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夜送书 | 我们为什么会对这一代年轻人感到失望?

 戴眼镜的阿拉蕾 2018-03-28



面对“住房、医疗、教育”的压力,年轻人开始变得缺乏安全感,恐惧独立,不想过早结婚生子,依赖心强,希望随时可以有人帮忙来满足他们的任何需求……即使赚了很多钱,也不等于真的实现了心理层面上的成长。


这本书想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以及在这个时代里辛苦挣扎的年轻人和父母们。


王浩威先生在本书中从十个角度入手,从自己的心理诊疗室里每个个案的故事,放眼至整个中国,到整个世界,再到这个时代,在时代背景下探讨关于远离亲缘、成年涌现期、社会兴趣、自我探索、社交成本、责任与焦虑等众多在走向心智成熟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承受着太多压力而不想长大的年轻人们,开出了暖心而充满希冀的处方笺。


今日荐书《晚熟时代》。


1 / 一个有自信也有方向的家庭,当然就会出现一个对未来有希望的年轻孩子,也就觉得生育子女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而不是充满担忧的负担了。


2 / 在现在的时代,在青少年和完整的成年之间,应该再加上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成年涌现期”。 

3 / 现在的父母不成熟,过去的父母恐怕也很不成熟。只不过,过去的父母有整个家族或邻里在督控和支持,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家族和乡里一起带大这个小孩。


4 / 对年轻人未来的焦虑,其实是成年人们将自己对当下处境的焦虑,投射在他们身上。成年人固然关心年轻人的未来,但是,他们可能没意识到自己其实更担心的是自己的处境。


5 / 应有的处罚或代偿付出,他们早就学会自己无止境的欲望是该自我控制了。 



我应邀去参加一所中学举办的父母座谈会。先演讲了关于现代家庭社会变迁议题,然后做开放问答。


 那天,一位男士举了手。开口便说:“我是单亲爸爸,两个小孩分别是八年级男生和六年级女生。如何教育孩子,我看了很多亲子的书,但有没有爸爸方面的内容。”


我脑海迅速搜寻讨论“父亲”的书,而“讨论”父亲的书,多局限在社会学或历史学的架构里,似乎很少看过单独书籍。


九十年代播出《考斯比一家》,影片中有着五个小孩的比尔爸爸,似乎是史上最有亲子形象的父亲了。他和小孩之间既能幽默的互动,又能十分睿智地处理孩子们的困难。在影片中,他是如此地完美。以致于拥有教育博士学位的比尔爸爸,忍不住要跳出来告诉大家:“别怕让子女知道你并不是个完美的父亲,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你时时刻刻都在,是可以信赖的,是孩子碰到困难可以跑来说“我有困难”的最佳对象。”


父亲的角色绝不是第二个母亲。父亲要做的就像比尔爸爸说的:一个存在,能接纳孩子的存在。


在双亲的家庭里,父亲的角色,最重要不是进行直接的教养,而是一个存在,一个坚强的存在,一个接纳子女的存在。不够坚强的存在,也就容易成为缺席的父亲。


然而,爸爸如何面对小孩子每天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如何在这一切活动中和孩子成功地互动呢?爸爸跟妈妈的亲子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经常,爸爸在亲子上除了是妈妈的助手、后援、和担任纪律的最后防线外,爸爸在孩子的生命中还有另外一个角色:像一座山的存在。孩子虽然只是远远看到他的身影,但是其中产生的意义却是复杂的。


02


还记得朱自清最为人熟知的散文《背影》吗?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朱自清的这篇《背影》,将父亲作为一种象征的意义,清楚描述了:在我们的社会里,父亲是像背影(看不到儿女对他是否感激)的存在。


那天,针对那位单亲父亲的问题,我回答了很多,多半是讲存在和接纳。关于亲子操作几乎没有。我想,这位爸爸是不容易的,希望他自己在遇到困难时,永远可以做到一座山的状态。


03


任何和青少年一起工作的人,大概都会同意:行为偏差的青少年或年轻人,是最难辅导的对象之一。


在台东有一座“孩子的书屋”辅导学校。


社会上一些特殊的孩子,他们或被贴上标签;或被失意父亲当做出气筒;或被不断责罚;或受困于学习成绩……


“每个孩子来到世间本该拥有绵绵的爱,却因为父母的失职、学校老师的歧视、其他人的蹂躏而不知不觉伤害了孩子的心灵甚至身体,让走投无路的孩子选择自我放弃。


在这样一座不惹眼的“孩子的书屋”里头,那些被视为“无药可救”的不良少年,却被一位曾经浪迹江湖的陈爸,再加上来自三教九流的几位老师的带领下而改变。


陈爸居然让不良少年摆脱了浑浑噩噩或是愤世嫉俗的状态,开始有了人生的追求,有了自我肯定。


陈爸追求的不是让孩子回到学校,不是考上大学;也不是要教小孩成为世界第一的面包师傅。他们只是希望孩子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路。”


