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家五代人竟有10人患癌 医生跟踪十年发现真相……

 houyinghouying 2018-03-28

事情要从2005年说起,50多岁的赵大姐被查出结肠癌,当时她找到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张健平主任做手术。


十多年间,家族里先后10人患癌,8个肠癌2个卵巢癌,这让她和家人异常担心。张主任一直关注这家人试图解开谜团。最近通过基因检测,困扰这家人多年的癌症梦靥终于解开了,赵大姐一家都是由于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导致的林奇综合征(肠癌的一种)。

 

张主任说,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50%的可能会传给下一代,一旦有了这个突变基因,患癌率高达80%。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今天我们请来肿瘤专家和大家科普下

肿瘤与基因的关系

郑晓主任

浙江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人一生的患癌概率高达36%

近20年来癌症呈现年轻化及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的趋势,人一生的患癌概率高达36%。



但是,你知道吗?癌症还与基因突变存在着紧密联系。


癌症在内的所有疾病几乎都是由内因(先天遗传体质)和外因(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惯、饮食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举例说明:

大家都知道抽烟有害健康,但不是所有抽烟的都会得癌症,有的抽到八、九十岁也没事,而有的老公抽烟,老婆反而患上了肺癌(吸二手烟),他老婆可能天生有肺癌易感基因



基因不同,导致每个人对癌症的敏感不同


基因检测的防癌原理是什么

我们的身体由细胞构成,而基因是细胞各种活动的[指挥官]。如果基因发生了[故障],细胞可能会失去控制发了疯地分裂,最终形成癌症。


科学家们早已知悉患癌风险应部分归咎于遗传基因,且遗传基因的错误在某些肿瘤中至关重要。



通过检测基因,我们可以了解自身基因情况,获知有无先天基因缺陷,预测患癌风险。想要精准防癌,必须要了解自身是什么癌症的高危人群,从而针对性地去预防,改变后天的不良生活习惯,就可以把患癌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权威媒体也多次报道了基因检测对于防癌的作用



哪些人应该做基因检测


▌肿瘤家族史人群

肿瘤家族史人群为肿瘤重点高发人群,有些肿瘤存在遗传和家族聚集倾向,一定要注意检测,尤其需要做亲属所患的肿瘤的检测。

▌心脑血管问题

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问题的人群。

▌身体出现不适症状

经常心悸胸闷、身体疲倦乏力、腹部隐痛、大便出血等情况。

年龄超过40岁以上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40岁后癌症发病率快速升高,80岁到达峰值,所以40岁以后人人都应该做一个基因检测,用于精准防癌。



基因检测哪里可以做


国内著名基因测机构——壹基因,是杭州市「5050计划」重点支持企业,已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 70% 左右的员工是具备硕博学历的专业人才,拥有 1500 平米的强大医学实验室。


多家权威媒体对壹基因及壹基因的创始人——中科院遗传学博士王军一进行了报道。



▌基因检测是怎么做的

下单后,壹基因会给您寄送采样套件,您用套件中的医用棉签刮取口腔壁的粘膜细胞(每个细胞中都含有完整的DNA信息),放入具有防腐抑菌功能的保存液中,再寄送给壹基因即可。壹基因就会送进自己的医学实验室对细胞进行DNA的提取和检测。


▌做完检测发现高风险怎么办

本次活动下单成功后,预约即可与医生交流互动,专家一对一解答您各种健康问题一对一为您解读基因检测报告;专门为您整理个人健康管理档案。


专家医生团队介绍

郑晓主任

浙江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委员会委员

中国肺癌专委会委员

全科肿瘤放射治疗25年,在常见肿瘤的放射治疗方面积累了30多年的丰富经验。与全国同行携手完成多项多中心临床课题,发表论文50篇。

章殷希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擅长神经内科等多种疾病(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等)及相关内科学的诊治。在Neurology 、《中华医学杂志》等多个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高影响力文章累计达20多篇。


方高立医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

擅长对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的诊治,尤其擅长内科常见疾病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咳嗽、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睡眠障碍、等症状的诊治,在《中华医学杂志》等一级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为回馈粉丝支持,同时更好地普及基因检测这种高效、简便的防癌方法,壹基因给大家带来了超级实惠基因检测套餐,现在购买套餐享有限时优惠▼


点击购买


前200名享受特惠价,200名后恢复原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