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快讯丨国产PD-1抑制剂SHR-1210亮相著名SCI杂志,听黄镜教授说说“背后的故事”

 渐近故乡时 2018-03-27

黄镜教授


编者按:

目前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可谓炙手可热,有很多中国企业,例如恒瑞、信达也在自主研发PD-1/L1抑制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黄镜教授等专家近期在美国著名的医学杂志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国产PD-1抑制剂SHR-1210治疗复发转移性食管鳞癌的研究的文章,我们特邀黄镜教授为我们讲述这项研究“背后的故事”,希望带给大家一定的启迪和思考。




 肿瘤瞭望  

您近期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国产PD-1抑制剂SHR-1210在复发转移性食管鳞癌中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请问您开始这项研究的初衷是什么?目前这项研究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是什么?

肿瘤瞭望

  

黄镜教授:近期在美国著名医学杂志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的这篇文章主要是来源于PD-1抑制剂SHR-1210 的I期临床研究,对于前3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数据报告,包括疗效、毒副反应和疗效预测指标的探索。


当前的全球I期研究已经远远不止是最初意义上的剂量爬坡的探索性研究,从最早的剂量爬坡试验到扩展试验,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包括对疗效的进一步探索阶段。我们这项研究的癌种主要包括三阴性乳腺癌和消化道肿瘤,考虑到食管鳞癌在中国属于高发恶性肿瘤,并且已经引起了全球肿瘤专家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全球晚期食管鳞癌治疗中还没有靶向治疗药物得到批准上市,因此PD-1抑制剂SHR-1210的I期研究探索中在筛选患者时我们会有意识地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入组食管鳞癌晚期患者,为进一步在食管鳞癌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探索未来应用的可能性。


值得庆幸的是,在探索的这前30例食管鳞癌患者中,有10例患者达到了临床疗效评估的有效,包括9例患者部分缓解,和1例完全缓解患者。有效率非常令人鼓舞,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和恒瑞公司在食管鳞癌领域进一步展开探索的兴趣和信心。


目前,食管鳞癌领域已经开展了全国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研究,比较恒瑞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SHR-1210与伊立替康或多西他赛用于晚期食管鳞癌二线治疗的疗效。同样地,默沙东以及国内其他一些厂家也正在进行类似的PD-1抗体对比化疗的研究,说明PD-1单抗确实能够使一部分食管鳞癌患者获得比较好的疗效,并且能够达到长期持续缓解。当然,如何更好地发挥这类药物的疗效,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肿瘤瞭望  

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仍然是炙手可热话题之一,结合您这项研究的结果来看,您认为免疫治疗在食管癌中的应用前景如何?

肿瘤瞭望


黄镜教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未来在治疗晚期食管鳞癌领域还是很可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未来可能会开展更多的研究,如单药应用或者是与放疗、化疗或其他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这些方面都非常值得探索。预计未来,这类PD-1/L1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在食管鳞癌领域可能会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案,因为PD-1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在其它肿瘤的相关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优于单药治疗的阳性结果。


 肿瘤瞭望  

您觉得将来免疫治疗可以深入挖掘的方向有哪些?

肿瘤瞭望


黄镜教授:免疫治疗领域值得探索的方面很多,大家最关切的问题包括有效的优势人群、药物疗效预测等方面问题。基于我们中心进行的恒瑞PD-1抗体SHR1210治疗消化道肿瘤或者三阴性乳腺癌的Ⅰ期研究,从最近我们团队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对于食管鳞癌这30例以及其它肿瘤标志物的疗效预测探索性研究结果来看,分析食管鳞癌组织的PD-L1表达、T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突变负荷载量以及肿瘤相关性新抗原等因素的共同组合可能能够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


未来,随着更多病例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经验积累及基因组学的研究,相信会在这方面有更明确的结论。我们这项Ⅰ期探索中也包括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胃癌,相关研究结果也已经投到国外的著名杂志上,目前正在审理中。现在可以率先给大家披露:我们这项Ⅰ期入组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胃癌在分子标志物预测疗效方面和食管癌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推测可能不同肿瘤的疗效预测标志物之间可能存在差异,这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数据积累和探索。


 肿瘤瞭望  

中国在新药的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成果,PD-1抑制剂SHR-1210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您能否谈谈在新药研发以及临床研究方面的心得与体会呢?

肿瘤瞭望


黄镜教授:新药的研发和临床研究是这些年的重点研究方向。只有新的研发产品出炉,临床大夫才有可能去展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国力的提高,给当下的临床医生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能够用研发出来的新药帮助更多的患者。当然,如果在临床研究过程中缺乏严谨的研究设计和良好的质量控制,那么即使好药也很有可能“明珠蒙尘”。从既往的国内外临床研究的成功经验来看,只有在合理的临床研究设计以及科学严谨的临床研究队伍的前提下,才能找到新药的适用人群。


文献来源

http://clincancerres./content/early/2018/01/20/1078-0432.CCR-17-2439.long

专家简介

黄镜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NCI(美国国立癌症中心)博士后, 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胃癌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CSCO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CSCO理事会理事,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理事,《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编委, 《癌症进展》编委,《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副主编。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