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矿石收音机做电源,一直想用高Q值的蜂房线圈,蜂房绕法原理很简单,但实现很困难,机器又不好搞,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我们这些无线电爱好者。现在好像机会来了,3D打印开始普及了,我酝酿了很久,终于忍不住想把这件事情做成,不管是否成功还希望大家别笑话我
|
-
工作原理.png
(136.39 KB, 下载次数: 30)
-
理想图.png
(246.82 KB, 下载次数: 22)
-
整体图1.png
(215.92 KB, 下载次数: 21)
-
整体图2.png
(144.92 KB, 下载次数: 21)
-
传动原理.png
(181.23 KB, 下载次数: 20)
-
往复机构.png
(212.71 KB, 下载次数: 23)
这是定位结构,目的有两个:1,限制滑杆轴承在凸轮上的运行位置;2,限制摇臂在绕线框上的位置。 |
-
定位机构1.png
(188.56 KB, 下载次数: 22)
-
定位机构2.png
(166.7 KB, 下载次数: 21)
这是跟随机构,使摇臂随着导线在绕线框上厚度的增加,调整出线轮与线组之间的距离 |
-
跟随机构.png
(141 KB, 下载次数: 20)
为了简化设计,便于使用,我采用了电子计数器,工作方式如下图所示 |
-
计数原理1.png
(123.36 KB, 下载次数: 14)
-
计数原理2.png
(98.91 KB, 下载次数: 14)
-
导线轮结构.png
(98.26 KB, 下载次数: 8)
为了提高蜂房绕线机的精度,我在旋转和滑动部分全部采用高精度轴承,确保机器的运行精度,蜂房绕线机没有精度就会跳线和蹦塌 |
-
轴承结构1.png
(232.8 KB, 下载次数: 9)
-
轴承结构2.png
(100.42 KB, 下载次数: 7)
-
电机固定架.png
(158.25 KB, 下载次数: 5)
这是支架,蜂房绕线机的骨骼,精度高不高就看它了。哈哈,设计就这样了,让大家见笑了,不足之处望大家多多指教,今天晚上就要开始打印了,能不能成功,两天以后才知道,不好意思,3D打印很慢很慢的,我也没有办法 |
-
支架.png
(224.13 KB, 下载次数: 4)
hncschen 发表于 2015-2-25 19:45 
老兄:和产品比较一下.是否过迂复杂.
可能是复杂了一点,我想用自己的方法做一个玩玩,再说,成品很贵,我就是偶尔用一下,能不能行也不知道,实践实践,丰富一下业余生活。谢谢指教 打印机准备好了,打印文件已经生成完毕,好,开始打印主体支架,我实时上传打印进程 |
|
-
IMG_2507.JPG
(77.41 KB, 下载次数: 2)
IMG_2509.JPG (66.43 KB, 下载次数: 4) 本来想把打印的过程给大家看看,可是打印速度太慢,我都等困了,只有明天上图了 |
IMG_2509.JPG (66.43 KB, 下载次数: 4)
IMG_2511.JPG (76.67 KB, 下载次数: 2)
IMG_2512.JPG (69.53 KB, 下载次数: 3)  IMG_2522.JPG (69.62 KB, 下载次数: 0)
IMG_2525.JPG (69.65 KB, 下载次数: 0)
IMG_2529.JPG (75.35 KB, 下载次数: 0)
IMG_2534.JPG (76.07 KB, 下载次数: 0)
IMG_2535.JPG (85.26 KB, 下载次数: 0)
IMG_2538.JPG (76.22 KB, 下载次数: 0)
IMG_2541.JPG (65.38 KB, 下载次数: 0)
IMG_2542.JPG (77.17 KB, 下载次数: 0)  IMG_2545.JPG (52.18 KB, 下载次数: 2)
IMG_2546.JPG (50.7 KB, 下载次数: 2) 清理完毕,看看支架的真面目 |
IMG_2547.JPG (40.69 KB, 下载次数: 5) 下面把前几天制作的配件给大家展示一下,午饭后开始组装 |
摆臂.JPG (69.3 KB, 下载次数: 6)
摆臂弹簧.JPG (87.58 KB, 下载次数: 5)
电机.JPG (81.56 KB, 下载次数: 5)
电机齿轮.JPG (56.3 KB, 下载次数: 6)
