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舞台也“体检”?国家大剧院舞台“体检”知多少

 阿里山图书馆 2018-03-27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萌芽,孕育着新的开始。伴随着春分节气的来临,国家大剧院也进入了一年一度的舞台设备维护保养期。今年是国家大剧院开幕运营的第11年,也是维保工作开展的第10个年头。

3月19日至4月5日,国家大剧院进入集中休整维保阶段,四个剧场全部“歇业”。虽然没有演出,但这里的工作人员依然忙碌。相信大家都很好奇,这段在外界看来颇为“神秘”的时间里,大剧院到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下面,就让剧小院带着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来深度探秘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体检”吧!

PART 1国家大剧院舞台“体检”知多少
正如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曾说:“一个演员在台上表演,背后得有多大的系统在支撑他!国家大剧院每年有将近1000场演出,约1000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每年有180多万人走进大剧院,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陈平院长说提到的背后系统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剧小院问答时间开始啦~
Q1: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相信对于走进大剧院观看过演出的观众而言,大家对大剧院四个剧场的舞台一定并不陌生。但是大家真正了解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吗?

观众们日常看到的舞台,是直观的基于舞台台板平面所构成的立体空间。其实舞台的范围不仅仅是观众们直观看到的四方空间,而是一个结构庞大的多维立体空间。以歌剧院为例,主舞台区域上至32米高的工作栅顶,下至地下27.5米深的基坑,还有左、右两个侧舞台和后舞台构成的“品字形”结构,所有这些区域都是歌剧院的舞台空间。所以真正的舞台,远远大于观众视野所及的范围。

国家大剧院的穹顶下,坐落着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和小剧场四个专业剧场。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实则包括了四个剧场所涉及到的所有设备和设施范围。

歌剧院的风格庄重华丽辉煌,主要上演歌剧、舞剧、芭蕾舞及大型文艺演出,有观众席2398席(含站席)。歌剧院的舞台具有推、拉、升、降、转的功能,还有可倾斜的芭蕾舞台板、可容纳三管乐队的升降乐池。


音乐厅的风格宁静清新高雅,适于演奏大型交响乐、民族乐,并可举办各种音乐会,有2019个席位(含站席)。音乐厅内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管风琴,能满足各种不同流派作品演出的需要。


戏剧场的风格是热烈传统经典,也是国家大剧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剧场,以上演戏曲、话剧等为主,有1035个席位(含站席)。主舞台上设置的“鼓筒式”转台可以达到边升降边旋转的舞台效果,独特的伸出式舞台设计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的特点。


小剧场的风格是实用灵活多变,观众座位共计556席,上演室内乐、小型独奏独唱、话剧、现代舞甚至歌剧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演出。


提及国家大剧院舞台,我们舞台同事特别自豪地说:“有一次,一位长期从事剧场技术的国外专家来到剧院参观,在参观公共大厅时说到:‘只有你们中国能够拥有这样的剧院!’到了舞台、到了设备机房,一边听着介绍一边总是不停的抚摸我们的机器设备,手上总是干干净净的,在他临走时说:‘这是我看到的管理的最好的舞台,没有之一!’”
看完之后,是不是觉得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果然是名不虚传啊,文化自信感油然而生!

Q2:国家大剧院为什么要进行舞台维保?
舞台是剧院的心脏,是剧目合成、排练、演出的载体,是表演艺术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特定空间。舞台的运行和保障,是决定演出艺术品质的关键因素,也体现着剧院的专业水准和核心竞争力。

国家大剧院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艺术生产非常活跃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其舞台能够实现复杂的舞台动作、快速的布景切换和精良的舞台效果,其科技含量和管理难度可与现代化工业企业相媲美!


这么复杂的设备当然要定期保养啦,就像汽车开了一定时间就要到4S店进行保养一样。或者说就像咱们人每年都要体检一样,定期体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健康。例行的维保是一个剧院科学运行的重要保障。这也是国际惯例。

因此,国家大剧院在每年的三月中旬到四月上旬都会安排大约为期3-4周的舞台维保期。在这段时间里,大剧院的四个剧场不会安排任何演出。在外界看来好像我们在休息,实则是我们的舞台技术工作人员和设备厂家正紧锣密鼓地工作哦。

Q3:大剧院的舞台维保为什么要在特定的时间集中进行?可以取消吗?
回答是不行滴!可能您有所不知,大剧院的年剧场利用率将近95%,演出生产异常繁忙。不过尽管再忙,舞台维保工作也是不能随意放弃和变动的。
平时我们每天有专门的人员巡视和检修,每个月也都会腾出固定几天时间用于舞台维修,通常安排在星期一。在大剧院的演出排期表上,每个月都有月检修时间,每个季度都有季度检修时间。然后每年还有这个法定的时段来进行年度维保,集中处理一些平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对所有的设备集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调试和维保。

