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的女文学家,谁为魁首?

 快乐老年435 2018-03-26

历史的长河星光灿烂,人才辈出。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出名的女性数量特别少,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因为历史上女性社会地位低下,鲜有机会能接受和男性同等水平的文化教育。到了明清时期,社会上甚至普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女性要想取得较为突出的成就,就比登天还难。就中国文学史来看,女文学家也是寥若晨星,比较有名的有以下几位:

中国历史上的女文学家,谁为魁首?

许穆夫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是春秋时期的许穆夫人,生卒年月已无从考证。一般认为现在收于《诗经》中的《载驰》《竹竿》《泉水》等三首诗就是出于许穆夫人之手。其中《载驰》最负盛名,全诗如下:

载驰载驱,归唁卫候。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有人也说许穆夫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字的女诗人。当然有这样的可能,只是文献阙如,无法定论。还有一种可能,诗篇只是取材于许穆夫人的故事,是采诗官司与乐官合作的结果。诗中语言,很像夫人的口吻,也完全有可能是诗人的模拟。

中国历史上的女文学家,谁为魁首?

曹大家(班昭)墓

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班昭作品现存七篇,其中《东征赋》和《女诫》对后世有一定影响。班昭在完成《汉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点:整理《汉书》、完成八表、传播汉书。

中国历史上的女文学家,谁为魁首?

刘细君

乌孙公主刘细君(?―前101年),西汉宗室,汉武帝刘彻侄子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使者出使乌孙国,乌孙王猎骄靡愿与大汉通婚。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为猎骄靡的右夫人,地位在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刘细君令人做了一样乐器,以慰故国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 “秦琵琶”。猎骄靡年老,想使孙子军须靡娶刘细君。细君不同意,上书汉武帝说明此事,但武帝要求细君同志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于是猎骄靡死后,刘细君随从乌孙国风俗,再嫁猎骄靡之孙军须靡,为右夫人,生一女,名少夫。太初四年(前101年),刘细君去世,前后在乌孙只生活了五年。刘细君的人生就是一个悲剧。和亲本身是一种带点屈辱性质的政治手段,前提条件是男人在战场上打不过敌人,就要女人在床上拖住敌人。马致远的《汉宫秋》里写得一清二楚:

尚书云:陛下,咱这里兵甲不利,又无猛将与他相持,倘有疏失,如之奈何?

番使云:······陛下若不从,俺有雄兵百万,刻日南侵,以决胜负。

当然从大历史的眼光来看,一些和亲在客观上确实促进了民族融合。刘细君在乌孙生活,语言不通,生活难以习惯,思念故乡,于是作《悲愁歌》(亦称《细君公主歌》《黄鹄歌》),以表达在塞外生活的艰难与悲愁。

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这首诗的水平很高,一般汉诗选本都会选入。

中国历史上的女文学家,谁为魁首?

文姬归汉图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同郡卫仲道,丈夫死去后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再嫁董祀。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蔡琰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悲愤诗》两首,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其中五言那首侧重于“感伤乱离”,是一首以情纬事的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艺术水平非常高。《胡笳十八拍》是中国古乐府琴曲歌辞,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七字,是一首由十八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但也有意见认为非蔡琰所作。诗作太长,此处不赘,有兴趣的朋友可找来读下。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多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非常可惜。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实乃劫后余篇。其中最有名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但与欧阳修存在版权之争。欧阳修有名的词作已有不少,我看就不要争这一首了,给淑真同志吧。

朱淑真作品中还有一些大胆露骨的香艳镜头,如:“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缠绵于情爱连时间也不管了;“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犹如今人当街亲吻一般大胆。但确实写得好。

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这首其实不错,感觉细腻,不知为何宋词选本中都没有?

中国历史上的女文学家,谁为魁首?

青州李清照纪念堂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打下良好的文学基础。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今有《李清照集校注》。诗词名作选录一二:

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江山留与后人愁一句,大有历史情怀,非深忧国事者不能道也。

据说李清照以《醉花阴·重阳》词函致其夫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如,务欲胜之。于是一切谢客,忘食废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清照之作于其中,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问是哪三句,德夫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声声慢》连下十四个叠字,创意出奇,是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大话题。

李清照的文学地位是无可置疑的。

中国历史上的女文学家,谁为魁首?

秋瑾

秋瑾(1875年--1907年),字竞雄,号鉴湖女侠,近代民主革命志士,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以生命为代价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一般人只知道秋瑾的民主革命家的一面,却不知她也是成就斐然的文学家,诗词水平极高。选录几首如下: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七律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

莽红尘,何处觅之音?青衫湿!

总体上看,秋瑾的诗词雄浑刚健、刚劲豪放,一洗传统女性文学的脂粉之气,而多击节铿锵的时代之音。

还有一位也值得介绍。陈端生(1751—约1796),清代弹词女作家。字云贞,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著有《绘影阁诗集》(失传),弹词小说《再生缘》(1-17卷,17-20卷为许宗彦和梁德绳夫妇所续)。《再生缘》当时名气很大,与《红楼梦》并称南缘北梦。有名的越剧、淮剧和黄梅戏里的《孟丽君》就是从此书改编过来的。《再生缘》在现代声名鹊起得益于陈寅恪和郭沫若的大力推崇。可惜现在网上找到的都是改编成小说版的《再生缘》(可恨可恨!),想看弹词版本来面目得到大图书馆寻找。

自民国之后,提倡男女平等,女性慢慢开始享有和男性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女性文学家数量明显增多。就不在这里介绍了。就清代以前而言,女文学家以李清照和秋瑾成就最高,名作最多,影响最大,甚称魁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