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明曾经相爱 为何选择离婚

 文山书院 2018-03-28

    ■谭明

    在笔者的朋友圈里,曾经有个“魔咒”:只要是笔者完整参加过的婚礼,新人最终都将成为“路人”。笔者“不幸”得一“婚礼杀手”的绰号,甚至于有一位好友曾说,“我的婚礼,你不参加,是对我最大的祝福。”

    遗憾的是,笔者真的因故未能参加他的婚礼,然而他却在结婚两年后,也恢复成“单身贵族”。笔者在洗刷“不白之冤”的同时,不免有些嘘唏:明明自由恋爱的两个人为什么要离婚?

    1  “性格不合”是永远的梗

    几年前,笔者与武陵区人民法院的一位法官闲聊,她说,该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每20件里就有4到5件离婚案件。

    笔者在2014年、2017年先后两次就婚姻家庭关系进行调查,随机抽样了300份离婚案件判决书。在其中,“性格不合”似乎成为判决书的标准语。有长期从事婚姻家事案件审理的法官表示,一方面确实有法律“标准动作”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是现实的真实反映。

    待我们冷静下来思索,就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说,“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性格不同实际上是人类作为地球上一种生物的必然属性,试想两个在不同的原生家庭成长、接受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处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下的人,怎么能够真正实现性格完全相合呢?

    性格的形成需要长期性、稳定性。真正性格不合的人,结婚后不合,在结婚前自然也会不合,之所以婚前不谈,离婚时却摆上桌面,真正原因是包容到了临界点。结婚的时候靠爱情,离婚的时候靠性格。在爱情冲昏头脑的时候,什么都不足为重;在爱情退潮的时候,又什么都非同小可。弄不好一个瞪眼都能让对方犯急。

    2  婆媳关系确实比较麻烦

    有位民事审判庭的法官曾告诉笔者,在当下,婆媳关系也是年轻人离婚的重要诱因。

    这位法官拿自己办过的一件离婚案给笔者举例。小两口离婚,夫妻双方在法庭上哭得稀里哗啦,彼此都舍不得对方,但是问到离不离婚,女方又特别坚决,没有回头的余地。“劝都没劝住,起因就是在带孩子的问题上,与婆婆发生了矛盾。”

    笔者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婆媳矛盾,在国产电视剧里,它也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有人的地方本来就有矛盾,有婆媳矛盾,也有母女矛盾。为何母女矛盾能够化解,婆媳矛盾却成为“千年话题”呢?这与相互猜忌和隔膜分不开,两人对彼此都抱有“不是自家人”的偏见,需要丈夫/儿子从中发挥“润滑剂”的作用。婆媳关系好不好,丈夫/儿子是第一责任人,他是桥梁也是纽带,他听之任之,问题就愈演愈烈。

    不能忽视的是,古代的“七出三不出”思想依然影响着我们。其中,“七出”是“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也就是说,七条中占了一条,男方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休女人了。请注意,第一条就是对父母不顺从。“七出”也是妻子的一部“家庭责任书”,既有对家庭内部的规范,也有对家庭外部的要求。相反,男性却被要求得很少。

    时至今日,从法院抽样的情况来看,女性已经是离婚诉讼的主要提起方,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出”与“不出”由他人说了算——这是时代的进步以及女性独立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中国家庭中晚辈要顺从长辈意志这一传统仍然是客观存在和影响深远的。两代人的想法理念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难免会有分歧和摩擦。婆媳矛盾,自然就产生了。处理不好、愈演愈烈的话,小两口闹离婚就不是稀奇事。

    3   离婚也并没有那么可怕

    对于许多人来说,结婚时怀揣着很美好的梦想,而且大多数人会乐观地认为,婚姻能够使他们得到彼此的呵护、关爱和理解,甚至是一些从原生家庭里没有获得的甜蜜和希望,以为通过婚姻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自尊,让生活更容易和安全。

    真正结婚后才发现,柴米油盐酱醋茶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浪漫不再是婚姻的主旋律。真实的婚姻不过如此。从社会发展和关心下一代成长的角度来说,离婚或许不是值得推崇的事,但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笔者并不太倾向于“爱情意识”。爱情总有一天会退潮,到那个时候,婚姻难道就不延续了吗?笔者更倾向于“责任意识”,夫妻关系总的来说,是双方彼此间以及对上、对下的多方责任,可以说是一种协作关系。这有点像有人说的,婚姻的起源,并不是人类基于伦理的考量,而是生存的需要。有了良好的协作,生存质量就会提高。

    当然,对于破碎的婚姻,笔者也不主张貌合神离地长相厮守,毕竟是现代社会了,不是古罗马法中说的,妻子是丈夫的私人财产。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为何要牺牲自己的幸福来勉强维持家庭的完整呢?离婚率的上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现了社会对婚姻选择的包容。

    当然,理性是最重要的,不管是结婚还是离婚,都来不得意气用事。不然,会为此付出代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