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lucjb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乾陵被盗过吗?发现了乾陵地宫墓道,为什么又没发掘呢?
2018-03-29 | 阅:  转:  |  分享 
  
中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乾陵被盗过吗?发现了乾陵地宫墓道,为什么又没发掘呢?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
合葬墓,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的梁山上。唐十八陵埋了十九位唐皇帝,其中乾陵是武则天“夫妻皇帝”合葬墓。
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有三座山峰,北峰最高。三座山峰布局像“△”,乾陵在三角形顶端的北峰。北峰的前方东、西两峰对峙,形似门户,中
间为司马道,风水甚好。东西两峰形象取名“乳峰”。在乾陵梁山顶俯瞰,前山为乳峰,直道为司马道。从朱雀门的位置看司马道和乳峰沿着司马道
走向乾陵(梁山)道两边的石雕石刻,那时就有鸵鸟来欢迎你了,可见大唐时期就有和中东的交往。朱雀门外有两块墓碑,一块是闻名于世的武则天
无字碑,另一块是武则天亲撰、其子唐中宗李显书,为唐高宗歌功颂德的述圣纪碑。武则天的无字碑体量巨大,而她的老公皇帝的述圣纪碑就不怎么
样了。无字碑述圣纪碑朱雀门外还有61尊蕃臣像(西侧32尊,东侧29尊)。这61蕃臣像都被“斩首”了,为什么?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专
家推断是地震所毁。再瞧瞧这对看门的狮子吧,可都是雄狮哦。是武则天为了表达男女平等还是女权主义?(判断雌雄狮很简单,雄狮脚下是绣球,
雌狮脚下是幼师,把它们PS凑在一起看的清楚)乾陵的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唐高宗乾陵”碑是清乾隆年间立的,过了碑,就进入墓的主体了。墓
葬讲究棺体下葬,上有封土(坟包),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简单说就是在山体上挖洞下葬,整座山就是一个天然封土(“坟包
”),“墓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墓”,何等的雄伟。上山的路旁有村民在摆售自作的布老虎、十二生肖等。山体相对高度并不高,只是山体坡陡。不
管是土坡还是石头,都被踩得光溜溜。连树木都被抓的光光滑滑,好在是结实而且生命力顽强的柏树。山顶叫仙观,除了石头山顶外啥也木有,可以
高处揽看。很多游客不都不爬,若是导游带队,一般也劝你不用爬,所以山顶并不拥挤。“墓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墓”,乾陵周边还有太子、公主、
近臣的十七座陪葬墓。(陪葬墓)章怀太子墓被盗(陪葬墓)永泰公主墓被盗(陪葬墓)懿德太子墓被盗不止如此,墓是一座山的唐皇陵,除了乾陵
均被盗过,幸哉,幸哉。是贼不惦记还是不敢盗?都不是,是贼没找到地宫的入口。你想,墓是一座山,而且是石头山,用洛阳铲之类的是探不到墓
道口的。唐朝末黄巢之乱,黄巢动用40万大军盗掘乾陵,挖出一条40多米深的大沟,也没找到墓道口,至今在梁山主峰西侧仍有一条深沟被称为
“黄巢沟”。五代时,后梁崇州节度使温韬组织军队发掘了所有唐朝皇陵,挖乾陵未果,也是因为没有找到墓道口。国民军阀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
子,率部下驻扎乾陵,用真枪真炮演习的办法掩护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士兵们用炸药炸了许多处地方,也没能找到墓道口。瞧瞧,都是动用军队
盗墓,都未结果,更别说小打小闹的盗墓贼了。也因为那时木有现代探测仪器。1958年,当地几个农民放炮炸石,无意间炸出了墓道口,考古队
对墓道进行了简单的发掘和判断,乾陵未被盗过。是否继续发掘,不是你说了算。当代大才子郭沫若三次上书国家要求发掘,他就是想看看墓中是否
有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限于文物保护的技术不过关,总理说,100年不发掘。墓道被重新封闭。墓道口的位置至今未立标志,就在上山的道
上,没人给你指点,你是不知道的。当地村民很多从事野导,带你走,给你讲解。上个图吧。山上布有监控,一方面监控防火,另外,你懂得...
...。最后来个小问题,皇陵起名都是有寓意的,比如十八陵中的昭陵(唐太宗)、泰陵(唐玄宗)等等,这乾陵该作何解呢?更多内容请关注:百家号今日头条网易号天天快报一点资讯新浪微博
献花(0)
+1
(本文系lucjb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