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没学过繁体字,但是基本上能看懂所有的繁体字?

 谨身节用华 2018-03-29

高手,这么称赞你,我觉得你受之无愧。

中国汉字在解放后开始实行简体字,虽然在一些常用字上动的斧斤有点多,但整体看来,还是比较有规律的,与之对应的繁体字在特点上也比较突出,容易让人在联想中产生比较匹配的对应关系。

圭海君,没提问者这么厉害,但在一些常用字上也基本具备识别的能力,至于生僻字那就阿弥陀佛了。从小,我们使用新华字典查阅一些汉字时,总能顺带看到其对应的繁体字写法和特点,在这种环境下,不用特别去学习和识别,在我们印象中自然而然就会有一些繁体字的概念,再说,汉字简化过程并不是一刀切,在一些未简化的字上,可能还保留有具备联系性的结构偏旁,也能够辅助我们去识别那些繁体字。

后来呢,因为对古代历史文化比较感兴趣,因此接触的史书、地方志也多是原版文字,里面全部是繁体字,看多了,自然也就是通篇通读没问题,大部分字看起来还是比较顺畅的,至于几百年用不到一次的生僻字,就跳过去,不管也罢。

近几年,因在台资企业工作,上头主管基本上都是台湾人,对简化字不太在行,因此集团的文件都是清一色的繁体字,甚至带有文言文的一些用法,于是在工作中也不得不去适应繁体字及用词用句,这过程刚好之前文史的爱好经历就派上用场,完全无压力,也能够很自然的写出那些文绉绉又很正式的官方报告和签文,这才使自己的繁体字及用法有了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对于在没有接触和长期使用繁体字的氛围中,能识别和掌握全部繁体字及其用法,那是非常厉害的。

举个例子:台湾的繁体字应该为“台灣”,而非“臺灣”,“干”和“幹”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字和意思,后来的后应该是“後”而不是“后”,说话是的读“的de”但写文书时要用“之”,请别人帮忙书面语要用“惠請”、“敬請”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