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一生只打过一次仗,却让外族三百年不敢侵犯中华!

 昵称10079158 2018-03-29


中国从古至今涌现出不少的名将,比如战国时期的白起,廉颇,赵奢等,他们要么精于谋略,要么擅长打仗,又或者兼而有之,正可谓身经百战。他们的威名都是靠数十次甚至数百次的大大小小战斗打出来的,是经过血与火的磨练才能成为青史留名的大将军。但是历史上就是有这么一个将军,平生只打了一仗,就让历史记住了他,而且他的一句话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即使现在读来也荡气回肠。这位将军就是西汉时期的陈汤。



陈汤生

西汉名将陈汤出生在山东衮州,从小就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读了很多书。但是陈汤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他除了有知识外,可谓家徒四壁,穷的叮当响。经常食不果腹,没办法,只能偶尔兼职到街上去乞讨。正因为生活过得如此窘迫,他在家乡也是抬不起头,常常被乡亲们在背后指指点点。于是陈汤打算换个地方生活。



他辗转来到了当时的首都长安,谋了一个太官献食丞的小官。后来汉元帝刘奭也发布了求贤令,让百官互相推荐有才能的人出来做官,陈汤的好朋友张勃就把他引荐给了汉元帝。眼看着陈汤高升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但是这时候陈汤的老爹却突然就死了,按照古代的礼仪,这时候陈汤应该立刻回到老家奔丧。但是陈汤却没这么做,而是留在了长安,他可能还在盘算着汉元帝给自己封个官当当。



但是不巧的是有人把陈汤没有回家奔丧的事捅到了汉元帝那里,这下官是做不成了,而且陈汤还被关进了监狱,连举荐他的张勃也遭到了皇帝的处罚,被扣食邑两百户。也是倒了大霉了,好处没捞到,反而受了处罚。

但是陈汤小子命好,没过多久就又有人举荐了他,于是汉元帝就把他放了出来。要不怎么说是金子就会发光呢,看来多读书还是有用的。


出使西域

陈汤从监狱里面出来后就想着做些事情。那时候西域还是未开发的地方,普通人看来就是蛮荒之地,但是在有远见的人看来就是建功立业的最好平台。陈汤瞅准时机,在大家都不愿意的情况下主动申请出使西域。可能别人认为陈汤是不是被关傻了,别人躲都来不及的差事,他却主动揽过来。但是机会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也是这次出使让陈汤打了人生中的第一仗,也是最后一次战,让中国获得了三百年的和平,他也因为这一战名垂青史!

汉元帝让甘延龙做正使,陈汤为副,二人结伴就高高兴兴的来到了西域。但是让两人措手不及的是发生了一桩命案。护送致支单于儿子的西汉的队伍被致支单于派人给杀了。这个匈奴的单于也是没脑子的,他就料定西汉皇帝不会千里迢迢来讨伐自己,因此才这样胆大妄为。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他没想到陈汤一伙就在自己的家门口。

当陈汤听说大汉朝的卫队居然让匈奴给杀了,气得不行不行的。怎么办?他豁出去了,假传圣旨给西域的藩属国,让他们每个借些人给他,他要和匈奴单于干一架。正所谓天高皇帝远,西域各国不敢怠慢,也来不及细查圣旨的真伪,只得按照陈汤的要求做,凑够了四万多人。

一战成名

正当致支单于还在洋洋得意自己敢挑衅大汉天子的威严时,他不知道的是灾难已经悄悄降临。当自己的手下慌张的向自己报告发现有汉朝的军队时,匆促迎战,一切已经晚了。陈汤带着借来的四万军队在匈奴单于的老巢里面横冲直撞,砍匈奴兵就像切倭瓜似的。很快就荡平了致支单于的老巢。这一仗陈汤打的漂亮,斩获颇丰,把太子、王爷等一千多人都干掉了,而且俘虏了千来号人。

经过这一场战役,匈奴再也没有缓过气来,被大汉彻底打趴了,匈奴人三百年不敢再踏入中原半步,也为大汉王朝赢得了近300年的和平时光。和这场战争一样让人铭记的就是陈汤的这句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