舞台维保是一项全方位、多维度、多部门联合进行的系统工程。因此,国家大剧院在演出排期中,通常提前一年便确定了月度、季度和年度三级舞台维保时间安排,同时我们还提前一年就确定了第二年整个需要维修的项目。
可以说,整修期是国家大剧院科学严谨演出排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大剧院每年艺术生产的基本保证。正是一切提前安排、有序推进,才使得舞台设备的“日常体检保养”与“集中精准治疗”科学有效地结合起来,“防患于未然”。

   

△维保期间的四个剧场
上:音乐厅
左下:歌剧院
右中:戏剧场
右下:小剧场

Q4:舞台定期维保的目的是什么?
舞台维保首先主要是解决安全问题。正如老话所讲“救场如救火”(Show must go on),安全,是舞台技术的核心所在,也是舞台技术保障的终极目的。舞台技术人员努力所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舞台上人员的安全、演出的顺利进行。

其次是解决舞台健康运行、长久运行的问题,设备只有不断保养,使用周期才能长。维保既是“体检”,也是“保养”。我们不是只用不修,或者一直耗损没人管,而是定期维保,这样常修常换反而更省。为什么大剧院的节目可以长期这么演,舞台可以长期这么用?恰恰在于我们有科学的维保!
同时,维保也是为了保证演出的完美呈现。大剧院是艺术的殿堂,也是科技的殿堂。只有科学维保,才能实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这也是我们对所有演职人员、剧场工作人员和观众们的一份承诺!

舞台人员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枚普通的螺丝钉从32米高的栅顶自由落到舞台面的安全帽上,结果安全帽被砸穿出一个洞。一次巡检中,舞台人员发现歌剧院舞台一台设备上的一颗螺丝钉松扣了,为此工作人员爬到舞台十几米的高处,把所有螺丝一个个重新拧紧。

说了这么多,快让我们见识见识舞台维保是怎么样的技术活吧?

PART 2国家大剧院舞台维保深度探秘
Q5:国家大剧院舞台维保含盖哪些范围?
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维保工作,主要包括对四个剧场的机械、灯光、音响、多媒体、乐器等设施设备的维护,对钢琴、管风琴的清洁和调律,同时还包括对舞台的供电系统、水暖设备、土建装饰等系统的整体维护维修保养工作。
而今年的工作,除了上述常规内容之外,还有对歌剧院乐池地板、音乐厅地板的更新和数字调音台操作系统的软件升级等工作。

       △音乐厅地板更新现场

Q6:大剧院舞台维保到底是怎样的技术活儿?
这里,我要讲讲国家大剧院的维保人员。从歌剧院32米高的栅顶到地下27.5米处的基坑;从四个剧场的舞台到设备机房,大剧院的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在维保中就像医生一样,不辞辛苦,专业细致,周密部署,往返检查。

△歌剧院舞台机械控制室,技术人员对系统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对服务器进行调试

 △歌剧院1层耳光室,技术人员正在检查电源箱内接线端并进行紧固、清理

  △歌剧院基坑(-27m),技术人员正在对舞台制动器进行检查

  △歌剧院4层马道(22米),技术人员正在对灯光吊笼进行维护

  △歌剧院音响控制室,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数字台软件系统优化升级

△戏剧场液压升降台检修平台(-16.4米),技术人员在做升降台的锁定机构和行程开关的检修

 △戏剧场4层台上前机房,技术人员正在对单点吊机载荷传感器、松绳传感器进行检修

  △戏剧场功放机房,技术人员正在对音响系统进行检测调试

    △音乐厅钢琴库,技术人员正在对钢琴进行内部清洁

机械专业的把几百台机器设备清洁、加油、润滑;电气专业的把几万个电气元器件用吸尘器、用毛刷像姑娘绣花般的细心除尘、紧固、测试;控制专业的集中处理系统中的“bug”、给系统和程序升级;灯光专业的对三千多台灯具逐一清洁、测试、维修;音响专业对上千条线路测试检修;对内部通讯系统音频视频系统进行逐级故障排查;我们的乐务专业,大到管风琴的清洁除尘、电气系统维护保养、整音调音,小到每一个乐队谱架的擦拭。
这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在将近三周的时间里,维修保养工作要做的大约有近百项。每个设备在维修完成后都要写维修报告。远远望去,穿梭在国家大剧院后台的忙碌的身影,依然健步如飞。舞台工作人员们在用自己的行动,确保台上每一位演员的安全。在这里,观众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舞台将会让大家经历一个又一个更加震撼人心的夜晚。

Q7:再给我们讲讲大剧院的舞台技术,最好“举个栗子”吧。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那我们以歌剧院舞台为例。歌剧院的主舞台分为6块,可以同步或分别升降,还可以倾斜。主舞台下降到负9米后,86吨重的芭蕾舞台板能够快速移动到表演区。这些一瞬间就会出现或消失的舞台,辅以61根电动吊杆上悬挂着的几十吨重的不断变化的灯光、布景,足以给观众营造出斗转星移的视觉效果和无以言表的心灵震撼。


这是一个异常繁复的组合系统。控制系统是大脑,电气系统是神经,机械系统就是舞台的臂膀。“每一块舞台、每一根吊杆的平移升降转动都必须达到平稳准确,误差不超过3毫米,竖起来的香烟都不会倒下。”工程师们每天都要用螺丝刀进行检查、紧固,因为任何一点松动都可能让移动的舞台停下来导致表演失败。幸运的是,这样的事并没有出现过,这也让工程师们很是自豪!



