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动保存】中药为什么起效慢?2014-08-301...

 我来看书滴 2018-03-26

   中药起效慢,是因为中医药擅长的是治人,而不是治病。治病是“给人鱼”,治人是“授人渔”。

  中医治病并非全是慢工,在西医进入中国不过百余年历史,之前,我们祖辈的急救一直指望着中医,虽然因抢救不利去世者不少,但像附子,人参,肉桂甚至硫磺、罂粟壳等,无论是对当时的心源性休克,还是泻痢无度脱水致死等绝症,确实能速效救人,否则中国也不会繁衍成如此泱泱大国。只不过这时候的中医治疗的都是病,而不是人,至少不都是人,而治人才是中医的长项。疾病谱会随着社会变革而改变,很多都不是古老中医见过的,但是中医仍旧能与时俱进地存在至今,就是因为是治人,人的变化远比疾病乃至细菌病毒的变化,要慢的多,人体是相对稳定的,治人就等于以不变应万变,这其实是中医的生存智慧。

    具体说,所谓治人,就是调整体质,如果说治病是“给人鱼”的话,治人就是“授人鱼”,给人一条鱼很简单,但是教会人自己钓鱼的方法,就需要时间了,而中医所长也在后者。

     人的体质就是身体的一种常态,这种常态完全健康的很少,多是有所偏颇的,或者因为先天或者因为后天,疾病甚至生活方式等造就的体质,中医将体质分成很多种,人一旦生病,一般都是在原有体质上加重或者合并其他问题,这个体质,就是我们看病时想要去除的根儿,治病时治的本,自然比治标要复杂,要缓慢。

   比如一个人贫血,最快的就是输血,但是即便是西医,也会找出造成贫血的原因,缺乏叶酸还是骨髓造血机能下降?通过针对病因而治疗贫血,即便是西药,速度也不及输血,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通则。

  对于改变体质,或者慢性疾病状态的中药,一般要吃三天到一周左右,效果才明显,很多人等不及了就擅自停药或者修改治疗方药,这是目前很多人体质难改善的原因,一方面有医生的水平,药物作用的问题,一方面是没有耐心。

   收藏界有说,"乱世存金,盛世藏玉”。中医像盛世之玉,中医的发展乃至疗效,都要在足够从容的条件下,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必须心在盛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