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葩大会」没撕这个奇葩,才叫高级

 茂林之家 2018-03-25

麦子导读:


这几天,张雪峰老师在奇葩大会上“分手没关系啊,婚照结!”的言论引发了很大的争论。其实进一步想,这些想法的存在是有一定理由的:我们就是活在这样一个物种多元的世界,身边也充满了性情多元的“奇葩”们,不是吗?

文 | 院长

来源 | 吐槽电影院(ID:tcdy)


《奇葩大会》第二季播到第7期,终于来了一位可供观众摆擂台互相“撕”的嘉宾——


“网红老师”张雪峰:



张雪峰是一位考研辅导班的老师,但又不仅仅是一位老师。


微博坐拥300w+粉丝。


上过综艺,开过讲座,招生时的宣讲视频动辄数百万点击。


他还出过一本书。


只是这充满鸡汤气息的书名和封面配的照片看起来不是很搭...


当然,上面这些都不算什么。


张雪峰最叼的地方在于 ——


明明不教具体科目,却能在言语中将考研的重要性乃至神圣性抒发得淋漓尽致。让人也产生一种“考研近乎决定一切”“考研=走上人生巅峰”的错觉。


基本功扎实,说服力一流。


也就难怪不少人觉得张雪峰是“说相声的”,“混娱乐圈的”,“网红”……


所以这次来《奇葩大会》,张老师的目标很明确:


要告诉大家,“我是一个老师”。



他表示,相对于其他老师,他只是接地气、比较了解学生,才会比一般人红一点。


有多接地气呢?


有个高考英语考17分的人前去咨询他,自己考研还有没有希望。



张老师瞬间炸裂,表示:


“你考研有没有希望,我是不知道的,但你这个人绝对是个纯粹的人。”


“你这孩子,不会你还不蒙,你蒙的分应该比17分高嘛……他就是不会他还做,太纯粹了!”


一个略夸张的例子从他口中讲出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反转得像个段子,逗得导师和观众都哈哈大笑。



看出来了吧,张雪峰这人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有其明显的技巧和魅力。


他擅长把枯燥、消极的流程用轻松的方式说出来,起承转合逻辑有序,像说故事,且能牢牢牵住观众的注意力。


更厉害的是,他极擅长在段子里渗透自己的观点,哪怕那观点你过后细思感觉哪里不太对……但在他快节奏+多案例的讲解中,你也很容易会被他说动,或者一时难以反驳。


比如,在这期节目里,张雪峰谈自己为什么要火、为什么要接综艺通告 ——


可不是为了赚大钱走上人生巅峰,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考研真正的情况,避免掉入“大坑”。



多伟大,多感人,多么具有说服力!


完全没法反驳嘛!



同时,他又强调自己不改初心,不会在娱乐圈长待。因为,


“当一个老师和当一个明星的成就感,完全不一样。”


娱乐明星只能靠八卦、穿搭上头条,很快就会被大众忘却;而做老师却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让他一辈子记得你。



诶,这样说好像是有点道理……


再加上他之后举了个好例子,说自己凭三寸不烂之舌,让本来不想考研的人决定去考研,最终成就了一枚学霸。于是又赢得现场观众一片掌声。


但听着听着院长觉得不太对劲 ——


明明一上台还宣称自己“从来不灌鸡汤”:



可这位学生的案例本身,不就是一碗鸡汤吗?



还是《故事会》时代的鸡汤…


放到以往的话,“马晓康”仨人肯定早就抓住张雪峰演讲中的槽点,或多或少提出反驳或不同意见。


但从本期节目的呈现来看,导师的身份更趋近于询问者。


他们会引导嘉宾讲出故事里更细节更有价值的信息,却不对信息本身做过多评价。



尤其对于张雪峰之前这段颇“奇葩”的经历 ——


他为自己制定一个人生KPI:


30岁前必须结婚。



为此,他选好了对象、场地、婚期,却想不到在结婚前40天左右,女票跟他分手了……


照一般人的逻辑,女朋友没了,只能再慢慢找,结婚什么的顺延呗。


但张雪峰可不是一般人 ——


分手没关系啊,婚照结!


毕竟日子都定了。


于是,张老师临时换了个对象,40天速成,把这事儿给办成了。



蔡康永问缘由,他的回答让人很意外:


“孝顺。”



原来,张老师在28岁的时候,遇到一个好朋友被迫结婚。因为朋友的父亲肺癌晚期,最大愿望是在死之前看到儿子结婚。

在婚礼现场看到泪流满面的一家人,张老师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三十岁结婚,让父母早日抱上孙子。


“我觉得百善孝为先,父母的愿望是最重要的。”


???


听完这一席话的院长对着电脑一脸懵逼。


什么时候,结婚生子成了考量一个人孝顺与否的KPI?而“百善孝为先”的老话为何说出来像道德绑架?