当然,改变没那么容易。


在“孩子的书屋”中,虽然不良少年们在一点一滴的累积着同理心,能替别人设想,但还是经常自我保护而回到冷血的防御状态;虽然他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但还是怀疑这个曾经抛弃他们的世界。


关于这一点,陈爸和几个老师都清楚。他们知道这些孩子身上的伤疤,不是一年半载,也不是三年五年就可以改变的。甚至,有些伤疤是砍着心头上的,一辈子都存在,像活火山一样,随时可能再次爆发。陈爸现在做的一切,只是让爆发的机会尽可能地再小一点。


这十三年来,陈爸所经营这个称为“孩子的书屋”的地方,已经接纳了六百多个青少年。他们大部分是被家庭和社会遗弃的。


这些让学校头痛的“不良少年”,是心理治疗的教科书里认为最困难的“偏差行为”或“低动机”个案,也是司法系统最无力承受的对象,却是在杂牌军老师们打拼下而改变。


于是,这些被贴上“无可救药”标签的孩子,这些被父母师长和专家学者觉得几乎不可能改变的孩子,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我们不禁问:这力量,这不可思议的力量,究竟是哪里来的?


04


心理学家麦可‧兰波目前任职剑桥大学心理系。他提出父亲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角色:


零到五岁幼年期,父亲是不可或缺的第三者:孩子从依赖母亲到开始往外探索,心理上需要离开母亲而追求独立个体感时,父亲成为他“安全的第三者”,让他可以没有罪恶感地离开。


六到十二岁学龄期,父亲是具权威象征的角色典范。这阶段的孩子正是学龄期,开始学习从他律转向自律。而父亲则善用自己的权威感,为家庭建立规范,并且以身作则来发挥影响力,孩子也可以在自我的内在建立道德心。这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时,为什么妈妈管不了小孩时,会说:“等你爸爸回来,你就知道了。”


十三到十八岁的青春期,父亲成了儿子的竞争对手,女儿的第一次异性关系。女儿喜欢跟父亲亲近,儿子则是较接近母亲。然而,这阶段的男孩,需要父亲在身边成为性别认同的楷模,却又忍不住在认同之后进而竞争,发展出和父亲一样的男子气概。而女儿则是在与父亲的互动中,形成与异性相处的模式。


十九岁以后,父亲在子女生命中扮演的是精神导师。子女成年以后,不论是职业选择或生涯规划,父亲都愿意给予建议,并且加以鼓励,在亚洲社会甚至还会在金钱或社会关系上给予进一步的支持。


根据兰波在他编辑的《父亲在孩子发展中的角色》一书中所提出的理论,这每个阶段的父亲,都是一种存在,只是孩子的解读不同罢了。


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父亲最重要的只是存在,不像母亲是互动的状态。因此有人认为,做父亲比做母亲容易,这确实是事实。


然而,父亲的重要性并不逊于母亲——至少在现代的社会里是如此。因为父亲对孩子发展的意义同样十分重大,同时对孩子带来的伤害程度也毫不逊色,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伤害发生了,做为父母的我们,又如何去修补自己造成的伤害?


05


到底,改变是怎么发生的?


这问题可以从很多不同的心理学理论来讨论。我只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台湾综艺节目〈超级星期天〉里有个单元“超级任务”,有一集是刚刚出道的动力火车组合,也就是尤秋兴和颜志琳两位音乐人,他们要寻找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动力火车还在一起读书时,两人调皮捣蛋,经常逃学出去市区乱逛。有一次闯了祸,弄坏的别人的摩托车,对方一直要他们赔偿。可是他俩是原住民部落的小孩,没钱,不知怎么办。对方告到学校去;学校的教官于是来了,他俩吓坏了。没想到教官一句恶言都没说,帮忙赔了钱,还带他俩去吃牛肉面。


动力火车在节目中说,那是他们吃的第一碗牛肉面。那时候起,他们发觉原来自己是有人关心的,从此做起事情来也就更在乎自己的表现。他们觉得这位教官是他们这一生中的恩人,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


于是主持人就回到学校,找到那位教官。没想到这位教官居然完全不记得这件事了。


这位教官有学过很深奥的心理治疗吗?当然没有。


这位教官是很用心地想要改变他们两人吗?当然不是,否则早就记得这件事了。


这位教官没有心理治疗的目的,也没有想要影响他们。他的帮助就是单纯的帮助,他的关心就是单纯的关心。就是因为这样的单纯,反而产生了修补的力量,也就是在短短的接触中重建了依附关系。


无条件的关心,无条件的爱,也许就是这个秘密的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