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茶代酒”您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七秒的鱼 2018-03-28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春节敬酒的习俗。 不胜酒力者在不能喝酒又盛情难却时选择用茶来代替酒,也是一种礼节。其实,以茶代酒的行为自古有之,来源于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

 


以茶代酒

        《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记载:皓每飨(xiǎng)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已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荈(chuǎn)以当酒。


         三国时东吴的最后一个皇帝孙皓,嗜好饮酒,每次设宴,规定来客至少饮酒七升。而孙皓对博学多闻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韦曜酒量不好,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孙皓便悄悄让人把酒换成“荈”(茶的古称),让韦曜不至于难堪。这就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很有意思的关于茶的典故:

 

陆纳杖侄

        茶圣陆羽的《茶经》转引晋《中兴书》中有记载,陆纳是三国时名将陆逊的后代,在东晋时曾担任过太守、吏部尚书等许多重要职务。他不但为政清廉,而且在生活上也十分俭朴,从来不奢侈铺张,很受人敬佩。


        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陆俶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当谢安到来以后,陆纳只给他端上了一碗清茶和一些水果。而他的侄子,突然像变戏法一样摆上了一大桌子丰盛的山珍海味,请谢安入座就餐,谢安坐下勉强动了几筷就告辞回去了。



        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意思是,你既然已经不能够光大你叔父我的德行,为什么还要来玷污我一贯朴素廉洁的声誉呢?陆纳真是又气、又怒、又羞、又恨,说完亲手打了这个不肖的侄子四十大板。

 

王蒙与“水厄”

        《世说新语》中也曾出现关于茶的典故,原文记载:“王蒙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晋代的王蒙,官至司徒长史,特别喜欢茶。他不仅自己一日喝茶数次,而且,每当有客人来,还一定要与客同饮。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于饮茶。因此,去王蒙家时,大家总有些害怕,每次临行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水厄原意指溺死之灾。三国魏晋以后,渐行饮茶,刚开始还不习惯喝茶的人戏称为“水厄”,后亦指嗜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