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最终还是自取其辱

 解决人生问题 2018-03-29

4.最终还是自取其辱

译解  武老夫子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解决人生问题

【原文】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12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愬3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译文】董叔将娶范家女子为妻,叔向说:“范家富有,何不停下此事呢?”董叔说:“想作为联系的纽带和援引的阶梯。”有一天,董祁向范献子告状,说:“他们不敬重我。”范献子抓住董叔,吊在庭院里的槐树上,叔向打那儿经过,董叔说:“何不为我请求宽恕呢?”叔向说:“你求系,这不已经系上了?求引,这不已经引长了?想得到就得到了,还请求什么?”

【说明】本节记录的是叔向嘲讽董叔的故事,董叔的“系”、“援”为纽带和援引的意思,而叔向却幽默地将“系”、“援”的意思变为捆绑和吊在树上的意思。讽刺了一心想通过婚姻关系攀援富贵的人,最终还是自取其辱。

——————————————————

【注释】1.盍:(he河)《管子·霸形》:“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左传·桓公十一年》:“盍请济师于王?”《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国语·晋语一》:“盍杀我?”《孟子·梁惠王上》:“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玉篇》:“盍,何不也。”这里用为“何不”之意。

2.已:(yǐ椅)《易·损·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郑玄笺:“已,止。”《诗·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无罪。”《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管子·枢言》:“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己矣。”《孟子·梁惠王下》:“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荀子·宥坐》:“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韩非子·扬榷》:“行之不已,是谓履理也。”《广韵·止韵》:“已,止也。”这里用为停止之意。

3.愬:(su诉)《易·履·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诗·邶风·柏舟》:“薄言往诉,逄彼之怒。”朱熹注:“朔,告也。”《荀子·致士》:“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韩非子·备内》:“是以其民绝望,无所告愬。”《说文·言部》:“诉,告也。愬, 诉或从朔、心。”这里用为倾诉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