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微博、陌陌、YY之后,该脉脉了

 博容书屋 2018-03-28

我之所以敢赌一把的核心原因,其实就一点:职场社交是一个大赛道,而且赢家通吃!脉脉击败Linkedin中国之后已经牢牢吃住了这块大肥肉,有了这个超级入口级产品,一切皆有可能。

前不久在和前搜狗老同事、脉脉创始人林凡交流之后,我更加确信了。赛道靠谱、人也靠谱,还有啥做不成的?

微信、微博、陌陌、YY之后,该脉脉了

【移动时代社交为王,脉脉卡位大赛道】

是时候下一个明确结论了。我认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社交网络并不像有些人说的已经成熟、所谓“双微”江山划定,而是仍然处于发展阶段。

我来一个三段论吧: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最有价值的是人和人的连接(社交网络),而任何人的连接是有多个路径的。社交网络,意味着难以迁移的关系链、极高的触发频率、连接无限可能(开放API引入第三方服务)。微信如日中天,微博二次复兴,陌陌短短几年就上市,已经充分说明了移动社交产品的狂野想象力。

看看美国人的社交网络产品,Facebook、Twitter、Linkedin、Lnstagram、Snapchat、Quora、Tumblr、Google+、Tagged、Yearbook、MyLife等等实在太多了,两只巴掌都数不完。这是因为,人有着多重社交属性,熟人、生人、兴趣、就业等等,所以硅谷是非常热衷于做社交网站的。中国目前移动社交网络主要是微信微博、QQ陌陌,这其中蕴藏着很大的机会。

职场社交便是一个公认的大赛道。众所周知,两年前,微软以262亿美元现金收购LinkedIn(中文译名为“领英”)。这一场惊天收购,当时震撼了全球互联网行业,当年不少评论认为微软买贵了,现在看简直是白菜价啊!只相当于腾讯、Facebook市值的二十分之一不到。

据林凡透露,脉脉现在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突破5000万。此处请不要以其他娱乐社交的数据来对比,要知道,职场社交是比较正式和严肃的,流量也更值钱。据悉,脉脉去年收入和月活均实现了5-6倍的增长,林凡更是多次表达过,上市目标100亿美元。

这非常正常。现在Social功能或接入Social已经成为所有互联网产品的标配,因为这是用户的基础需求,一切皆Social!而移动社交产品本身,因为自带流量、产生内容、接入服务,毫无疑问是超级入口。任何卡位垂直市场成功的社交产品,都具备广阔的想象力。看不到这一点,只能说根本不懂互联网。

微信、微博、陌陌、YY之后,该脉脉了

【打败linkedin除了产品好,还因为外企整体不行了】

脉脉崛起,除了证明“社交是移动时代第一入口”这个铁律之外,还再次印证了一个有趣的事实:外资互联网之中国魔咒。因为脉脉像其它本土巨头一样,击败了美国、也是全世界的职场社交之王Linkedin。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互联网增长速度最快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任何世界巨头都必须争夺的市场。然而,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世界互联网巨头们却无一例外地水土不服。

不信?从门户的Yahoo、电商的Amazon、eBay、社交的Twitter、Facebook,这些横扫全球的互联网老大们,要么不得其门而入,要么进来的也兵败中国。别说老二,甚至连老三老四也捞不着。即便Google当年在中国的全盛时期,市场份额也始终落后于本土老大百度。

为什么会有魔咒?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外资互联网巨头其实还没有真正理解中国用户,也没有站在中国用户的角度审视中国互联网市场。纵观国外互联网巨头在中国的失败,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没有在中国形成完整的生态!在国内市场而言甚至不能称之为巨头公司。

因此,这些国外互联网巨头才屡屡败给国内互联网公司,比如亚马逊、eBay在中国探索多年,仍然敌不过天猫,淘宝和京东等电商;8年前谷歌在离开中国市场前市场份额已远远被百度甩开距离。现在,这个魔咒在Linkedin身上也得到验证了。

在产品体验上我可以列一大堆细节。比如脉脉有匿名,领英没有匿名,很多中国人就觉得领英太高冷了,在脉脉上比较舒服;而且脉脉更强化了认证的作用。因为中国的实际情况,如果不采取认证制度,一堆人会说自己是马云、一堆人说自己是马化腾,平台必须在认证和真实性上下大功夫。又比如,老外比较强调人和人之间的直接连接,现在美国还在用厚厚的电话本。但在中国不行,中国很多时候需要有人介绍,要有人牵线。所以,拉群在中国的职场社交是必须的东西,但在领英上就是点对点、Email。这一个个的细节,构成了脉脉在产品层面上比Linkedin的优势。

