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作文净说大实话,要不要吊起来打一顿?

 jimmyliusss 2018-03-26



碰到走亲访友,凡是家里有小孩的,都会说,哎呀,辅导辅导我们孩子作文。


承蒙信任。不过就连我自己孩子,我都辅导不好。我一直觉得,教大人写作比教孩子写作容易多了。教大人,无非是一些技巧;教孩子,还涉及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这我哪里担当得起。


比如说:艺术虚构和撒谎的关系。来看一个典型案例:



从文笔来看,案例翔实,描写细致,画面感强,栩栩如生。但要孩子一直这么写,当妈的肯定扛不住。


你要对孩子直说“这样写不对”,孩子说不定还很委屈: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嘛,哪里不对了?你要引导他写“勤劳的妈妈”,他还会鄙视你:大人就知道撒谎!


我儿子曾经有一篇作文写自己坐姿的一些坏习惯,最后结尾是“可我就是改不了”,相当负能量。我犹豫了一小会儿,看他那幅理直气壮的样子,觉得倒也算真情流露。结果批改下来了,最后一句被圈了出来,改成了“我一定努力要改掉”。儿子问我为什么要改,我说这叫境界的升华,是艺术的提炼。


作文是一种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了实现艺术追求有些虚构、拔高是合理的。比如,你打算写户外环境好,哪怕没听到鸟叫,写上“鸟语花香”也没错;你打算写妈妈,想描绘她漂亮,就可以写“我的妈妈看起来只有十八岁”。


可儿子反驳:这不就是撒谎吗?


我只能捧出《西游记》:如果虚构就是撒谎,那这本书从头到底都在撒谎!


儿子一愣,哦,有道理,懂了懂了。


然后我看他写:我的爸爸身长九尺,一根九齿钉耙挥舞得虎虎生风……



要么大扯淡,要么大实话,跟孩子解释“合理尺度”这个问题简直要人命。小孩子的世界往往非对即错,你跟他们费劲解释,只会遭到更大的怀疑,最终你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


经过一番拉锯,我定下来几个操作性原则,供各位家长参考:


第一,虚构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比如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很懒,但如果逐一介绍,可能出场人物太多,线索也太复杂,为了说明问题,可以把事例都安在一个人身上;又比如说,主线很清晰,但情绪不配合。比方说老师介绍了一个英雄人物,可能现场你的心情毫无波澜,但在写的时候,还是要表达一下激动。这种事例、这种情绪实际上都是存在的,只不过需要换个人,换个场景。


第二,目前你的文体不涉及到小说,所以请严控自己的想象力。别动不动就说“要放飞孩子的想象力”,你让他们放飞,他们就敢在方格子上画画你信不信?孩子思考的第一要义是切题,第二要义是详略得当,第三要义是语句通顺;第四要义是逻辑清晰。先落实这四点,再来考虑放飞的问题。作文是为了拿分的,不是为了参加雨果奖的。


第三,如果要写自己人,留……留点面子。你爸妈虽然不是什么社会名流,但好歹也要去参加家长会的对不对。人生自古谁无死,谁能拉屎不用纸。写负面新闻的时候,让被投诉方有所准备好不好?


最重要的是第三点。比较好操作的也是第三点。吓唬一下就好了。


但就算把握上述原则,执行起来也不会太乐观。首先,在虚构的过程中,有些老实孩子依然会有“不诚实”的歉疚感,落笔晦涩生硬;其次,所虚构的案例大多陈词滥调,毫无真情实感,和我们小时候动不动就在地上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动不动就扶老太太过马路差不多。


这时候我们需要坚持另外两个原则:


第一,虚构这件事情,只有在作文领域可以合理使用。你写投诉信时使用,就是诽谤。就像艺术学院的课堂上画裸体女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美术技巧;你在人民广场上安排一个裸体写生,裤子脱到一半,警察就把你带走了。所以,虚构是一个讲场合的事情。在作文写作时进行虚构,不是一件不诚实的事。


第二,虚构不是胡扯,但好的虚构需要充分的见识。见识一定会限制虚构的能力。如果你没有用过抽水马桶,你绝对想不到拉完屎后该怎么办;如果你没有开过车,你也无法体会到司机对唠叨的副驾驶的仇恨之情。对孩子来说,多参加社会活动,多出去增长见识,自己去买油条,参加一场足球赛,和各种各样的人聊天……只有这样,他才可能避免干巴巴地胡编,复制我们小时候“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的糟糕故事。


为什么孩子的作文净说大实话?因为他脑子里能想到的虚构情节,很可能比大实话更没意思。



最后回到那篇《我的妈妈》。


其实这篇作文哪怕不虚构,也能改成让大家心悦诚服的版本。


一开始,别铺垫,就说妈妈懒,叫也叫不动,啥活都不干。写得读者义愤填膺。


第二段,虽然“妈妈啥都不干”,但全家依然每天都宠着妈妈,爸爸也毫无怨言。


为什么呢?读者此刻一定很好奇。


这时候小作者揭晓谜底:“妈妈高高的、瘦瘦的、瓜子脸、大眼睛。妈妈虽然懒,但是妈妈真美啊!”


内容还是这些内容,但我保证你妈绝对不会打你。


夸你都来不及。




一个背景声


“好看比较要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