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眩晕系列科普之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浔阳子秘录 2018-03-26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名耳石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顾名思义,第一,这是个良性疾病,除了会造成眩晕、恶心、等不适外,不会对身体其余系统造成危害,第二,这是一种阵发性疾病,一般发作时持续时间不过几秒钟到一分钟,第三,这个病的发作与特定的体位有关,一般多在低头、翻身、转身等某个特定体位出现。北京优联耳鼻喉医院耳鼻喉科王鸿南

过去很长时间内,由于对这个疾病的发病机理及特征认识不足,导致很多患者被误诊,最常见的就是笼统的诊断为眩晕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美尼尔等等,导致错误的诊断,并错过了最佳治疗。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诊断的正确率不断提高,并采用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使许多患者无需用药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其实,这个疾病的发病原理并不深奥。每个人的双耳,除了负责听力之外,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前庭功能,说白了,就是保持人体平衡及对空间、位置、速度的感知。每个耳朵内部,除了负责听力的耳蜗之外,还有专门负责前庭功能的器官,称为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如下图所示。下面第一张图的方向是从右侧外耳道往里面看。最外层是骨性半规管和前庭,淡蓝色显示的是骨性结构里面包含的膜性半规管和前庭,下面第二张图的方向与第一张图类似,但是把重要结构标示得更加清楚,可以看到椭圆囊和球囊里面分别有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把椭圆囊斑局部放大,可以看到耳石膜上覆盖的耳石。需要注意的是,三个半规管前后都与椭圆囊相通,而且三个半规管前面具有膨隆,称为半规管壶腹,椭圆囊斑上脱落的耳石,正是通过半规管壶腹进入到半规管内,从解剖位置上看,最容易进入后半规管,其次是外半规管,很少能进入到上半规管。

有的朋友一定会问,耳石为什么会脱落呢?正常情况下,耳石粘附在耳石膜上,大部分情况不会脱落,但在某些诱因下,如外力作用、代谢异常、局部组织和结构变性等情况下,少量耳石就会脱落,漂浮在内淋巴液中,进入半规管。还有的朋友又会问,耳石脱落了为什么就会眩晕呢?这是因为,人体两侧的前庭是对称的,而当一侧的耳石脱落,就像在平静的池塘里投进了一颗石头,会荡起阵阵涟漪,刺激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而另一侧没有耳石脱落,因而没有相应的冲动,这就会造成双侧前庭兴奋性的不一致,从而造成位置或运动的错觉,产生眩晕。耳石若一直在半规管里面,在某些体位这些耳石就会刺激内淋巴而产生眩晕,一旦改变这个体位,耳石就不再搅动内淋巴了,刺激消失了, 人的这种错觉就没了,症状就很快消失了。这就是为什么耳石症一般仅持续几秒钟到一分钟的原因了。

好了,知道了这个病的发病机理,那么,专业的医生通过特定的手法复位办法,把脱落的耳石倒出去,不让它在半规管内捣乱,这个病就治愈了。下图就是对后半规管耳石症的常用复位手法。不需要吃药,仅只需要几分钟的手法治疗就搞定。简单吧!是的,原本就没那么复杂,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

hallpike 手法复位原理1.jpg

王鸿南副主任医师,北京优联耳鼻喉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版权所有,转载时务必标示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