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笔谈37:分权制衡,赵匡胤用这招驾轻就熟

 金色年华554 2018-03-26

本号打算以连载的形式,从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为基础,用通俗语言、清晰逻辑再现北宋100多年政权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笔谈:北宋王朝盛世梦》。此为连载第37篇。


三衙

杯酒释兵权后,赵匡胤觉得仅此还不够。他深知,人都是会变的,换人只是权宜之计,关键还在于长久之策。

这个长久之策就是“分权制衡”。

石守信这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了,962年九月直接被解除职务。

之后,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不再除授。禁军机构实际已经被重组。

即侍卫亲军一分为二,分拆为马军、步军,与殿前司形成三足鼎立,史称“三衙”。

三衙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候,共计九员,作为三衙统兵官。

赵匡胤分了手下将领的权,当然就加强了皇帝的权,皇帝能直接掌控的三角形是最稳定的。

统兵权和调兵权

赵匡胤还将军权拆分为统兵权和调兵权。枢密院主战,享有制令权,可以招募调动军队;禁军将领主训,享有统兵权,日常管理军队。

除此之外,一旦碰到有作战任务,要出征时,也不能单独由禁军将帅统兵,而要另外选派外地节度使或其它其它与之搭班子,避免个人能掌控军队。

这样,两权相互制约,无论是统兵将领,还是枢密院,谁都没有办法完整地掌控一个军队。而最终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上。

三足鼎立

光解决兵的问题不够,还要考虑钱的问题。赵匡胤又明确规定禁军的后勤供应归朝廷最高财政机构“三司” (盐铁、度支、户部)管辖。

这样,统军的“三衙”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而“三衙”与枢密院、“三司”又三足鼎立,互相牵制,共同管理。皇帝自上而驭,利用三者相互制约,禁军只能乖乖听命于皇帝。

宋史笔谈37:分权制衡,赵匡胤用这招驾轻就熟

图片源于网络

内外相制

在军力分布上,也是要“分权制衡”。

赵匡胤此时的禁军二十多万人,他来了个对半分,京城十多万,各地分布十多万。

京中的禁军,则是殿前司拱卫皇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护卫皇城。

京城禁军和外地驻军“内外相制”,宫殿禁军和宫外禁军又是“内外相制”。不管哪支力量反叛,皇帝都可以调动另一部分力量去镇压。

宋史笔谈37:分权制衡,赵匡胤用这招驾轻就熟

图片源于网络

更戍

就这赵匡胤还不放心。万一哪个将领长期领兵,形成庞杂的关系网络,下属又听命的话,那即使没有调兵权,要反起来也还是可行的。自己不就是这样起家的吗?尤其是将领与驻地相熟,相互勾结,一旦作乱,他们就有了根据地,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所以,必须要加强防范。

赵匡胤想出的办法是自我革新,禁止军民男女结社,禁止将领私养亲兵。

结社威力太大,郭威及自己都是受益者,自然要防止其他人有样学样。

其次是要在以往“移镇”基础上更进一步。

五代节度使移镇,皇帝不仅要遣使下谕旨,还要准备部队以应急,就这样都还有节度使不听招呼的。

所以,赵匡胤就实行更戍,每年给你调动一下,时间长了,大家就习以为常了。

比如,一支部队在一个地方时间久了。好,下令你这支部队从河北调陕西去,即使将领不动,但手下人全变了。这样你总没有心思去培植将士网络,去编织地方关系了吧?


多谢欣赏。读完此篇,如仍感兴趣,敬请关注本号,后续连载更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