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青花瓷器鉴赏的7个要领

 你我入画 2018-03-28

吕成龙,现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陶瓷科科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文化部青年委员。

“青花”是人们对白地蓝花瓷器的称谓,因古人将蓝色称作青色,故名。

元代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虽然人们对其认识较晚,但它一经被认识即受到极大的关注。其古朴浑厚的造型、精湛的绘画技法、明艳的纹饰色彩,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鹰品充斥市场,致使许多人上当受骗,一些人甚至将自己所藏新仿元代青花瓷器当成真品编辑出书或撰写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对元代青花瓷器的研究和鉴赏。


    对元代青花瓷器的认识过程


“青花”是人们对白地蓝花瓷器的称谓,因古人将蓝色称作青色,故名。其作法是在已定型的坯体上以钻料描绘图案纹饰,然后施以透明釉,入窑经130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青花”属于釉下彩瓷器,日本人称之为“染付”,欧洲人则称之为“Blue一adnwhite”或“underglazeBlue”。

早在唐代,我国北方的河南省巩县窑已开始烧造以氧化钻作着色剂的釉下蓝彩瓷元代青花瓷器识鉴器,景德镇则自元代开始烧造青花瓷器。此后,青花瓷器作为主流产品,历经明、清时期至今仍盛烧不衰。虽然青花瓷器都是以天然钻土矿制成的“钻料”来装饰,但由于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时尚不同、人们的审美趣味不同以及青花料来源不同,致使各个历史时期青花瓷器的艺术风貌不一,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如元代青花瓷器明艳洒脱,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瓷器浓丽凝重,成化青花瓷器清秀淡雅,嘉靖、隆庆、万历青花瓷器浓重艳丽,清代康熙青花瓷器亮丽明翠等。虽风格迥异,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自16世纪开始,在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中已经风行对明代永乐、宣德和成化瓷器的收藏和鉴赏。

鉴定和欣赏元代青花瓷器,可以从造型、纹饰、胎釉特征以及制作的工艺特点等几方面来进行。

   元代青花瓷器的造型


和元代其他品种瓷器的造型风格一样,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具有硕大、饱满、浑圆的时代特点,给人以庄重、雄伟、朴实的感觉。常见器形有大盘、大碗、直颈盖罐、盘口狮钮盖罐、梅瓶、玉壶春瓶、葫芦瓶、盘口瓶、执壶图五、凤流扁壶、四系扁壶、盏托、花盆、盘座、花瓤、筒炉、鼎、高足碗、高足杯图七、西等。八方造型是元代青花瓷器中常见的式样,见有八方梅瓶、八方盖罐、八方玉壶、春瓶、八方执壶、八方葫芦瓶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元代青花瓷器除了满足汉族人的需要以外,还有三类较为特殊的作品:一是为适应蒙古人生活习俗的需要而生产的高足碗、高足杯等。二是外销伊斯兰国家的大盘、大碗等,以适应其围坐在一起吃抓饭的饮食习惯。


   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


元代青花瓷器上的一些纹饰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举例如下:

1. 蕉叶纹

一般装饰在玉壶春瓶、执壶、象耳瓶的颈部,蕉叶的中茎多实心满色(图九,1)。

而明代洪武青花瓷器上蕉叶的中茎多以双线绘出,中间留有空白。

2. 回纹

元代青花瓷器上的回纹继承了宋、金时期回纹的作法,即多为依次重复排列的单

个回纹,互不相连;而明代洪武青花瓷器上的回纹多两两相连。

3. 莲瓣纹

莲瓣纹是元代青花瓷器上的常见题材,多作直边方肩形式,每个莲瓣各自独立,互不相连,常画八个,俗称“八大码”。莲瓣内常填绘杂宝、折枝莲花、圈点、如意头纹或卷涡纹等;而明代洪武青花瓷器上的莲瓣纹多相互借边。

4. 海水纹

用粗线条画浪花,细密线条画海水,装饰在瓶颈、罐颈、盘沿等处;而明、清时期瓷器上海水纹的表现手法则与元代不同。

5. 花卉

莲花的叶子呈二或三节葫芦形,多带刺,有的花心画成石榴状。牡丹花的叶子饱满,呈麦穗状。有些牡丹花的叶子还刻划出筋脉,以增强装饰效果。菊花的叶子上植物学所称的“缺刻”部分较深。菊花朵有画一层花瓣的;亦有画两层花瓣的。画一层花瓣者花心或为螺旋状,或为网状,花瓣或染色或不染色;画两层花瓣者花心一般为网状,两层花瓣一般均染色。而明代洪武瓷器上的扁菊花虽亦画两层花瓣,但一般均为外层花瓣染色,内层花瓣不染色。

