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性感的女人,不去做模特,反而拿起相机,去挑战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男摄影师,不得不为她的勇气鼓掌。拿相机的女人在这世上都是又酷又美的,就像她自己说的:“我是外表比较懒散的女人,内心是比较专注的男人。” 当你还在用摄影师称呼她时,她早已是世界公认的顶级视觉艺术家、时尚设计师,还有可能是中国未来最具潜力的导演。 她是第一个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视觉改革的先锋”的人;她的作品曾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China Design Now展中被展出并收为馆藏;法国建筑设计大师菲力浦·斯塔克也将她的摄影作品收之靡下并放进他新的酒店内收藏展示——她是80后的中国最棒的摄影师陈漫,没有“之一”。 陈漫在自己的官网上把自己的作品分为了三个时期:2003到2005年的视觉艺术初期、2005—2010年的当代中国期和最后2008到2013年的哲思期。小编会用连续三期的推文,系统地给大家介绍一下陈漫的摄影作品,和她的创作思路。 我们今天先以倒叙的顺序从她现在的自由创作和哲思期开始介绍。陈漫曾在她的个人展览中将自己的作品归入“色”、“声”、“香”、“味”、“触”、“法”六个主题。
作为一个商业摄影师,和一个艺术家。她也始终在探索商业和艺术之间的平衡。她用佛教的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世界观,找寻最合适的艺术表达方式:
她这样描述自己现在的作品风格:
她第三时期的作品以探讨中国传统世界观和文化与当今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主题,她自己把这一时期的作品归为“法”充满了陈漫个人对艺术的哲学思考,也让我们接触到了这位大艺术家的心灵层面是如何思考的,她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她的哲学观又是怎样的。
她最著名的艺术系列之一《红色》,是基于佛教对心灵的一切的概念。 每个人都可以是佛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有这些观点都清楚地体现在她的作品中。人体是照相机拍摄的唯一元素,而其他元素则由电脑后期制作完成。 这些作品的特点之一是将佛教作为主题,这是她艺术中宗教语言的创新。 一切都可以成为佛祖。 在她眼里,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能量成为特殊的“色”和“空”。
在《五行》系列“水”中,她展现了两个画面:一幅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一位海鲜市场里的老妇人。另一个则是模特扮演的哺乳的母亲,奶水堵塞了,外面的世界一片混乱——陈漫想通过她喻示人的身体和外界环境是相通的,如果外部世界阻塞,道路不通、河水断流,人的身体也会凝滞。这组作品陈漫意在揭示个人在整个生物链和社会构成中的位置。
最著名,陈漫自己最满意的一组作品就是《四季》了,同样传达着她的环保理念: 艺术离不开思考,应该说在这一时期,陈漫的作品是丰富的。这种丰富不止于艺术形式和数量,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对世界的看法。陈漫的成功跟她的天赋和后天努力皆分不开。人成功了,大家的质疑声就少了。转化为了更多的模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效仿她的作品。在她看来这是表达的认可,艺术的沟通,她不反对。当然,我们也会发现这几年陈漫得作品好像越来越入世,从2013年后再没有什么突破和风格上的改革,是不断的商业和商业、明星和明星。然而,就像她自己说的,这有可能是她在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平衡期,她是个艺术家,也是个摄影师。我们没必要永远用艺术家的眼光考量她,也没必要永远都把她当作摄影师。这也许是她对人世返璞归真的过程罢。 下面这段是她2015年在澳门的演讲——《图像的哲学》,相信看完她自己的阐述,你就更能理解她的创作思路,和她的影像哲学。 关注“光影梦工厂”微信公众平台后续将为你介绍更多陈漫的摄影作品和她的艺术时代~
|
|
来自: 昵称53944227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