果不其然,张雪峰这番言论引发了最激烈的讨论。


有人反对他的价值观,有人不爽他的语气,更有人对这样的人能“红”表示愤懑。



其实早在《奇葩说》第一季,高晓松跟蔡康永也对类似话题展开过辩论。


在当时,蔡康永反驳了“以孝的名义绑架”的做法:



但这一次面对张老师,蔡康永却只是问,而不予置评。


高晓松则以“捣蒜”的方式表达情绪。



原本最适合在节目上“开撕”的话题,导师们却并没有往那个方向引,反而放开了,让观众去讨论、去思考。


这样的“不撕”,比“撕”更具有力量。


每个家庭的观念、生活态度都不尽相同。


这家人觉得结婚就应该找爱的人,那家人觉得结婚就是尽孝;


只要他们两家成员及结婚对象,都各自认可彼此的做法,便是他们自己的选择,结果好坏都不需旁人置喙。



蔡康永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的做法是尊重张雪峰的立场。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表达的权力。


但院长必须强调:


所谓尊重,不代表认同。


这正是《奇葩大会》最难能可贵的精神内核 ——


这个世界总是充斥不同的声音,也许你以为是理所当然宝贵的东西,其他人却弃之如敝履。


重要的,是用坦荡的姿态去面对这时代多元的观点,在保持尊重、理解的同时,不要失去内心那份的清醒与辨证。


就像肖骁说的:


张雪峰老师认为的美好生活与他认为的美好生活不一样,而他觉得他认为的美好生活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美好生活,这个是他(肖骁)不能接受的。



说起来,院长也算一个“奇葩老粉”。


自2014年《奇葩说》第一季开播,就一直追到今天,把它跟它的衍生节目看了个遍。


一来是国内少见将“辩论”作为形式的综艺,另一方面,它在形式上也兼顾话题性与趣味性。


也正是因这档节目,院长才正式把马东、蔡康永、高晓松归到男神行列,也终于相信:


才华到达一定高度以后,真能令人忘却颜值啊!



去年,《奇葩大会》横空出世。


去年第一届的目标指向明确,就是为《奇葩说》输送辩手。所以院长也没多想,就当它是“预撕逼”现场,纯粹冲着吵架去看……


可真正看下来才发现,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预选赛,最大的转变在于 —— 不追求观点的“奇葩”,转而呈现各行各界众生百态,与奇葩们的清奇脑回路。



节目请过渴望成为网红偶像,却朴素可爱的搞事少女马剑越,也请过已然成为网红,内心却并不感到快乐的刘梓晨。


上台第一件事是给自己洗白,一边强调“我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一边澄清自己“绝对没有整容”,从话题性来讲,刘梓晨绝对是奇葩本葩。



但如此富有争议的人物,却没被节目组留下,在导师举牌环节就被速速淘汰。


可见,标榜“非正常人类观点集会”的《奇葩大会》,骨子里三观出奇地正。


如今第二季播出,院长连着看了几期,最大感受是很多东西都变了。



导师话少了,时间与话语权都交予嘉宾。


现场气氛不再是剑拔弩张的观点碰撞,而变成娓娓道来与倾听分享。


少了火药味,却添了几分包容与尊重。



有人说,这一季《奇葩大会》好像没那么“奇葩”了。就连嘉宾们讲的故事,也更温馨励志、活泼轻松……


但其实,这正是《奇葩大会》要行进的方向 —— 不再为《奇葩说》选人,而是要找到生活中的「特别人类」。


这些人也许貌不惊人,也许内敛害羞,但要相信,他曾走过别人没走过的路,做过别人没做过的事,或者,有着别人未曾想过的脑洞。


在伊拉克蹲过监狱的考古学博士、

纪录片《二十二》的导演郭柯、

患有躁郁症的撰稿人刘可乐、

京剧梅派第四代男旦传人巴特尔……


当他们来到奇葩大会,说的都是自己生命中真实发生过、并留下痕迹的事儿。


他们的语言简单、不锋利,甚至没有任何技巧可言,但故事中体现的人性、展现的世界,足以给某些人带来思考,引发共鸣。这就够了。


甚至,当你聆听来自不同世界、不同价值标准的故事,也许能从中支取一些继续生活的力量。


就像本期节目中后来出场的青山:



这位小哥哥酷爱非洲大草原,也爱生活在草原上的兽群百鸟。


为此他辞去高薪的外交官职业,成为一名动物救助站护工。


拿着过去十分之一的薪水,过着几乎与世人隔绝的生活,十年之久。 



从动物身上,他看到许多“颠覆三观”的现象。


比如,猎豹为进化出极致的奔跑速度,而退化锁骨,因而力量羸弱,每一次猎食,都需要耗费极大能量。



它不若我们想象中那么危险,反倒优雅而脆弱。


还有狮子,其实也并非只要见到生物,就会采取攻击,反而相当友善。


因此青山可以任性与狮群共生,而不担心遭受攻击:



如果不是拿全部的爱去对待动物们,怎能看到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冷知识”?


所以,当这样的人呼吁保护动物时,才会让人觉得这份呼吁充满力度,不是为作秀,也不是为建立“公众形象”。



每次看完《奇葩大会》,内心总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是啊,我们就是活在这样一个物种多元的世界,身边也充满了性情多元的“奇葩”们。


虽然有时差异会带来冲突、误解,但更多时候正因为有差异,我们才有机会学习沟通、合作与和解。


感谢这些“奇葩”的出现。


即使有些观点我并不认同,但必须承认,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相信:


美的标准不是唯一的。


这世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都截然不同,不正是它最精彩的地方吗?



* 来源介绍:公众号“吐槽电影院”(ID:tcdy007),发现好电影,分享看电影的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