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朝最后一任皇帝:元顺帝

 方远图书馆 2018-03-29

元顺帝,名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庙号惠宗, 明太祖朱元璋加号顺帝。顺帝生父明宗皇帝,被弟弟文宗鸠杀。明宗 4 岁的幼子受到文宗喜爱,留在宫中哺育,而身为长子、10 岁的顺帝则被流放到高丽和广西。不久,文宗病亡,顺帝的幼弟被立为新皇,但继位仅一月余就莫名夭死。接着, 顺帝被杀父仇人的皇后和权臣立为太子,于 1333 年继位,时年 14岁。

摆脱权臣控制的儿皇帝

如同很多未成年的皇帝一样,元顺帝继位之初手中没有一丝权力。元顺帝的权威先后受到两方面的威胁。一方面是前朝势力,即文宗皇后和权臣的势力。顺帝利用另一重臣伯颜为右丞相,除去前朝势力。但是不曾想到的是伯颜也因此势力迅速扩张,把持朝政,甚至为除异己而擅传圣旨。对元顺帝而言,可谓是刚赶走了狼,又来了一支老虎。元顺帝自然不容许这样的情况再一次出现,他大胆的启用了被后世称为“贤相”的大臣脱脱。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顺帝与脱脱利用伯颜出猎之机,发动政变,罢黜伯颜,先贬为河南行省左丞相,再流放南恩州阳春县(今属广东),至此伯颜时代落下帷幕,顺帝得以亲政。

有心治国无力回天的改革

元顺帝作为元朝在位时间最长,且被《元史》记载为亡国昏君,对于亡国的确难辞其咎。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了他在元朝发展中就教育、文化和科技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特别是他任用脱脱,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也为腐败、没落的大元王朝带来了一丝新气象,史称“脱脱更化”。脱脱先是恢复科举制度,科举制的恢复推进了蒙元政权的汉化,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元朝的统治基础,,缓和了民族矛盾。除了恢复并坚持科举制度外,顺帝继续贯彻、推行“文治”和“汉化”政策的另一重要功绩就是任脱脱为都总裁官,使长期未完成的宋、辽、金三史的纂修终于在至正三年开工。

此外在为了治理黄河水患、发展农业,元顺帝还下令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并设有专门的机构和职务。但是看似繁荣的大元王朝,此时已经是一艘千疮百孔的大船,这些小修小补已经挽回不了大元王朝的颓势了。

破罐破摔的皇帝,自此颓废

至正初期,顺帝使出了浑身解数,试图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但这些努力均未收到预期效果,改革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了。面对危机四伏的时局,当年踌躇满志的元顺帝再也拿不出救世良方。于是破罐子破摔,不再去思考更好的办法去治理社会。并从那个励精图治的青年皇帝变成极其消极,滋生了贪图享乐的中年皇帝,元朝也最终在他的手中丢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