微信、微博、陌陌、YY之后,该脉脉了

林凡则客观地认为,最宏观的原因是外企在中国的发展现在不太好。微软、IBM、Oracle这些大牌外企在中国的成长速度,没有BAT,甚至没有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成长速度那么快。领英之前有非常多外企的员工,如果外企像90年代那么如日中天,脉脉就算本土化做的再好、本土企业的员工再喜欢用也不行。因为会因为外企的人在领英上,他会去注册领英,加领英的这些人为好友。今天是反过来的,本土企业发展比外企快,脉脉本土化做的又很好,BAT等明星企业的员工都在脉脉上,领英原来的注册用户就会来注册脉脉,会在脉脉上加BAT的好友,他想进到这些公司里。因此在脉脉上,外企员工注册的规模也很大。

“如果大家都想去外企,那么对于职场社交来讲,产品上的优势其实都没用。正因为今天大家都想来本土企业,我们产品做好了才会更多机会让大家都来用。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才让本土的职场社交产品有机会脱颖而出。感谢中国这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林凡坦言。

从这个角度讲,脉脉也是“中国红利”大故事的一部分。当机会到来时,林凡和他的团队牢牢把握住了机会。

【脉脉不做快公司,稳稳做比美国师傅更大的事】

尽管脉脉低调潜行,但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面前:中国互联网的垄断势头有增无减,几乎所有公司都不得不面临着抓紧成长,否则不是卖给BAT就是要选边站队的窘境。

几乎每一起足够量级的收购都是他们在竞价、双马大手一挥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金、几大阵营合纵连横风云诡谲、跨界和互联网结合不断突破想象力……早年江湖中闻所未闻的大景象、大事件,发生在他们身上已不奇怪。

面对这样的惊涛骇浪,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是不现实的。脉脉是怎么想的?林凡坦言:“创业环境日益浮躁,生存环境也日益严峻。但脉脉不做快公司,也许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面对更大的风险,但我们坚持慢慢地追求目标可期”。这,是一个清华理工男的典型风格。

从产品上看,脉脉在平台层是两层,最底层是真实公开的职业身份,人和人连接,效率就会变高。第二层是内容。林凡认为,职场如果只靠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它毕竟是一个低频刚需,不能完成高频的过程;但如果平台上有很多有意义的、能够互动的内容,就能够促进人和人之间的连接,价值就会被放大。前面的身份层,脉脉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规模。内容层,现在大家更关注的只是匿名动态,据悉脉脉在实名体系里已经有初步的进展,应该会很快看到有比较大的变化和创新。

微信、微博、陌陌、YY之后,该脉脉了

现在,脉脉已经在纵向上吃住了市场,存在着很多横向扩张的可能性,这些都可以是脉脉的垂直产品。因为脉脉作为职场社交最核心的价值是给用户创造信任,让人和人之间信任的成本变得更低。为什么领英在美国把所有招聘网站都打败了?最核心的就是在领英上的身份是公开的,你所有写的东西周围的同事、朋友都能看到,乱写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但是中国人的简历都是项目领导、都是负责人,这是很难被验证的事情。在中国这也只是时间问题,未来各行各业的人员都会慢慢开始意识到,以后应聘者只提供脉脉的简历就好了,这样脉脉在招聘上就会有特别大的影响力和价值。

再比如CRM(客户关系管理),在国内没有超级成功的CRM系统。而脉脉拥有很大的数据,其实可以把这些东西变成线索。当然也可以智能计算出行业和同行的一些公开客户。所有的这些数据,是不需要用户录入到平台上就可以完成计算的过程的。这也就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拓展客户,那么未来在CRM领域也会有很大的优势和影响力。

林凡认为,在许多垂直领域内脉脉未来都能渗透进去,而且都有很明显著的后发优势。“我经常跟同事们说,领英在美国是一个两三百亿美金的公司,在中国即使完全复制一模一样的产品,也应该有个同等规模的,两三百亿美金挺正常。但脉脉想做的事情比这更大,因为领英出来的时候像SAP、Oracle等企业级服务的公司已经很大,他们都是千亿美金的公司,最后领英也被他们买了。但在中国所有的企业级公司都很小,我们有机会布局,跟着中国企业级服务公司一起成长。

这段话让我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个看似温和的理工男心里,竟有如此泼天壮志!

微信、微博、陌陌、YY之后,该脉脉了

【结束语】

未来20年,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崛起是必然的。这些城市崛起以后,商业企业的竞争也是必然的,所谓的经济转型、供给侧改革,都是说要让企业变得更有竞争力。企业要更有竞争力,其实就是要有效率、更创新。

那么,当商业社交能够解决人才的问题,企业级服务能够解决效率的问题。这些东西做完了以后,像脉脉这样的商业社交产品有机会引领整个中国企业级服务市场的,搞不好就可以做成一个千亿美金的公司,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过去5年,脉脉证明了中国也有商业社交并且能打败美国师傅。未来5年到10年,脉脉也有机会去证明:企业级服务在中国能够给社会带来巨大改变。

当年,有谁能预料到腾讯、微博会如此成功?我们都是时间的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