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厂只想用熟练的技术工人,还老压工资,这样下去谁还来当技工?

 laer101 2018-03-29

早在几年前,要重视培养中高级技工的呼声就此起彼伏。然而,时至今日,技工短缺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高薪聘请也好,互挖墙脚也罢,企业都想用现成的人才,就是不重视培养,而且还把技工的工资压得老底。有关人士感慨:“摘桃者多、种树者少”,技术工人焉能不短缺,这样下去只怕是没有人愿意来做这个技工了。

工厂只想用熟练的技术工人,还老压工资,这样下去谁还来当技工?

窘况愈演愈烈

中高级技工难觅现象近年来尤为突出。有关调查显示,在全国81个城市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城市技术工人供不应求,尤其是京沪、江浙、闽粤等地更是持续告急。

前不久,在成都举行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洽谈会上,近百个与机械设计、热能相关的高级技工招聘岗位无人问津,有的企业甚至连一份求职材料都没收到。

4月,在长三角地区的一个招商会上,有位市长把当地的交通区位优势和税收优惠等夸了个够,哪知来自欧洲的外商却打断他的话,问能否提供满足生产需要的高级技工?这位地方领导顿时语塞。

工厂只想用熟练的技术工人,还老压工资,这样下去谁还来当技工?

北京一家企业领导告诉记者:“我们到处参加招聘会,但怎么也招不到高级技工,真急死人了。”

记者在一次特许经营的高层研讨会上看到,某猎头公司的一位顾问不停地和与会的老总们互换名片。哪知,一老板接过名片,看到“猎头公司”几个字便立刻气哼哼地说,“就是你们这些像小偷似的猎头公司挖走了我的高级技工,让我伤透脑筋……”

企业舍不得投入

目前,全国城镇技术工人中,中级工占30%,高级工仅占5%左右,这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30%至40%的比例相差甚远。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全国企业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在近几年发生的企业生产事故中,因职业意识不强、岗位技能不高造成的占到50%以上。

工厂只想用熟练的技术工人,还老压工资,这样下去谁还来当技工?

但即使这样,由于培养一名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因为投入较高,绝大多数企业出于眼前利益和投资风险、急需程度等方面的考虑,往往还是“只愿摘桃不愿种树”。

培养一名高级技工需要花多少费用呢?当然,因行业的不同和培养方式的不同,所需费用是有一定差异的。

据东莞一家电子企业的老总说:在电子制造企业,熟悉各个岗位流程的“线长”很稀缺,大多时候是企业自己培养。一般送青工到境外培训,半年的费用在6万~10万元。

山东一家机床厂的负责人说,企业目前培养一个技工最短也要半年时间,而从一名初级工成长为高级工,一般需要8至9年的时间,总成本包括设备使用费、老技工带徒弟的工资费用、其本人的工资,怎么也得8~9万元。上海一家生产纺机的国企负责人说:培养一名高级工得要好几年的时间。按成才率推算,有80%以上的青工可达到中级工水平,而最后能成为高级工的只占5%~8%,其培养的费用非常高。

工厂只想用熟练的技术工人,还老压工资,这样下去谁还来当技工?

还有一个原因。很多企业之所以不敢尝试用长时间和大量资金去培养技术工人,是因为他们担心,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人才,最后被别的企业高薪挖走。而因高级技工跳槽,企业到法院打官司要求赔偿10万~30万元培训费的事屡见不鲜。

将拖经济发展后腿

一名技术工人,往往手中直接掌握着企业几万元、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重要设备,如稍有疏忽,就会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损失。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技术工人队伍,非常重要。

面对全球竞争的白热化,重视培养技术工人是发展经济不可或缺的。而技术工人断层,无疑会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有关方面的专家指出:我们应当反思并修正人才观及用人取向上的偏差。资金、技术、管理一时欠缺,我们可以引进,而技术工人难觅,是不能也不应大批引进的。因此,国家和企业都应花大力气培养技术工人队伍,而不应舍不得花钱。

工厂只想用熟练的技术工人,还老压工资,这样下去谁还来当技工?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海克曼在北京访问时,曾发表《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主题演讲。其中,他特别提到,中国技术工人的教育水平问题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海克曼通过研究认为,培养熟练技工的投资回报率将会非常高,而中国目前对人力资本的投入相对不足。中国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对物质资本的投资则占30%。美国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占GDP的5.4%,但是对物质资本的投资只有17%。其他国家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总量的情况是:印度3.3%,泰国4.1%,德国4.8%。

海克曼据此认为,对于中国而言,下力气培养技术工人在经济意义上和社会意义上都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情况:如果在一个国家里,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很低,只靠这些技术水平很低的人不停地生产肯定会有问题……在其他国家也是这样,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重视人的发展问题,要给生活在这个社会里面的人们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海克曼的这句话,具有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眼光。

工厂只想用熟练的技术工人,还老压工资,这样下去谁还来当技工?

小编觉得,我们的技术工人并不是没有工匠精神,而是目前现实的环境在打击和掩埋我们的工匠精神,小编真心希望我们的技术工人会过得越来越好,不光越来越有地位,更重要的是越来越有钱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