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平时刷手机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全国各地经常出现这类新闻: 今天要给你们聊的这部冷门电影,就跟这类新闻有关,涉及的金钱数额可以说是巨款——《床垫里的百万欧元》。 影片的主角之一,是一个叫安妮的老太太,年近80的她膝下有五个子女,从教师岗位退休后,她平日的休闲活动就是坐在沙发上打打毛衣,打打盹儿。 然而这种平静的晚年生活在影片开场不久就被打破——安妮的几个人到中年的熊孩子趁她白天不在家的功夫,把她的房子从里到外来了一个大改造,美其名曰给她的80岁生日趴体预热。 乍看上去,安妮的老房子确实焕发了新生机,客厅的家具全部换了新的,显得干净又温馨, 而且几个孩子还考虑到母亲的需要,给她添置了一个大篮子来装毛线, 浴室也加装了扶手,对于上了年纪的她来说更加安全, 而她的卧室直接被改造成了宜家风,床和床垫全换了,完全没了老年人房间的感觉。 看到改造后的效果你可能觉得这不挺好的嘛,为什么还说他们是“熊孩子”? 因为在安妮的床上藏着一个大秘密——准确地说,在被孩子们处理掉的旧床垫里,藏着她一生的积蓄,总共一百万欧元。 听到这话,一屋子的中年熊孩子都爆笑了,根本不相信自己眼前快80岁的亲妈是个百万富翁, 但安妮表示,这些钱是自己在过去五十年里慢慢攒起来的,她看新闻说经济不景气、银行信不过,所以才把现金都藏在了床垫里自己守着。 见安妮说得头头是道,大家不得不相信,于是,全家人二话不说,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寻找“蓝白相间、带有AQP标签”的旧床垫的行动。 而寻找的第一个线索,便是儿子科隆请的一个负责拉走破烂的司机,因为时间间隔不长,所以床垫很有可能还在那人的货车里, 但货车司机表示,他已经把所有的东西运去了垃圾回收站。 于是科隆第二天一头扎进那家回收站的床垫堆里找了半天,但始终都没看见半点蓝白花的旧床垫, 就在找床垫行动陷入僵局的时候,经验老道的安妮悠悠地飘出来一句话——也许那个司机压根就没把床垫送到回收厂, 等到科隆再回去找那个司机质问的时候,人家一眼看出来这背后肯定跟钱挂钩,于是趁火打劫,向科隆索要“情报费”。 这个司机的做法虽然让人可气,但安妮始终不紧不慢,她表示明天给他回复,报酬什么的好商量, 但实际上,安妮的目的是想稳住那个司机,然后悄无声息地跟踪他寻找线索,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鸡贼的永远是大妈。 随后,大家尾随那个司机来到了荒郊野外的一处空地,这里是很多人处理垃圾的首选,然而找了一圈,还是没发现那个“价值”百万欧元的旧床垫。 货车司机的这条线索断了,也就意味着寻找旧床垫的范围被无限扩大了,城里任何一个垃圾回收站都有可能埋了那一百万欧元。 于是所有的孩子集中在安妮家里,有人负责查看改造那天的录像,有人查地图,有人打电话咨询垃圾场,俨然一副调查小组的架势。只有安妮自己,依旧悠闲地坐在沙发上打毛衣。 你可能会有点怀疑——老太太的床垫里到底有没有那一百万? 讲真,我看到这儿的时候也觉得不正常,按理说一个普通的退休教师,踏踏实实存了半个世纪的小金库,突然一下子就这么没了,怎么都得造成一点心理冲击,而当事人安妮的反应完全不像是丢了巨款,反而超级淡定。 相比之下,安妮的几个孩子则火急火燎,因为他们几乎每个人都负债累累,其中三个孩子每个月要靠政府的救济金过活, 安妮的三个孩子在领救济金的时候偶遇彼此 他们想如果亲妈真有一百万,五个人各分一份,不仅能还清欠款,还能就此走向暴发户的人生巅峰。 但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一旦眼里只有钱,智商什么的基本就下线了——科隆为了尽快找到床垫,居然给广播节目打去了热线电话说明情况,公开悬赏5万欧元, 其他兄弟姐妹听了直跳脚,冲到科隆那里就是一顿臭骂——“钱是我们大家的”,你不能这么自作主张去悬赏。 看到这里,电影的讽刺意味估计小伙伴们都看出来了,这帮自私的loser人到中年了还在想着如何啃老,一听到老妈有钱,就“理所当然”地把那笔钱算进了自己的银行账户。 自从发现巨款丢失,没有一个孩子真正关心此刻安妮的感受。 你可能会觉得,这帮孩子不是改造了房子,要给安妮过80大寿吗?看着挺孝顺的啊。 