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隐艺术 | “岁月留影,血缘内外”丹孃艺术沙龙暨摄影展览开幕!

 cxag 2018-03-28



父亲的兄弟姐妹们(摄于抗美援朝) 丹孃提供


大多数人都有过翻看自家影集的经验。“一张老照片,定格一段陈年往事;一本老相册,串起一部家族历史”。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过去的自己,已经故去的乃至从未谋面的祖辈亲人也会极大丰富我们的家族记忆。

从童年开始,丹孃在家里的老相册和长辈们口中常唠叨的“过去的事情”中长大。家中的老照片冥冥之中也告诉了她,一个世纪来家族中出现过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太爷爷是怎么走近大上海的,爷爷是如何闯荡十里洋场的,父亲又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参加地下党,为国家为民族贡献一生的。


一百年前的太爷爷和太奶奶在杭州家中(摄于民国初) 丹孃提供


熟悉丹孃的人都知道,她是沪上一位著名的摄影师、记者,凭着职业的直觉,她深知老照片和照片背后故事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于是,几年来,辛苦地修复整理,奔波采访,在长辈的口述中、父亲的回忆录里、童年的记忆中,写下了《岁月留影》。这本书不光记录了一个家族四代人在上海创业、生存的悲欢离合,也见证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百年风云。一本家族故事也无形中成为中国历史长河里珍贵的民间记忆。


一生爱摄影的我爷爷(摄于二十年代) 丹孃提供


人的许多回忆常常是一个个画面的再现,作为一名职业摄影师,丹孃善用镜头感来帮助自己找回记忆,有趣的是她写作的过程也是镜头回闪的过程。丹孃用文字梳理了自己的思想,以真实、客观、好看为原则,让笔下的人物都鲜活起来,整个写作的过程里,她一直处在两种语言的交汇中,一种是文字表达的语言,一种是照片展现的语言。写作的过程也让她体会到家族、血缘、亲情之间的关系,也让她重新认识了生命,和对于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认知。整理、保存老照片,挖掘、撰写家族故事,它不仅是一种血脉的延续,更有了一种文化传承的意义。

 “写一本书也是一种重生”是她自己完成写作后的最大体会。


爷爷镜头里童年的我(摄于五十年代) 丹孃提供


4月1日,著名摄影师、记者丹孃将在大隐精舍举办“岁月留影,血缘内外”艺术沙龙暨摄影展览开幕仪式。您可前来听丹孃娓娓道来那些老照片里包含着的上个世纪的故事、一代家族的风云历史、海派文化的发展传承等,活动现场还将举行丹孃新书签售。我们和您,相约如春的四月。


嘉 宾 介 绍



丹  孃,女,专业摄影师。毕业于江西大学新闻系,日本国大阪OVC写真学院。中国摄影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中国人像摄影协会会员,全日本写真联盟会会员,上海市广告摄影专业委员会会员,上海女摄影家协会副会长。

曾任职: 《上海电视》杂志摄影记者、《星河影视》杂志摄影记者、《每周广播电视报》摄影记者、上海东方电视台专职摄影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首席摄影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摄影讲师。

获奖情况: 

第三届全国女摄影师影展  铜奖

首届上海电视短片大赛  银奖

首届大阪国际交流影展  银奖

上海电视台百花奖  金奖

个人摄影展:

1989年《丹娘世界》

2000年《日本印象》

2002年《瞬间 永恒》

2009年《城市的岁月》

作品出版: 

《瞬间 永恒》丹娘摄影作品集

中国广告摄影师年鉴2007版

上海商业摄影师年鉴2006版

散文集《城市的岁月》2011年出版

散文集《岁月留影》2017年出年出版

散文集《在旅途中找回自己》2018年出版

电视专题片: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年轮节目

2013年6月23日《丹娘的克勒情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