电机座1.JPG (91.55 KB, 下载次数: 7)
电机座2.JPG (86.17 KB, 下载次数: 6)
定位片.JPG (75.31 KB, 下载次数: 7)
滚珠轴承组.JPG (99.24 KB, 下载次数: 6)
滑杆弹簧.JPG (93.1 KB, 下载次数: 5)
滑杆头.JPG (92.92 KB, 下载次数: 5)
滑杆轴.JPG (93.31 KB, 下载次数: 7)
计数器.JPG (46.51 KB, 下载次数: 6)
计数器盒1.JPG (83.45 KB, 下载次数: 5)
计数器盒2.JPG (82.37 KB, 下载次数: 5)
计数器开关.JPG (80.19 KB, 下载次数: 5)
调整螺杆.JPG (87.06 KB, 下载次数: 6)
同步臂.JPG (66.19 KB, 下载次数: 6)
同步臂轴.JPG (88.18 KB, 下载次数: 5)
同步连杆1.JPG (51.13 KB, 下载次数: 4)
同步连杆2.JPG (57.43 KB, 下载次数: 3)
凸轮齿1.JPG (35.01 KB, 下载次数: 4)
凸轮齿2.JPG (66.71 KB, 下载次数: 3)
凸轮上.JPG (40.96 KB, 下载次数: 4)
凸轮下.JPG (67.22 KB, 下载次数: 3)
凸轮轴.JPG (78.44 KB, 下载次数: 3)
线框.JPG (45.68 KB, 下载次数: 3)
线框锥形盘.JPG (55.42 KB, 下载次数: 3)
摇把.JPG (35.99 KB, 下载次数: 3)
直线轴承.JPG (91.56 KB, 下载次数: 3)
主轴.JPG (71.49 KB, 下载次数: 3)
主轴齿1.JPG (36.47 KB, 下载次数: 3)
主轴齿2.JPG (36.35 KB, 下载次数: 3)
主轴限位卡.JPG (76.31 KB, 下载次数: 3)  全家福1.JPG (42.86 KB, 下载次数: 3)
全家福2.JPG (29.31 KB, 下载次数: 3) 装了一大半了,新东西,不好装,有些地方结合过于紧密 |
组装中1.JPG (67.23 KB, 下载次数: 4)  组装中2.JPG (31.92 KB, 下载次数: 3)  组装中3.JPG (45.53 KB, 下载次数: 3)  组装完成.JPG (46.01 KB, 下载次数: 3)  打印小线框.JPG (52.2 KB, 下载次数: 0) 好了,要试车了,家里没有固定绕线机的地方,就暂时夹在台钳上试吧。 先在线框上缠一圈双面胶 |
IMG_2603.JPG (56.33 KB, 下载次数: 3)
IMG_2604.JPG (57.31 KB, 下载次数: 3)
IMG_2605.JPG (54.66 KB, 下载次数: 3) 我设计的这款蜂房绕线机是缠小线的,我先用0.07*5的纱包线试试 |
IMG_2606.JPG (56.04 KB, 下载次数: 5)  IMG_2607.JPG (45.49 KB, 下载次数: 7)
IMG_2608.JPG (56.91 KB, 下载次数: 5)
IMG_2609.JPG (47.11 KB, 下载次数: 6)  IMG_2610.JPG (73.24 KB, 下载次数: 4)
IMG_2611.JPG (76.7 KB, 下载次数: 3)  IMG_2612.JPG (34.8 KB, 下载次数: 6)
IMG_2613.JPG (46.69 KB, 下载次数: 6)  IMG_2614.JPG (48.98 KB, 下载次数: 4)
IMG_2615.JPG (44.73 KB, 下载次数: 3)  IMG_2617.JPG (45.64 KB, 下载次数: 6) 已经一百多圈了, |
IMG_2618.JPG (43.11 KB, 下载次数: 5)
IMG_2619.JPG (47.26 KB, 下载次数: 6)
IMG_2620.JPG (47.72 KB, 下载次数: 5)  IMG_2621.JPG (53.97 KB, 下载次数: 3)
IMG_2622.JPG (48.84 KB, 下载次数: 3)  IMG_2623.JPG (44.27 KB, 下载次数: 1)
IMG_2624.JPG (43.78 KB, 下载次数: 1)  IMG_2625.JPG (52.34 KB, 下载次数: 3)
IMG_2626.JPG (48.29 KB, 下载次数: 2)
