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读解

 老刘tdrhg 2018-03-26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读解


一、作者概况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陶渊明,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二、诗歌读解

(基本读解)从这首诗开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可以看出,诗人化用了汉人杨恽得罪罢官后种豆寄兴发牢骚的诗:“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诗中的“芜秽不治”这里喻指朝廷荒乱,豆实零落比喻自己己见放弃。诗人借这首诗,表现了早出晚归的劳动和心理感受。劳动是辛苦,即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最终还是“草盛豆苗稀”。劳动虽辛苦,收获又不大,但这样的劳作在陶渊明看来,只要“但使愿无违”也就心甘情愿。我们从“但使愿无违”这句话中来看,明显的看到了诗人的思想与情感走向,可以感受到诗人甘愿过着夕露沾衣的生活。

(情感读解)对于陶渊明来说,归隐田园意味着劳作,是自食其力的表现。这对一个读书人来说,对于一个世代为宦的家族来说,实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们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体力劳动是人们所鄙弃的,地位是低下的,更何况陶渊明身为朝廷命官,要辞官归隐劳动,这是需要勇气的,需要胆识的,更需要舍去的决心。然而,在陶渊明看来,归隐是自己的理想,劳动是自己的愿望,也是过自由生活的体现,更是摆脱“羁鸟”、“池鱼”生活的唯一办法。因此,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情感。

(哲理读解)虽然自立能保住了人格,保住了理想,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失去了富裕的物质基础,生活上表现出极度的窘迫。但人生总是有自己的追求与向往,而陶渊明所追求的就是自由的、快乐的,其中也不乏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或者说,在“治国平天下”中,蕴含着自由与快乐。这在他《桃花源记》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现实社会及其官场腐败却与他追求的不一致,官场的政治斗争,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社会战争不断,当然与陶渊明人生的本质不同。与其与“为五斗米折腰”,不如退出官场,过清静的“田园生活”。在诗歌中,我们也真正感受到了诗人那脱离污浊的官场所表现出来的自食其力的喜悦,以及在劳动中表现出的怡然自得的情趣。这正如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在《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说过:“诗人认为只有以生产劳动、自营衣食为根本,才能欣赏恬静的自然风光,享受纯真的人间情意,并从中领受最高的玄理——自然之道。显然,这种主张力耕的‘自然有为论’与东晋士族好逸恶劳的‘自然无为论’是针锋相对的。”

总而言之,诗人通过艰辛的劳动,不但表现自己不屈的性格,而且也表现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田园生活和劳动的喜爱之情。

三、延伸阅读

乞食

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读《山海经·其八》

陶渊明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不死复不死,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咏贫士其三

陶渊明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
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
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
赐也徒能辨,乃不见吾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