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山团: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铁血老枪 2018-03-29

平山团: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平山团在行军。

在抗日烽烟中,曾活跃着一支来自太行深处的抗日队伍——平山团,他们在血与火、生与死的战争洗礼中,以民族危亡为己任,英勇善战、作风顽强,威震敌胆。这支英雄的部队曾被聂荣臻司令员赞誉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竞相上战场”

1937年10月,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工作团来到河北平山县,决定建立以平山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为此,冀西特委和中共平山县委特意抽调了一批共产党员,与八路军干部战士一起组成十余个工作团,分赴平山县各村镇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和扩军工作。

各工作团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他们配合平山地方党组织,采取自上而下、大刀阔斧的工作方式,下乡召开群众大会和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各项政策。一时间平山的村村寨寨都沉浸在抗日激情中。

为号召共产党员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平山县委和特委在工作团的领导下,召开了多次党员会议,举办了农民干部训练班。散布在全县100多个村庄的700多名共产党员,400多名穷人会员,很快动员起来了!到处呈现出“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竞相上战场”感人场面。

从10月3日到11月6日,就有1500多平山子弟参军了!

1937年11月6日,整装待发的平山子弟告别故土家园,告别父老乡亲,踏上漫漫抗日征程。面对生死未卜的战场,平山子弟慷慨从军,父老乡亲十里相送……全县的集镇万人空巷,数万名群众聚集在大街上,为自己的子弟兵送行,依依惜别。老父母叮嘱儿子,妻子送丈夫“不要惦记家里,到战场上多杀几个小日本,为家乡争光,为亲人报仇!”

“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1938年1月,平山子弟开赴山西盂县进行整编,正式编为359旅718团,整团战士全部由平山青年组成,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平山团”。

不负乡亲们的重望,平山团自组建之日起,就苦练杀敌本领,在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和359旅旅长王震的领导下,迅速成长起来。

1938年1月,平山团在山西崞县整训刚刚结束,日军一个中队由原平县乘车开往崞县,平山团二营在田家庄设伏前后夹击,战斗异常激烈。刚刚参军的战士和训练有素的日军还是第一次交锋,但战士们毫不畏惧 ,利用有利地形狠狠打击日军。子弹打光了,战士们跃出掩体扑向敌人,与敌展开了面对面的拼杀。此次战斗,平山子弟兵拼死抗敌,全歼日军中队150人,缴获重机枪4挺、轻机枪3挺、长马枪120支、短枪12支和一大批战利品。这是平山团组建以来的第一仗,首战告捷。

1938年5月,“平山团”开赴晋察冀边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6月,“平山团”与兄弟部队攻克一个日军据点,在大同歼灭日伪军300余人,并袭击平绥铁路日军驻守的火车站。9月,日军集中重兵进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五台山区,“平山团”在灵丘与日军激战数日,击毙800余人。10月,“平山团”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歼灭日军北线指挥官、第二混成旅少将旅团长以下500余人,缴获大炮1门、轻重机枪7挺、步枪百余支。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上下细腰涧歼灭战。1939年5月上旬,717团在五台遭到日军1000余人围攻。平山团奉命全部出动,向神堂堡地区驰援。平山团由南向北猛追敌人,迫使敌人取路上下细腰涧向北撤,我717团见势返回头来截击。这样,平山团与717团在土楼子一带对敌形成南北夹攻之势。平山团与兄弟部队通力合作,将布下的“口袋”紧紧封死,不使敌人一兵一卒漏网。敌人发现进入“口袋”以后,组织力量想撕开突破口逃路。但是平山团战士用密集的火力压制敌人,敌人用迫击炮向我军阵地狂轰,阵地上子弹呼啸声、炮弹爆炸声响成一片。一些敌人接近了我阵地前沿,战士们喊杀着冲出战壕与敌展开了白刃战。战士王家川与敌拼刺刀拼红了眼,他一连刺死8个日军,最后与日军同归于尽……此次战役,激战5昼夜,将敌千余人全部歼灭,俘敌10余名,收容敌伤兵50余名,缴九二式步兵炮2门、迫击炮3门、重机枪6挺、步马枪451支、战马百匹。这就是著名的上下细腰涧歼灭战。这一战斗,全歼被围之敌,创造了359旅对日作战以来的光辉范例。平山团的辉煌胜利,鼓舞了全军将士。平山团在战场上的一个个捷报传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聂荣臻司令员亲自挥毫书写嘉勉令。5月20日通令嘉奖平山团,授予平山团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光荣称号。(摘自《纵横》 史进平/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