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面爸遇到不少英语学习者,英语入门后选择光听不读的方法学习,结果学了好几年,听力和阅读水平都没什么长进,单词量也长期停滞不前。这些人是误解了某些英语学习理论,犯了机械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可惜! 其实,英语想提升,必须要大量阅读。 光听当然不行矫枉过正,不少人从聋哑英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盲人英语,从不读或很少读。这也是错误的做法。学英语为什么一定要有阅读参与呢?单凭反复听行不行?阅读区别于听力的关键是什么呢? 用听力再怎么样学习,一般只能停留在泛学的层面。原因就在于声音是一种线性、转瞬即逝的物理存在。人很难定位语言难点在一串声音流中的具体位置,你没法停留分析、查询、识别、记录和复习。即使你用反复聆听的方法进行精学,也必须通过阅读的方法来辅助定位。 非母语环境下学英语,要保证语言知识的准确性、记忆的重复性和效果,必须要精学,精学必须要有阅读的参与。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雅虎国际随便拎几段英文新闻出来听:
上述内容若发现加粗部分听不太明白,如果单靠反复听想弄懂,你会发现有如下严重困难: 1、难以定位 单靠听你甚至难以第二次定位找到听不太懂的地方,难以用搜索的方法找到原出处,这样就让复习、查询和分析成为不可能。 2、难以识别 语言学研究发现,连续的单词间根本找不到语音间隙。 比如Nice to meet you这句话。很多人误以为每个单词中是有间隔,即/naɪs/tə/mit/juː/。但实际上,单词都是连读在一起的,是naɪstəmitjuː。 我们之所以能够识别并切分这些单词发音,是因为大脑中已有了这些单词的原始音,聆听时只是进行对比,从而以概率来猜测判断。如果你没有学过Nice、to、meet和you这4个单词,你就分不清这一串语音到底代表几个单词。 Schönsiezusehen这句德语,意思也是Nice to meet you。但因为我们没学过其中包含的单词,所以根本不能正确切分单词发音。正确的切分是Schön, sie zu sehen。这也是目前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的重点和难点。 换言之,学外语光靠听一般只能激活、细化和强化以前学过的单词或单词的组合,但很难学会新的语言知识点。 3、难以查询检索 靠语音你难以对语言难点进行查询。President Peña Nieto这个人名词组,如果不采用文字来进行查询,很难找到相应的释义信息。 在英语母语环境下,一般可采用复述发音询问的方法,问身边的人难点的含义。但在非英语母语环境则行不通。身边缺乏高水平英语者,而机器语音查询的方法目前还是属于初级阶段,语音识别技术在人工智能上还不成熟,查询成本高,正确率偏低,很不靠谱。最好的方法依然是阅读并查询。 4、难以记录复习 人类发明文字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记录和保存语言;单凭语音,难点无法保存复习。摩西在西奈山上得到刻有十诫文字的石板的深刻含义,就是记录、保存和重温圣言。古代很多优美的曲目之所以失传,就是因为没有乐曲标记法。 5、难以分析猜测 语音的线性和转瞬即逝性与大脑工作记忆广度的有限性是一个巨大的矛盾。
因此,对于一门外语,由于大脑的工作记忆广度极其有限,如果单凭听力,遇到难点时根本难以分析。听一句英语,如果连续有数个生词,人就会发懵,后面听得懂的都会变得听不懂。就是因为人同一时间在工作记忆中能保持的单词数量非常有限,注意力难以调配。所以对难度较高的内容,用听力只能发小抓大,猜测出非常粗略的大概。而文字是一种完整的、固化的语言,阅读时可在页面上自如进行检索、移动、跳跃、整合和查询,工作记忆的广度局限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克服。 6、难以标记 语音因为无法记录,所以也难以标记。这样就不可能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要想复习语言难点,只能进行重听。这样相当耗时费力。 从以上几点可以得出一个明显而简单的结论:如果不阅读,就根本没法积累单词等语言知识。这个结论不仅适合英语学习,而且适合一切有语言参与的活动。学习和工作中做笔记之所以这么重要,原因就在这。 例外,其实不是例外从表面看,一定要阅读参与的要求也不是必然的。这里有2个例外: 例外1:基础薄弱的幼童 第一个例外是基础薄弱的幼童。基础薄弱且年幼的孩子学英语,孩子本身不能也不需要直接阅读,家长往往要通过阅读的方式,在孩子大量听力输入的基础上将生词等语言重点找出来保存,帮助孩子理解、巩固和复习。因此入门期孩子的英语提升,需要家长大量阅读的帮助。因此并不是不需要阅读的参与,实际上是用家长的阅读替代了孩子的阅读,本质上是一种替代性阅读。这种情况下,孩子单靠听也不行,必须利用图画或者动画等视觉元素帮助理解和提升兴趣。这个在《耳朵磨好久,孩子单词量还是零,因为不懂磨单词!》一文里有详细阐述。在听力提高的基础上,要尽快让孩子的认读能力同步增长。 因此,基础薄弱的孩子学英语,家长一定要有一定英语水平且愿意付出,否则亲子英语极难开展。在妙面爸1对1VIP终生英语学习计划里,孩子想报名,一般要求家长至少具备800个单词以上水平,并能每天安排一些时间来辅助。 妙面爸有个朋友说了句一针见血的大实话:孩子学英语,本质是拼爹,不是拼钱就是拼时间。有钱的家庭花大笔资金直接送孩子国外生活或上国际学校,或者找个好老师甚至外教常年陪伴辅导,英语就解决了。家庭条件欠佳、家长英语水平差又不肯花时间学习和陪伴辅助的,孩子的英语基本上就只能靠碰运气了。 例外2:听力落后阅读者 还有另一个例外。就是学习者阅读能力大大强于听力能力的,需要将阅读词汇量迅速激活为听力词汇。这时大脑里已保存大量单词原型(即单词的拼写以及以前学得不标准不牢靠的单词发音),这时可尽量少阅读,先将素材大量反复聆听,注意力高度集中进行积极的语义猜测,然后再用阅读将灰色模糊地带彻底扫清。这样就能进行大批量的音形配对,让听力迅速追上阅读能力,从而产生奇迹般的跳跃式听力进步。即使是这种特殊情况,还是得借助阅读来精学。妙面爸本人就是这样的例子,阅读一直不差,但简单童话都听不懂,通过大量听力输入,配合阅读查词,只花了一年时间就听懂了整部原版英语圣经。 这些听力落后的阅读者能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迅速进步,其原因是听力训练前进行过大量的阅读训练。而这个阅读训练与听力训练不是同时的,而是前后分隔脱节的。因此听力落后阅读者要激活听力词汇,之前的大量阅读也必不可少。 结论:听读结合是最佳模式……因此,英语学习要提升,必须进行大量阅读。 可以听读结合, 甚至可以只读不听, 但绝对不能只听不读。 光读也不行。 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听读结合。视觉和听觉双管道输入,效果最佳。英语是拼音文字,发音是英语的根本载体,所以听也必不可少。 结论是,听读结合是英语学习的根本学习模式。 References: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George A. Miller (1956) http://psychclassics./Miller/ https://baike.baidu.com/item/7±2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