大。



二、2016年石化产品价格涨幅可观

需求结构:2011-2016年间需求表观增速较快的产品主要有甲醇、PX、聚丙烯、PTA、聚乙烯等;其CAGR分别为13.2%、13.7%、9.7%、7.5%、6.8%。其中聚丙烯产品的消费属性明显增强。

2016年内石脑油价格上涨20%,但化工品价格平均上涨40%以上。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产品价差明显扩大。


三、石化供给过去五年行业新增资本增速放缓

2007-2012年间,石油加工、炼焦等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21%,而2013-2016年间平均为5%;如考虑到环保投入的增加,新增产能明显放缓。

由于过去五年的新增产能投放少,加之下游需求稳定增长,油价走低的红利,带来了石化的高景气。


四、石化供给 过去五年全球乙烯新增产能放缓

2010年是乙烯产能投放的高峰,之后市场逐步消化乙烯产能。

丙烯在2007-2012年间市场缺口较大,但在2014年之后随着丙烷脱氢路线的投产,市场供给增加较快。

乙烯商品量少,主要是靠下游衍生品的形成成交。2016年中国乙烯产量同比增长3.9%,2007-2011年间平均年产量增速12%,2012-2016年间平均年产量增速为3%。



五、2017年VS 2010年上一个产能投放高峰

2009-2011年间是全球乙烯投产的高峰期,主要是来自于中国和中东的产能,三年总计新增乙烯产能超2200万吨;随后2012-2015年间新增产能明显放缓。

全球目前乙烯需求约1.45亿吨/年,每年新增需求约在400-600万吨,未来仍需要数套装置来满足新增需求。认为2017-2020年间的新增产能投放力度远不及上一个周期,而需求的绝对增量仍有望扩大。



六、过去五年需求的结构性改变

2011-2016年间国内化工品的表观需求增速下降,但是聚丙烯除外。聚丙烯的新增下游消费属性增强。

苯乙烯、PVC等与房地产产业链有关,增速明显下滑。

PX、PTA等与化纤、纺织服装需求关联较高。


七、石化需求 下游表观需求聚乙烯、聚丙烯占主导

根据数据,2011-2014年间全球聚乙烯需求增速为3.4%,聚丙烯增速为4.3%;2014-2015年间聚乙烯增速4.4%,聚丙烯5.0%。1990-2014间聚乙烯增长4.4%,聚丙烯增长6.6%。

石化主要下游是聚乙烯、聚丙烯;目前全球聚乙烯需求约9200万吨/年,聚丙烯约6000-7000万吨/年;未来聚丙烯需求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八、石化需求 终端需求有望持续

石化产品的主要下游需求来自于汽车、家电、房地产。2016年家用电冰箱产量同比增4.6%,家用冷柜同比增0.1%,空调增4.5%,洗衣机增4.9%。相对于2014-2015年的增长均有明显改观。

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为7717.2万吨,同比增长2.7%。2016年初级形态的塑料产量为8226.7万吨,同比增长6.6%。其中日用塑料品和塑料薄膜的产量稳定,需求的消费属性增强。(

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为7717.2万吨,同比增长2.7%。2016年初级形态的塑料产量为8226.7万吨,同比增长6.6%。其中日用塑料品和塑料薄膜的产量稳定,需求的消费属性增强。(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