Q8:大剧院舞台维保中,什么工作最有趣?
我想每个工作都有它的有趣之处。
例如灯光师傅可以在灯具检修的时候体验编程下灯光所营造出的缤纷色彩;会对灯光进行系统的编程工作,用以检验每个灯光是否能够按照程序顺利工作。


音响师傅能够听音寻声,确保每一个线路的精确;会对音响的扩声系统和内容系统线路进行排查,以保证声音能够通过音轨和扩声系统顺利抵达,让观众们听到悦耳的音乐。


而管风琴的维保或许更加神秘。国家大剧院的管风琴可以说是音乐厅的镇厅之宝。管风琴的音色丰富,几乎一架琴就能构成一个管弦乐队,6500支发声管形成的共鸣动人心魄。国家大剧院的管风琴一直保持较高的使用率。但是管风琴日常的维护管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的环境要求恒温恒湿。稍有不慎,这个造价几千万元的宝贝就会受损。今年的维保,是国家大剧院首次对管风琴进行自主维护保养,包括主管风琴、练习管风琴、小管风琴共计三台琴的调音和机械电气元件的维护保养。让我们期待管风琴在接下来的出色表现吧。





最后,让我们来听听舞台人的声音!

“十年幕起幕落,舞台斗转星移,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之美令人震撼,舞台之奇令人赞叹。每年一度的舞台技术维护保障工作已经成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制度保障。因为技术保障计划周密、组织措施到位、时间上有保证,由此锻炼出一批有技术专长、有敬业精神、有剧院情怀的人才队伍,从各方面保障剧院每年高水平、大体量的艺术作品在舞台上的精彩呈现,为人民美好的幸福生活提供幕后的支撑与保障体系。”
                 ——舞台技术部部长  管建波

“记得2017年歌剧院舞台维保整修,虽然是一位来剧院有将近十年的老员工了,但是看到歌剧院木质地板掀起,一层层木质结构被揭开,歌剧院舞台的钢结构显露出来时,我还是被那种无以言表的技术魅力震撼到了!没有任何词语能够形容我的心情,只能是震撼和作为大剧院人的骄傲!”
             ——舞台技术保障专业  荣志晓

“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曾这样表达:“一个演员在表演,后面有多大的系统在支撑他!”我为我能够成为这其中的一员,作为一颗螺丝钉,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虽然我们是幕后工作者,但是每每看到一场场演出的顺利进行,当演员在台上谢幕,观众掌声响起的那一刻,我内心感到欣慰。这一刻,仿佛我也在向台下的观众致敬。”
                 ——舞台灯光专业  芦顺

“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舞台机械是一套庞大的表演支持系统,演员实际上是在一个大的系统里表演。设备的良好状态对演员表演安全、设备运行安全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每一次维保工作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舞台机械专业  刘玉群

“十年来,我们殚精竭虑、全情投入,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只为舞台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每当看到舞台设备一次次完美的艺术呈现、听到观众一次次热烈的掌声,作为一名舞台音响专业人员我感到无限的快乐与满足。”
             ——舞台音响专业  蔡军

“在一年一度乐器维护保养的重要时刻,我们全体钢琴调音师和乐器管理员工用技术和汗水向神圣的舞台致敬,向敬爱的观众致敬。当乐器奏响的那一刻,当旋律回响在诗情画意的舞台,当艺术在时间与空间中演绎,我们为乐器管理者所付出的劳动和智慧而欣慰,为作为一名调律师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工作而自豪!”
                   ——调律师  王兴盛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家大剧院每年为观众们带来上千场精彩演出,内容涵盖歌、乐、舞、剧、戏五大艺术门类,通过“三季一周”的整体规划贯穿全年,先后有800多家中外艺术院团、超过30万人次的中外艺术家登上大剧院的舞台。这些精彩,属于大剧院,更属于国家大剧院舞台背后每一位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

维保期过后,大剧院将进入繁忙的演出季。4月6日起,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音乐会、中国国家芭蕾舞团《天鹅湖》、邵泽辉导演作品《彼岸》,以及第二届国家大剧院越剧艺术周《红楼梦》《游子吟》等精彩演出将相继亮相国家大剧院。大剧院也将以更加自信、饱满的风貌迎接观众们的到来。
在这里,舞台的故事还在继续,演出精彩不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