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智谋:飞箝术,给你甜头的背后是陷阱;

 鬼谷子智谋 2021-07-16

  【飞箝总篇概论】

  飞箝是《鬼谷子》关于论辩术的一个重要方法。飞是褒扬激励,箝是挟制,所谓飞箝,就是以激励、褒扬的言语去收服人心,使对方为我所用。运用飞箝之术对付别人时,要先审察、揣摩他的心意,知道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然后再靠上去说些他喜欢听的话,把他捧得心花怒放,或抨击他最厌恶的事,以便让他把你引为知己。在他心花怒放或引你为知己之时,向你敞开心扉,交出老底,如此这般,你就可以占有主动权了。

  【鬼谷子飞箝原文】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璧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箝之,其事用抵巇。

  【鬼谷子飞箝译文】

  凡是考察权变能力,都是为了征召远近人才,使之归附投奔,建立制度,管理事务,一定要先考察相同与不同,辨别言语之是非,发现言辞的表面与实际的真伪,知道是否具备某种能力的术数,确定有关安危的计策,确定或亲密或疏远的关系,这样再权衡估量长短轻重。其中有需要取长补短的,在需要时就可以征召,可以求取,可以任用。

  运用言辞中钩箝之术,引诱他人言论归顺自己,或以激昂言论引诱从而控制对方得到实情。诱致对方实情的话,是一种游说之辞,时而相一致,时而不相一致。对于运用钩箝术也不能达到归顺目的的,或者先征召,然后排列比较;或者先排列比较,反复试探,而后就其弱点予以毁谤;或者是反复比较试探使对方暴露弱点,或者是使对方暴露弱点从而比较试探。

  运用这种方法时,或者用财物或各种珠宝等给予试探,或者衡量、考察对方才能,确定去留的趋向以引诱对方实情,或者发现对方的弱点箝制对方,上述方法就是运用抵巇之术达到自己的目的。

  【韩信巧借洪水计】

  公元前203年10月,韩信攻下齐国,并一举占领了齐都临淄。

  齐王田广慌忙逃到楚国,向楚王项羽求救:“霸王,您是各国盟主,现在敝国情况万分危急,您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楚王根本就看不起韩信:“你别把韩信吹得那样神乎,那位钻裤裆将军竟把你吓成了这般样子,真是活见鬼。”不过他还是委派了大将龙且率2万兵卒,前往与齐国联合抵抗韩信。

  楚将龙且是有勇无谋的人,用兵往往只求狠冲猛打,而不讲究计谋韬略。

  11月,齐楚联军与韩信的汉军在潍水两岸濒水对阵。好战惯斗的龙且几次要向汉军发起猛攻,都被齐王田广劝阻住了。

  齐王苦口婆心地劝说龙且:“将军,我们真的是再经不起大的失败了,没有必胜的把握,过河去与汉军拼消耗,我们实在是拼不起呵!”

  一谋士对龙且说:“汉兵远道而来,勇于拼战,其势不可挡。齐楚两国的军队是在本地应战,士兵士气不太高,如果我们不与汉兵交战,坚守城池,同时派人到所有被汉兵占领的城市去发动齐人,让他们知道齐王还健在,要他们起来反抗汉兵。齐人反对汉兵,汉军的粮食很快就会告急,那时汉军就不战自垮了。”可是,龙且固执地认为韩信没有什么了不起,很容易对付,他很想同韩信交战,取得胜利,好向楚王报功领赏,所以,他听不进这谋士的话,决定同韩信交战。

  良言相劝,终究没能阻止龙且给齐楚联军带来失败的厄运。

  这天,韩信突然指挥大军渡河进击龙且军。可是,部队渡过一半时,汉军便有秩序地向回撤军了。

  “龙将军,汉军不战自败,而且退得并不慌乱,可能其中有诈。”田广对龙且说。

  “哈哈,我早就知道韩信这人是个胆小鬼,齐王啊,您可不要一朝被蛇咬,10年怕井绳呀!”龙且以为是韩信害怕跟自己作战,更加确信韩信是胆小鬼了,根本听不进齐王田广的意见,一意孤行地指挥部队“乘胜追击”了。

  当龙且的将士渡过近一半时,潍水上游发起了洪水,激流滚滚,倾泻而下,一下子把龙且的部队冲散了。汹涌而至的水流使得楚军大乱,而对岸的汉军也趁机回身反击。在急流之中疲于奔命的龙且兵卒成了汉军的活靶子了。而阻在潍水东岸的楚兵更是溃不成军,四散逃亡。汉军在韩信的指挥下过河乘胜追击,杀死了龙且。齐王田广也被韩信活捉了。

  原来,韩信设置了诱敌之计。早在齐楚联军赶到潍水两岸布阵之前,他在夜里让士兵做了l万多个布袋子,里面装满了细沙,堆在潍水上游;这样潍水上游便形成了一个人工堤坝。于是,他再用佯装败退的战略,把敌军引入河中。让士兵突然在上游把沙堤打开,汉军借助洪水之势,轻而易举地打败了齐楚联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