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篇超大高清图,让你彻底看清宋画历经千年的高级感 | 画事

 禅艺惜霜 2018-03-26




画事君说

浅 显 有 趣 的 深 度 艺 术 美 学 干 货




前几天召集朋友来我家玩,一个朋友看到我一幅小小的大千荷花,说,哟这不错,多少钱买的。


我说你估个价呗。


朋友开玩笑地说,我又不知道,我只研究宋元的。


我一听反手就是一巴掌,“只研究宋元”,站在艺术史歧视链的高峰上装的66的。


收藏有歧视链,艺术史也有歧视链,其中的歧视链顶端是宋元,末端……大概是当代。😂


没错,宋元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高峰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宋画、宋词、宋瓷,样样审美皆领先世界。


尤其是宋画,是中国艺术史上高峰中的高峰,毋庸置疑。凡是学中国画的人,或者想要欣赏中国画的人,走到最后,最高的地方,一定是宋画。那是中国人最高贵优雅的美学体现。


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宋画,不论是专业人士,还是爱好者,甚或是从未看过中国画的外行,都会喜欢。要不然,怎么展出《清明上河图》还是《千里江山图》,故宫都会出现狂跑人潮呢!


如今宋画都在各大博物馆收藏居多,民间如有收藏一件宋画,那都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所以,看宋画的人,就只能各地飞来飞去赶各大博物馆。比如故宫,上博,这是国内重要基地。国外,就是台北故宫,然后美国的大都会、弗利尔。我曾经飞半个地球去看灵飞经,还有马远,倒时差倒的要吐,下午三点在大都会里走路,像是走在海绵上东倒西歪。


那么不赶展览的日子,想看宋画怎么办?


推荐大家这套《宋画大系》。


首先必须说一下,这是一套超超超超超超大的书!(比寻常的大8开画册还要大许多)



这套样书在我家呆了小半年了,之前,一直没有推荐给大家,是因为觉得这书实在太大了,会不会太不方便。但最近我闲了点,天天在家翻看,觉得这样大的书虽然翻起来不方便,但是看起来——真是爽啊!有些作品的呈现,比原作还大,可以说是纤毫毕现了。



首先,收录的作品很靠谱,均来自各大博物馆,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馆、欧美国家(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大阪市立美术馆等)以及内陆、港澳等其他文化机构所藏的传世宋画精品囊括殆尽,可以说是比较靠谱的宋画集子了。


其次,这套书,真的很大。大书虽然占地方,但是看画就是要大开本才爽啊。(这个“只研究宋元”的朋友,只翻了几页就定了一套。)


先给大家看一下开本大小和苹果6的对比。因为宋画的尺幅一般也不大,所以这么大的开本,能保证收录的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原大的!


为了方便翻看,打开以后是个盒子,里面是一册一册的单页。



宋画中长卷的形式,以几乎原大的尺寸印刷,折页的形式包装,这也是现在很流行的既方便保存,又能最大程度还原原作的方式。



当然,画册最重要的是印刷质量。我经常会收到很多样书,但不是每本都会推荐的,因为画册的印刷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眼刁如我,一定会选最好的。




我们随便打开一幅,比如这幅徐熙的《百鸟朝凤》。


这只凤的形象可以说是主导了后代大部分的凤。


先来个全景。



再来个半身。



再来个脸部特写。没在怕的。



其实我拍出来有点失真,实际颜色略深了一些,因为我家阳光太强,看书能判断出来原画是一张印在绢上的,年代久远的古画。当然,判断材质年代,还得对着原画来。


再看画中仙鹤的小脑袋,眼睛,脸颊上的毛,都纤毫毕现,完全可以上放大镜来看了。



再来看另一幅宋画作品,赵昌(传)的花卉四段图。


花朵历经千年,依然娇艳。画册将白粉的痕迹,墨线的痕迹都表现的非常真实。有时候我也在纳闷,这种细线条,宋人到底是用什么笔画的呢?





再放几张花鸟高清局部




一般画册印长卷,会只印画心,将题跋省去,因为那样会节省版面,但这套书将卷前卷后的题跋都完整再现了。比如这卷北京故宫所藏的李公麟《临韦堰放牧图》,可以在卷后看到历代的收藏印和题跋,更加方便了解这幅画的流传过程。



画幅最后标注了收藏机构,尺寸,这些信息都是常规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还标注了缩放率,这幅画是原作的76%大小。你大概能体会到原作的大小。当然,有些还是比原作大的。



扬无咎的雪梅图,可以感觉得到他笔下的高贵疏离。



王诜(传)的飞阁延凤,建筑物的细节都看的很清楚。



这样一折一折翻看,发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宋画真的不少,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名头。



当然不能只有北京故宫的宋画,宋画大系中还收录了许多其他博物馆的藏品,比如国外的弗利尔,圣路易斯美术馆。


下面这幅就是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收藏的北宋刘寀的《落花游鱼图》,这张画在网上看到的都是很模糊的小图,一般看不到笔墨线条等细节。



弗利尔的李唐,也不用飞越大半个地球去看了,这里可以捧在眼前看清楚个九分半。



纸的长度是有限的,为了保证长卷不断,这套书都采用了手工粘贴的方式,一套书要人工粘好多处,这样才能保证图案不接错位置。



看这些定格在纸上的美丽,心情真的变得很好啊。



这套宋画大系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部分,刚才看的是花鸟,现在来看看山水。



《宋画大系·山水卷》部分引言:

“北宋山水,“以大观小”,雄浑、博大、庄重,是全景式的写真传神,状物高于抒情。

南宋山水,“以小显大”,秀丽、小巧、优雅,是特写式的采其大要,抒情高于状物。

从图真到诗化,其审美变迁的分水岭,是“靖康之难”直接导致的“宋室南渡””。


两宋山水,创造出可游可居之境。无论是“澄怀味象”的心灵涤荡,还是“格物穷理”的致性精研,宋人“以物观德”“诗画一律”,胸有丘壑便能“泉石啸傲”,笔下的山川也自然诗情逸韵,气度磅礴。


这是特别有名的董源《潇湘图》。在北京故宫的石渠宝笈展览中,我看见过这件的原作。


由于年代非常久远,氧化和磨损,很多细节其实到了现场也是看不清楚的,除非配一个望远镜。



在宋画大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幅图的极小的细节,当然由于原画本身也经历了磨损,所以并不是能到达纤毫毕现的程度,但已经是比较不错的水平了。



尾纸上是王铎和董其昌的跋,董其昌大概就是从这张画开始悟出了南北宗的不同吧。



《江行初雪图》描绘的是江边渔人作活的情形,繁荣的渔忙场景因遇上初雪变得艰难起来,人们神情狼狈,连动物也百般疲态。再观寒林枯木,初雪携带的清寒之风跃然纸上,看画的人也觉得冷了起来。



看这水的线条,芦苇的线条,人物脸上的晕染,还原度是非常精细的。《宋画大系》负责出版的老师说他们有个“变态”的要求,必须“还原出每一根线条,每一处用笔,层次丰富的用色”。



最后呢每一套书都有一个目录,方便你查找翻看。




这套书名为宋画大系,其实涵盖面非常广,不单是囊括海内外720幅现存宋画,其实作品收录时代上至五代下到辽金,都有收录。


这套书的分类也比较科学,先按照山水、人物、花鸟三大主要题材,分成三套,然后根据形制的不同,分为长卷、立轴、团扇、斗方、册页等不同的分册。


下面这幅马远的《月下赏梅图》便是一幅团扇作品。



所有的团扇作品也都有带图的目录。



来看一些山水高清局部吧

我在每个小标题都强调了“高清”,因为这套书和电分扫描画册或者喷绘的书画仿制品不一样,它就是奔着比拟原画去的,全是高数位,高精度的图片,百分之95都是馆藏原图,全景图。


你在书里看远山还是远山,不会遇到远山近景挤成扁平一团的情况,层次感、立体感、延伸感,能保住的都给保住了,这是非常可贵的。



以下是局部成景山水




《宋画大系·人物卷》部分引言:


两宋人物画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史事逸闻和佛道神话,同时社会风俗画得到了高度发展。





刚刚说这套书比较大,所以一直担心不方便看,但现在想想大也是它的优势,为什么需要做大一些?因为它是等比例放大印刷,图色非常细腻,你拿到书实际看,绢布和宣纸的不同质地感也给区别出来了,好多书宣传都不敢拿色差说事儿,因为好多时候印刷出来颜色就跑偏了,这次《宋画大系》是“不偏色,无色差”。


人物的着装,配饰甚至是衣服上的花纹、褶皱都一清二楚,就算是渐变的同一色系也不会马虎。



人物画神态举止的还原当然是第一位,南宋梁凯所画和尚的眼部线条是不容错过的但偏偏又精彩得极为细小,一晃而过就没了,在宋画大系中这幅《布袋和尚图》得到了很好的还原。


而下面这幅则是对墨色的忠实再现。



很多长卷, 或者大幅的画,在普通画册上只能缩小印刷,或者分段印刷,但是宋画大系全书都采用了折页的形式,给你非常爽的全幅观感。



所以他采用了逐段全手工粘贴,把每个细节都对的非常仔细赫和整齐。全幅展开装镜框挂着也没问题。


可以看一下粘接细节。




以下是人物高清局部




以下是局部成景人物




移动的宋画博物馆可不是随便乱叫的,除了内容丰富,做工精良,《宋画大系》的体例、编校质量、印制、装订每个环节都反复打磨过,有无数崩溃的编辑人员。


按说这么一套大书,一共八大册,应该是价格不菲的,但是这套书的定价却非常可爱,只有6800元!(当然,民国画事还有折扣,75折!折完只要5100元~而且还包邮呀,这书三大箱,邮费超贵的啊,并且我们还赠送15G的宋画高清图片资料~)


和那套著名的定价20多万的《宋画全集》相比,真的是个零头的零头啊。


编辑们说,自己是在用打造奢侈品的心做“性价比之王”,他们希望《宋画大系》能方便研究宋画的专家学者,也能为初学国画的芊芊学子或爱好者一展宋画精髓。


最可爱的地方是,山水三卷、人物两卷、花鸟三卷、是可以分开购买的!


假如你用力于山水更多,那就买山水部分,假如你是独独喜欢花鸟,那就购买花鸟,当然,如果人物比较弱,也可以买回去好好钻研临摹!当然,就算你不画画,也可以欣赏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