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云砚

 一笔定乾坤 2018-03-28

​       纪晓岚的书斋有“九十九砚斋”之称,足见其藏砚之丰。其砚台收藏主要收入《阅微草堂砚谱》一书当中,该书以拓片形式著录其藏砚约百余方。值得一提的是,砚谱前附有一幅纪昀的持砚半身像,此像描绘年老的纪晓岚,面容和蔼,左手持一砚于胸前。这幅遗像是由纪昀的表弟,画家张赐宁(号桂岩,1743-1817后)所画,生动而准确地传达出纪昀“砚痴”的形象。
        纪昀(1724年-1805年),字晓岚,号石云,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辨大学士。他是清代著名学者、政治家,也是大才子,四库全书总编纂,学问文章名重朝野。纪晓岚虽不以书名,却一生嗜砚、藏砚成癖。
        此“清纪晓岚铭紫云砚”长12.8cm,宽8.8cm,高2.8cm,重825g,为纪晓岚自用砚,是其仅存于世的八件藏砚之一,著录于《阅微草堂砚谱》当中,于中国嘉德2012年春拍中以586.5万元成交,足见此砚之珍稀难得。此砚砚色青紫泛红,色泽莹润,石质致密而细腻。砚膛平浅,长方砚池深凹,砚背中心深洼,镌有纪晓岚铭行书:紫云割尽无奇石,次品才珍蕉叶白,如今又复推青花,摩挲指点争相夸。一蟹不能如一蟹,可怜浪掷黄金买。请君试此新研砖,挥毫亦自如云烟。庚戌(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腊月晓岚题。时纪晓岚67岁 。
        以“紫云”喻端石的典故,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端石产于端州肇庆(今广东省高要县),出土砚石以紫色为基本色调,据宋代《端溪砚谱》记载:“石性贵润,石色贵紫,干则灰苍色,润则青紫色”,故诗人以“割紫云”形容其石色。然而,由于各坑砚石的矿物构成之成分各异,于是形成不同的石色或特征,如青紫泛蓝、青紫泛红、紫如猪肝,或有泛青苔斑点等等。因此,端石也被文人赋予各种美丽又虚幻的名称,如青花、冰纹、天青、翡翠或蕉叶白等等。纪晓岚于铭中谈及彼时端石砚料已渐枯竭,紫端日渐变得稀有。反而是具有蕉叶白、青花纹的砚石,因石色不够纯净,过去被目为“石病”,非佳砚,如今却受人追捧赞赏。纪晓岚庆幸自己能获此紫云砚,时隔两百多年,我们犹可想见他的得意之情,已全然流露于“挥毫亦自如云烟”一句中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