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定是摸过很多大腿,才能做到这么极致!

 臭屁花妞 2018-03-29

Do you see people's lives being 

lost on the sacred land

In the battle over water being

fought for the baby's hand


show me 来自博睿吉定制 04:02



巴洛克风格给人的印象有些浮夸,是王宫贵族们的一场财力竞争,繁杂的花纹装饰上镀一层闪亮的金箔,现在很多高级医美会所都会选择巴洛克这样的一种装修风格,以此展示自己的实力。



另一方面受琼瑶剧中豪门影响,不少妈妈们心中都有个豪门梦,或者说是公主梦,他们心中的欧式风格就是巴洛克式的风格。家中或多或少都有些欧式家具,巴洛克风格居多。



因此巴洛克在很多人心中有个“土”的标签,而巴洛克却是人类艺术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标志。


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孔武有力,充满了肌肉线条的硬朗之美。



那么巴洛克时期贝尼尼的风格则是优雅阴柔,大理石在他手中好象已失去了重量,不再是坚硬、刚毅的石头。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

Gianlorenzo Bernini

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

雕塑家,建筑家,画家


他与米开朗基罗一样,也是个全能艺术家,他的终身目标也是超越米开朗基罗。曾有座戏院要上演一出戏剧,戏院是他设计建造的、内部雕刻是他做的、舞台布景是他设计的、剧本是他写的、服装也是他设计的,就差他亲自上台演了,一个人几乎承包了所有的事。

 

今天说说他的雕塑作品,你就大概能体会到巴洛克时期的艺术特色了。



23岁的贝尼尼为当时的红衣主教创造了一座雕像——《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


冥神普鲁托看上了谷物女神色列斯的女儿,于是冥王不由分说就强行抓起普洛塞尔皮娜,直接扛起她往冥界去。(你懂得,古希腊就是这么直接)



经历过文艺复兴,人们已经见识到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大卫》那样的作品。


哀悼基督


他们知道只有伟大的艺术家才能够在坚硬的大理石上雕刻出完美的人体和故事。要想做到像当年的米老头那样一鸣惊人,是非常难的。

 

但是,当贝尼尼的雕像一展出的时候,整个罗马的人还是震惊了。

 

因为贝尼尼在雕这件作品里的冥王时,雕出了他因为太过用力,手指把普洛塞尔皮娜的大腿上还有腰上都捏出的凹陷。



但是我们知道石头的质地是硬的,尤其是大理石。但他却把这样一座雕塑刻画得这样唯美。

 

他利用我们对硬和软的视觉印象,让手指和大腿的接触面凹进去了一点点。这样,从视觉上看起来,大腿好像真的有弹性一样,而大理石就好像没那么硬了。



仔细一想,这样的把戏好像也并不是多么高明,其实高明的不是他的手上功夫,而是只有他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鬼斧神工的手法和天才的想法,他成为了当时罗马的红人,很多政府项目也找到了他,因此也有这样的一种说法,说他建造了半个罗马!


四河喷泉

一炮走红之后,他想超越米老头的心越发强烈!教皇欲意让贝尼尼给圣彼得大教堂的万神殿再设计一对钟楼,此时自负的贝尼尼已有私心想要超越米开朗基罗,设计出的钟楼高度远远超过了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穹顶,但并非建筑专业出身的他设计的这对钟楼在设计图纸阶段就已经存在问题,地基太软,塔身太重,即使建起来后早晚也会倒塌。



果不其然,在钟楼建成之后没多久墙体就有多出开裂。在这个时候赏识贝尼尼的乌尔班八世也去世了。新任教皇英诺森十世跟老教皇是死对头,上来就开始清理门户。正巧又碰上钟楼事件,于是,新教皇下令,这对钟楼立即拆除,贝尼尼也名声扫地。



钟塔事件之后,贝尼尼被赶下神坛,几乎都没有订单可做。在吸取了自己建筑能力不足的教训之后,贝尼尼将关注点放在了他最擅长的雕塑上。终于,在两年之后,他在罗马胜利圣母教堂修缮工作时留下的作品《圣特雷萨的狂喜》又让他重新进入大家的视线之中。



在完成《圣特雷萨的沉迷》后,53岁的贝尼尼再次迎来了巅峰时期。这一年,他开始主持建造四河喷泉。四河喷泉位于城市中心、罗马最美丽的广场沃那沃广场。罗马有无数的喷泉,四河喷泉无疑是最漂亮的一个,足以让贝尼尼永载史册,这个无比精彩的喷泉完全征服了罗马。



现在我们漫步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大广场,随处可见他的作品,仿佛我们现在仍身处在那个他当时的城市。

 

在意大利的这一站,罗马、佛罗伦萨、米兰都是不该错过的地方。今天的名画、名雕塑、名建筑,甚至到我们用的意大利的各种奢侈品牌,其实都有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艺术的缩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