IMG_2627.JPG (47.16 KB, 下载次数: 3) 八百多圈了,看来缠不下去了,电机堵转了,线的排列也开始变的没有规矩了,只能到这里了 |
IMG_2647.JPG (32.74 KB, 下载次数: 7)
IMG_2648.JPG (28.22 KB, 下载次数: 6)
IMG_2649.JPG (48.01 KB, 下载次数: 7)  IMG_2650.JPG (50.97 KB, 下载次数: 8) 取下线圈,观察一下,嗯,还可以,整个线圈紧蹦蹦的,有一定的强度 |
IMG_2651.JPG (42.84 KB, 下载次数: 5)
IMG_2652.JPG (49.38 KB, 下载次数: 6) 今天试车我用的是5mm的凸轮0.07*5的线缠的,明天用10mm的凸轮0.07*10的线试一下,好了,今天就直播到这里,最后展示一下成绩 |
IMG_2653.JPG (51.31 KB, 下载次数: 4)
IMG_2654.JPG (64.3 KB, 下载次数: 3)  P2270082.jpg (268.51 KB, 下载次数: 4)
P2270085.jpg (235.48 KB, 下载次数: 3) 这是6mm高度的蜂房线圈,用的是0.07*5的纱包线 |
P2270053.jpg (162.5 KB, 下载次数: 5)
P2270054.jpg (159.18 KB, 下载次数: 4)  P2270056.jpg (168.02 KB, 下载次数: 5)
P2270057.jpg (157.08 KB, 下载次数: 6)  P2270060.jpg (166.38 KB, 下载次数: 5)
P2270062.jpg (217.36 KB, 下载次数: 5)  P2270064.jpg (201.92 KB, 下载次数: 4)
P2270065.jpg (153.58 KB, 下载次数: 5) 嗯,看来12mm高度的线圈用0.07*21纱包线很合适 |
P2270067.jpg (168.57 KB, 下载次数: 5)
P2270069.jpg (200.42 KB, 下载次数: 6)
P2270070.jpg (156.93 KB, 下载次数: 5) iangkan 发表于 2015-3-3 15:26  一请高人科普下,这种线圏一般用于什么地方
这种高Q值线圈用于信号接收,滤波,和变频用途,在电源的升压电路里起关键性作用。特斯拉线圈用蜂房绕法效果最好,老式收音机的中短波天线以及滤波线圈大多用的是蜂房绕法,蜂房线圈的频率带宽相比平绕线圈窄的多,窄带宽可以使收音机收台准确,不宜串台跑台。可惜现在的收音机天线没有过去讲究了,基本上都是平绕线圈。蜂房线圈的制作工艺要比平行线圈复杂的多,设备投资也比普通绕法大的多,所以现在的厂家一般都不用蜂房线圈了,这也是我做蜂房绕线机的动机 |
22111457553.JPG (86.75 KB, 下载次数: 6) 今天有点时间试做了两个不同线径的漆包线蜂房线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
IMG_2685.jpg (335.44 KB, 下载次数: 3)
P3200130.jpg (69.04 KB, 下载次数: 3)
P3200134.jpg (61.08 KB, 下载次数: 3)
P3200135.jpg (63.32 KB, 下载次数: 3)
P3200126.jpg (87.76 KB, 下载次数: 3)
P3200125.jpg (76.95 KB, 下载次数: 2)
P3200127.jpg (84.79 KB, 下载次数: 2)
P3200144.jpg (103 KB, 下载次数: 3) jinding86 发表于 2015-3-26 21:00  谢谢,还有一点不太明白,在绕制的过程中导线会产生滑移吗,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
不好意思,以为你们知道就没在前面细说:普通的漆包线是不能绕蜂房的,你在市面上看到的所有自成型线圈(线径较粗的单股绕电感线圈除外),不管是(蜂房,直排,空心或别的什么异面体多股线圈)都是用一种叫自粘线的漆包线缠的。自粘线表面上看跟普通漆包线没什么区别,不同的是自粘线在绝缘漆的外面还有一层特殊材料。自粘线分两种,热熔(加热变粘)和醇溶(乙醇侵泡变粘),用它们才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