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判断尿液是否浑浊? 1、初排出时澄清,放置后浑浊 正常人的尿在新鲜时是澄清透明的,颜色淡黄或无色。但当尿液放置一段不长的时间后,尿中的各种盐类(例如尿酸 盐、磷酸盐、碳酸盐等)便会结晶析出来,使尿的下部分呈浑浊的白色。这是一种生理现象而不是病态。初排出的尿 液澄清,稍微停留,发现尿底有一些细小的黑褐色沙粒,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鱼子(卵)样小沙粒,这是一种尿酸结 晶,往往是患痛风病者大量尿酸在尿中排出,结晶沉淀而成。 2、排出浑浊 ①乳糜尿 尿一排出如牛奶般的乳白色,有时还有冻胶状小凝块,这多见于淋巴系统疾病。 ②脓尿 当尿中混有大量的白细胞和炎症组织碎片时,整个尿液呈污白而浑浊。这多为细菌感染所致,常伴有较明显的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 ③排尿澄清,最后几滴为浑浊尿 这种现象只见于男性排尿时膀胱肌肉收缩,特别在排尿终期,易于“牵动”或挤压到前列腺和精囊,因而分泌的前列 腺液或精液也被挤出一点点,尿后的几滴浑浊液体就是尿液、前列腺液和精液的混合物。尿液浑浊是怎么回事? 1、尿酸盐沉淀 浓缩的酸性尿液冷却后,可有淡红色尿酸盐析出,加热、加碱时皆可溶解。此种情形在天气寒冷时多见。不属病变。 2、磷酸盐和碳酸盐沉淀 若尿液呈碱性时,可有磷酸盐或碳酸盐析出,呈白色,加酸可溶解。碳酸盐遇酸可产生气泡。不属病变。若新鲜尿液 中经常出现尿酸、磷酸盐等结晶析出,并伴有较多的红细胞时,应怀疑泌尿系结石的可能。 3、尿路感染 主要与尿路细菌繁殖,出现脓尿、白细胞有关。尿液呈乳白色。 ![]() 尿液浑浊是怎么回事 尿路感染是因细菌经由尿道侵入人体内而造成的疾病,也可能会造成尿液混浊。女性因尿道较短,尿道口到肛门口的 距离较近,大肠杆菌很容易侵入尿道造成发炎感染。男性则多因结石、前列腺肥大、神经性膀胱排空不良等造成。糖 尿病、尿路结石、甲状腺肥大患者等易导致尿路感染疾病,应小心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4、乳糜尿 为白色乳糜样尿液,见于丝虫病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肾周围淋巴管阻塞。这在肉眼下容易鉴别。 乳糜尿的特征是小便混浊如乳汁,或似泔水、豆浆。乳糜尿发病年龄以30~60岁为最高。乳糜尿的发病原因,目前认为 是胸导管阻塞,局部淋巴管炎症损害,致淋巴动力学的改变,淋巴液进入尿路,发生乳糜尿。 尿液浑浊是怎么回事,看了以上养生之道为您介绍的,你清楚了吗? |
|
来自: mujiebenren > 《45.保健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