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学取经:北大“佛系”学霸张梦奇:不是只有成绩差的孩子才需要监管

 暮落夕颜 2018-03-27

张梦奇:毕业于合肥六中,2017年被北京大学法学系录取

妈妈严格监管:不是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需要

高考数学144分,源于两个秘籍

中学阶段最遗憾的事:课外书读的太少了

进入北大的体验:自己跟自己比就好

与很多学霸挂在脸上努力好强和野心勃勃的姿态不同,张梦奇无论从性格到外表都自带“佛系”光环,圆圆的脸上一直带着不争不抢不怒的微笑,好像什么事情到他这里都不是事儿。

从小学到高中,张梦奇一路开挂,不仅成绩拔尖,更重要的是一直稳定,几乎没有过大起大落,也没有过特别的叛逆和迷茫的时期,不沉迷游戏和其他爱好,很听父母的话……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从小到大成绩一直拔尖且稳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部分青春期的学生,在十多年的求学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经历过波折起伏,或是成绩波动,或是内心迷茫,学霸也避免不了。

但张梦奇的求学之路却好像出奇的顺利,他甚至回忆不起来有什么打击和挫折。 总结起一路开挂的原因,张梦奇觉得,一方面是自己的学习方法比较好,另一方面归功于妈妈从小对他学业的严格监管。不过通过小智自己的总结:张梦奇的“佛系”的心态,也许也是带来平稳的成绩和生活的原因之一。

比如对于考大学,他不像别人早早就定下考某某大学的目标,而是一直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在高一高二的时候,他虽然觉得自己成绩不错,但也没有想过要考清北。直到高三时,看看自己的排名,好像努力一下也许能上北大,于是才觉得可以努力一下试试,果然就考上了。当然说起来轻松,这背后的努力和汗水可能只有张梦奇自己知道。

妈妈严格监管:不是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需要

虽然张梦奇是“佛系心态”,但妈妈却完全不是淡定型。她时刻关注张梦奇的学习状态,只要分数考得稍有不好,妈妈就会很不高兴。但她也会照顾孩子的情绪,还是以安慰和疏导为主。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学习不好,或不够自觉地的孩子才需要家长的监督,成绩好的孩子全靠自觉,家长可以完全放手。 这一点张梦奇并不认可:“每个人都有自制力懈怠和拖延症的时候,更何况是中学生,家长的严格监督对绝大部分孩子都适用,并没有成绩好差之分,对孩子严格要求一定是有益无害的。自制力超强的学生虽有但一定是极少的。”

张梦奇高三时学业紧张,每天唯一的休闲时光就是有20分钟玩手机的时间,他不喜欢玩游戏,多半都用手机来浏览新闻。当时张梦奇的成绩一直稳定在全年级3-5名。即使是这种条件下,妈妈也对这20分钟的时间管控极其严格,时间一到手机立马没收。

家长如此严格管控一个学习自觉成绩顶尖的学霸,似乎很多人都会疑惑“有必要吗”?

小智问了张梦奇一个问题:“如果高中时妈妈完全放手,你觉得你依然能成绩这么好吗?”

张梦奇说:“成绩应该不会差,但是,不一定能考上北大。”

这也许值得很多家长和同学反思,不是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需要监督。对于成绩已经比较优异的孩子,很多人会觉得“已经可以了吧,别要求这么高”,但其实也许再适当多一些压力,孩子还能爆发出更多的潜能。

高考数学144分,源于两个秘籍

秘籍一:反复复习错题,胜过不停刷题

张梦奇高三时,每天12点左右睡觉,晚上学习的时间分配是:写作业占总时间的50%,复习40%,预习或者其他10%。而对于复习这一环节,张梦奇说,他绝大部分都在复习自己的错题。虽然说理科刷题是必须,但他觉得复习错题的效果远远高于刷题。而且复习一遍可能效果不理想,应该反反复复的复习错题,直到完全熟练弄懂为止。

“如果平时错题比较多,感觉复习不过来,那就重点复习考试时的错题,隔几天就把卷子拿出来复习一遍。”

秘籍二:练习一题多解,攻克数学难题

虽然成绩不错,但张梦奇也参加过补课,主要是之前数学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找了很多方法都无法提升。后来补习班的老师突然让他打开的思路,提升了思维方式,方法说来也并不难,就是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练习一题多解的方法。

因为难题可能用常规的方法破解不容易,如果能把一道题摸透,如想出2个解法。那下次换成另一道题,思路会更广阔,也许一下就能破解。因此,张梦奇调整了战术,以前花在一个题目上的时间,现在翻倍去拓展解法。这样做题量虽然少了,但是成绩却提高了。这个方法帮张梦奇突破了数学的瓶颈,最终交出了数学144分的答卷。

中学阶段最遗憾的事:课外书读的太少了

进入大学,在回顾高中时期,张梦奇说自己最大的遗憾是读书太少,这里的书,指的是广泛涉猎课本之外的知识。因为自己学的是理科,以前并不重视课外阅读。现在进入北大的法学系,才发现无论学文还是学理,是否重视课外阅读的差距到了大学便显现出来。“身边的同学好多人通晓文史哲学,知识渊博非常厉害,如果再能回到高中,一定会让自己多读点课外书!”

进入北大的体验:失落感绝对部分人都有

张梦奇从小到大都在群体中成绩拔尖,到了北大后,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跟大部分进入清北的学生一样,都会感到自己从“瞩目焦点”变成了“平庸一员”,大家都是学霸,谁也不敢说自己有多厉害,甚至有的差距大到自己都感觉很无能为力。很多人都会有失落感,但是佛系心态的张梦奇想法却是:厉害的人这么多,哪里比的过来?只要自己跟自己比就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