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途径

 龙眼世界 2018-03-28

早先我一直认为,就养育孩子而言,有一个当教师或医生的妈妈颇为有益:一个解除身体痛苦,一个解除灵魂痛苦。可现实并非如此简单:医生妈妈,往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拖着一身疲惫,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教师妈妈,多是教书育人,家校一体,成天沉溺答案分数,无缘自乐,更无暇乐人。最近翻阅一篇议论教师职业惯性迁移到家庭而引发的矛盾,本人并非深以为然,但对老师缺乏生活情趣,倒是深以为然。究其原因,恐怕在于对教育真实目的不甚了解所致。此说,也许惹火烧身,遭受口诛笔伐,不过无碍大雅,只要能辨明是非曲直。到底什么是教育?教育究竟为了什么?大师们的高峰云论,如道之“玄之又玄”,捉摸不定;学校的教育方针当然无懈可击,但家教不宜。还真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幸运和惊喜---昨夜居然阅读到我心仪的教育观点: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而教育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至此,我终于明白,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和实施的家教,应该不是为了家庭的幸福、学校的荣誉、社会的责任,而是为了做心中那个最好的自己。因此我豁然开朗,携手孩子们“向幸福出发”的老师们,与“南辕北辙”中的行者行驶方向、行使途径、行使办法如出一辙,其“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与 “吾马良”、“吾用多”、“吾御者善”一脉相承。结果是,“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试想,未尝试过梨子的孩子,让他与伙伴们分享梨子的滋味,这种缘木求鱼其做法,其结果不是离目标愈远吗?一个未沐浴幸福阳光的孩子,教育他“爱屋及乌”---传递爱播种爱,其结果不是离目标愈远吗?生活中以自身之“昏昏”,使人之“昭昭”,其结果不是离目标愈远吗?所以,只有选择正确的幸福途径,才能感受到幸福。教育者只有自己幸福,才能教育孩子幸福;孩子只有在幸福中成长,才能承担传递幸福的责任。所以当务之急,是老师们首先成为一个走在正确途径上,成功地寻求自己幸福的人。

老师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同与百工百业挣钱吃饭;老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责在百工百业后继有人!若老师把挣钱吃饭的普通职业,升华为后继有人的特殊职业,敢问路在何方?敝人以为,一是感悟人生幸福,二是体验职业幸福。感悟人生幸福,首先必须认知幸福。认知幸福就是认知人生与生命的需求与享受,认知人生的真实和生命的真相,前者包括低级的肉体需求和享受--饱、暖、物、欲;中级的精神需求和享受---诗词文赋、琴棋书画、事业尊严,名誉地位;高级的灵魂需求和享受---富足圆满、安详泰然、付出奉献。后者为直面生命之花“吐蕾”“绽放”“凋谢”的真实,呈现人生之途“趋利”“趋名”“趋静”的精彩,履行属于自己的人生责任,享受只做自己的生命快乐。认知幸福,是为了更好的体验幸福;而体验幸福的前提是恪守幸福“潜规”“天道忌盈”。盈者,过分也。对老子“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告诫,必须谨言慎行,居安思危,惜福防微,保命杜渐,警惕凶祸不期而至。“人道尚配”。讲究德配物位,取予对等规矩,奉行厚德载物准则,有多大德行,受多大物惠;有多大需求,负多大责任;享受什么快乐,付出什么能力,奉献人前,享受人后,远离灾祸,安享生命。《易经》告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感悟人生幸福,其次必须体验幸福。体验幸福的关键是深入幸福的核心内涵----个性化和人性化。换言之,只有体验到个性化和人性化需求的幸福,才算为“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正如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是性格迥异的特殊个体,所以恪守幸福的天条是“谁的人生谁做主,谁的幸福谁创造”!幸福人生的基石是任其自然,即顺沿一生愿景、天赋特长、性格特征、性情偏好生存和发展。我们扪心自问,从小到大,遇事是自己拍板定夺,还是家长越俎代庖心情舒畅?尤其是在婚姻和事业这两个人生最重大抉择上的,最终一锤定音?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各负其责,还是垂帘听政?是希望天高任鸟飞,还是高风放风筝?显然,谁都不能替别人活,谁都不愿替别人活。所以,每一个人,没必要委曲求全,活 在别人的意志里,活在别人的世界中。幸福就是活出自己的真相!如果说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的幸福,才是属于自己的幸福,那么符合人性需求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什么是符合人性的幸福呢?就是绝缘广告和励志书,从心所欲所获得的幸福。金钱竞争的社会,有两种最具隐蔽性、蛊惑性和杀伤力的“形而上”的武器,名为商业广告和励志竞争。形而上的广告竭尽其把“不需要的”变为“想要的”;把“想要的”变为“刚需的”之能事,把“形而上的”蛊惑为“形而下的”,把身外之物,蛊惑为生命之物---使人的满足感越来越依赖物质,使人的享受度越来越偏重物质,使人的需求距离生命越来越远,使人的幸福距离人性越来越远。最终堕落为井底之蛙,庸俗到只知“低级的肉体”需求和享受,不知“中级的精神”和“高级的灵魂”需求和享受的程度。所以,满足生命的需求,才是自己的幸福。

商业广告如此,励志竞争亦然。如今“财神无不道马云”,马云无疑是竞争励志的活标本。像马云这样的人能创业,谁还不能创业?似乎“万般皆下品,惟有创业高”,“百工百业,唯有创业”!大有和尚应“弃经创业”!老师该“弃教创业”!而现实中创业是竞标赛,即便参与者都是马云头脑,结果只有20%的人抢得80%份额成为赢家,仍旧有80%的人沦为输家。可见马云现象是偶然案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从一决雌雄的竞争本质,零和博弈的竞争结果来看,竞争有悖于人性的需求和满足,有碍于灵魂的快乐和安详。即便是赢家,也是输赢参半。赢得财富和成功不假,但如马云坦言,创业与家庭不可两全其美,而且生意做得越大越麻烦。以是观之,少数人可以创业,多数人无须趋之若鹜。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其强作难能之事,不如从心所欲顺势而为,或做航母螺丝,或给木楼当梁,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也就是老子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的人性境界。只有深入其意潜入其境的人,才能感受到符合人性需求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

新时代“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之花正在含苞待放,让我们满怀喜悦和信心静等花开的那一天,携手体验职业幸福!老师们一旦成为成功地寻求到自己幸福的人,那么百工百业子弟则成为“幸福的传人”!诚如是,则百工百业幸哉!后继有人矣!

2018328日于平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