6. 云肩纹

云肩丰满,以子母线双勾三层,中间为粗重的母线,两边各有一道细的子线。云肩内常画鱼鳞状海水,海水内留白色莲花或白色海马,也有内画缠枝花卉、凤穿花等适合纹样者。

7. 云纹

云纹变化多端,式样优美。有团状、灵芝形、蟒蚌形、如意头形、飘浮长带形、接二连三的云片或山字形大片云等。

8. 卷草纹

卷草纹婉转自如,仔细观察是一个纹样单位接着一个纹样单位画的。

9. 竹石纹

竹石纹似受元代画家赵孟顺、柯九思的影响,笔法沉着,枝叶多挺劲向上。

10.鱼藻纹

鱼纹肥大活跃,栩栩如生,鳞、鳍、眼甚至体斑等细部均精心刻画。水草排列细密

整齐,极富动感,其高超的绘画技法为元代以后瓷器上的鱼藻纹所不及。

11.钱纹

先画紧密相连、大小相同的圆圈,再在圆圈内绘曲边四边形。

   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所用的青料


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上的图案花纹发色较为鲜艳,浓重处泛黑色疵点,并有金属般闪烁的光泽,有人称之为“锡光”。如对光斜视,可见到锡光上浮,与周围的蓝色几乎在同一平面,这与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上的“铁锈斑”不同,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上的铁锈斑沉入釉内,凹陷不平。关于元代青花瓷器所用青料的来源,因不见于元代文献记载,故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古陶瓷研究者探讨的热点问题,而且意见分歧较大。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它来自波斯(今伊朗)!、二是认为它来自印度!三是认为它是用远东地区的蓝色料smalt制造的,而且认为smalt不能单独用于描绘青花瓷器,必须与钻土矿或锰矿混合使用田。

   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的胎


元代青花瓷器的胎体较为厚重,从器底和断面可清楚地观察到胎质不如明、清瓷胎细腻洁白,略显粗松,并有细小气孔。科学测试表明,元代青花瓷器的胎采用的是瓷石加高岭土二元配方,高岭土的引人使瓷胎中三氧化二铝的含量提高,拓宽了烧成范围,提高了机械强度,减少了器物变形,为烧造大件器物提供了必要条件。

   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的釉

典型的元代青花的釉皆为白中闪青色,从科学测试数据看,它既与青白釉不同,又与卵白釉有别,具体表现在釉中氧化钙含量稍低于青白釉,但稍高于卵白釉。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总量比青白釉高,比卵白釉低,正好介于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间。

   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的工艺特点

1.器物大多砂底无釉,唯玉壶春瓶足内施釉。砂底可见漩坯痕,并常见砂眼或粘砂现象。

2.瓶、罐、壶等高大器物均为先分段成型,再粘接而成,而且接痕明显,尤其从器内观察,可发现接口毛糙,不注意抹平,有的还留有接缝。

3.器物圈足不规整,有扭曲现象,多采用斜削修足,削痕明显。底心多有脐状或鸡心状突起。

4.器物外底常有不规则的釉斑,由于这种釉斑不是故意涂抹的,而是在施釉时不小心溅上去的,所以每件器物上釉斑的多少和形状各不相同。大罐的内部虽亦施釉,但釉既薄又不均匀。

5.底足露胎处有铁质疵点,足部胎、釉相接处或器身缩釉处常可见有“火石红”。

6.梅瓶的口部出沿,颈部多做成梯形。

  元代青花瓷器的款识


元代青花瓷器绝大多数都不署款,除了上述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所藏元代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署有供养款外,1980年江西省高安市元代瓷器窖藏出土的六件青花梅瓶的盖内壁和器底分别署有墨书“礼”、“乐”、“书”、“数”、“射”、“御”六字,寓意《周礼》中的“六艺”,当由器物的主人所书,并非由陶工书写。

1996年在香港拍卖的一件元代青花牡丹纹罐的足边暗刻“朱讵二月造”。1996年12月四川雅安市文化路窖藏出土一件青花双系盖罐,罐身有以青花料自上而下书写的“至正七年置”楷款,但无其他纹饰。伊朗阿迪比尔寺收藏的许多中国元代青花瓷器的底部或盘沿下有阿拉伯文标识,有的是长方形戳印,有的是由钻刻的小圆坑或由堆贴的小块泥土组成的阿拉伯文。据唐内希普先生介绍,其内容或为伊朗阿巴斯王的名字,或为阿巴斯王所题的献词。

作者:吕成龙先生,原标题《元代青花瓷器鉴赏》,文章摘编自《故宫博物院院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