但实际上,改造房子是未经过安妮允许的,他们把她囤积的带有各种纪念意义的旧物全都扔去了回收站,包括她当教师的时候使用的第一本教科书, 一切确实新了,但也抹煞了安妮生活过的痕迹,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的确,他们给安妮安排了一个热闹的生日趴体,甚至还请来“专业人士”来给趴体“助性”, 但趴体结束后,谁也不肯主动为一切费用买单,一屋子的中年人挤在门口为了钱斤斤计较, 而他们改造房子的真正目的,其实是另外一个儿子为了躲避银行的“追债”,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强行过来蹭住、蹭吃、蹭喝。 而这一切,也都被安妮的外孙女艾玛看在眼里,每次大人们因为钱而争吵,这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就对他们多了一分失望。 不过这部《床垫里的百万欧元》并没有就此把故事往讽刺和压抑的方向推,反而带有一些喜剧效果。 前面说到科隆脑子一抽在广播节目里悬赏5万欧元找床垫,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各个垃圾回收站瞬间变得人头攒动,每个人都想在垃圾堆里挖出那一百万。 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找百万床垫的事儿变成了新闻事件, 当事人安妮也因此上了晚间秀节目, 就连平时在学校里默默无闻的艾玛,也因为这事儿变成了女孩儿堆里的焦点人物。 没过多久,有新闻报道说床垫被找到了,但里面并没有安妮说的一百万,而是只有670欧元, 找到床垫的那个人还在新闻里直接表示很失望,感觉自己挖了半天垃圾最后发现被骗了。 安妮的儿子科隆看到新闻也瞬间翻脸,开始指责自己的老妈上了年纪犯糊涂,把所有人耍得团团转, 而其他人则冷嘲热讽,说自己家总算“出名了”。 影片到这里进行到三分之二,前面提到的问题又来了,安妮的旧床垫里到底有没有巨款? 进度条君表示,必须有——新闻里的那个床垫其实不是安妮的,上面并没有安妮说的那个“AQP标签”, 但她不想再让孩子们插手这件事,只把这个秘密告诉给了外孙女艾玛。 于是祖孙俩趁着周末有时间,就默默溜出去继续找床垫。 然而她们的行动很快就被科隆他们几个发现了,艾玛的妈妈还把艾玛教训了一顿,说不能这么惯着外婆, 但艾玛并不在意这些,一有时间就陪着安妮“逛垃圾场”,祖孙两人也因为这个秘密行动而变得更加亲近,安妮也时不时分享几句带有人生阅历的鸡汤。 影片的结尾,艾玛帮安妮找到了那个床垫,不过不是在回收站,而是在一栋被废弃的建筑里,藏着大笔现金的旧床垫成了流浪汉的小窝。 AQP标签处的开口里,就放着大把钞票 善良的艾玛觉得就这么拿走流浪汉的“家”太不厚道,于是留了一把现金给人家, 然后浩浩荡荡地把床垫往家里运, 得知消息的大人们火速赶来帮忙,所有人都异常兴奋地顶着床垫就往家里奔。 安妮看到孩子们终于找到了床垫,反而面露难色,她说床垫里其实没有那么多钱,也就几十万, 但大家并不在意——有便宜就捡,管它到底多少钱。 最终艾玛还把找床垫的功劳推给了科隆,让安妮对这个啃老的儿子刮目相看。 这个结尾可能有人看了并不满意,感觉全片讽刺了半天啃老的中年人,最终还是让他们得了便宜,大家依旧为了钱聚在一块斤斤计较,似乎安妮还是摆脱不了被孩子们瓜分财产的命运。 但影片结尾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安妮和艾玛这对祖孙看着吵闹的大人们相互对视,不经意间流露出微妙的得意情绪, 而对比之前祖孙俩因为家人吵闹而默默对视的情节,有理由相信,艾玛早就跟安妮沟通好,一旦找到钱先秘密转移一部分,剩下的让他们自己傻乐去吧。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这部电影,我认为《床垫里的百万欧元》除了荒诞和讽刺之外,也带有一丝人生哲理,就像本片的英文片名Life's a Breeze,生活是一阵微风,没有什么大不了。 安妮家里也挂着一个Life's a Breeze的装饰品 也许安妮的子女们年老之后会发觉自己的自私,也许他们到死也不会觉悟,但这些都是他们的事,对于安妮来说并不重要。 因为人的一生短暂,与其纠结于他人的问题,不如让自己活得明白透彻,一个人如果早点读懂生活的真谛,也许就能像安妮那样,即便丢了一百万,也照样能沉住气,宠辱不惊地坐在沙发上打毛衣。 |
|
来自: 金贝壳bf6un0sx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