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催催催没用,怎么让孩子能学习有动力?

 拈花微笑图书馆 2018-03-29

  你有很多关于教育的困惑和问题,希望得到权威、靠谱的解答?

  百日行动派活动期间

  我们邀请了教育行业一线大咖

  每天详细解答一个家长提问

  100天,

  100个问题,

  100次学习与成长的机会!

  你准备好了吗?

  

  孩子女孩,今年三年级,不知道自己抓紧时间学习!催促不管用,孩子还不高兴,请问老师,怎么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呢?

  朱淑玲

  北京景山学校高级物理老师

  中科院心理所《学习策略研究》

  课题组成员、子课题负责人

  这位家长您好!你所提的问题,应该说是很多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因为家庭环境不同,教养方式不同,孩子虽然表现出来的是同一个现象:不知道抓紧时间学习,没有动力,但是他们又会各有不同。所以我下边的回答只能是一个建议性的,希望大家能够找到和自己相关的部分。

  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提出一个假设:所有的孩子(其实也包括成人),都有三个基本需要,分别是归属感自主感胜任感。当孩子这三个需要都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出来。有些时候孩子不抓紧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现在的学习跟他们的未来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它不发生联系。父母让他学习的时候,似乎就是为父母学习;老师让他学习的时候,似乎就是为老师学习。所以他的每一次学习都是被动的。他不愿意学,那他也就不会主动地抓紧时间学。当别人催促他的时候,他会觉得是被人限制了,所以他会不高兴。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想给家长以下的一些建议。

  第一,不要替孩子做任何孩子能做的事情。在生活上,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为自己负责任。在学会管理自己生活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的学会承担责任。

  第二,不要直接否定孩子。当孩子表露出对某件事情或者某个学科感兴趣的时候,家长不要因为自己的某些好恶,就直接否定孩子。比如说:”孩子说长大了要当出租司机,要当公共汽车司机“,家长就会觉得怎么那么没出息?你的志愿怎么这么小?为什么不能像别人家孩子一样有大的志向呢?于是家长就直接把孩子的这个愿望给否定了。当孩子一次一次地提出自己的兴趣的时候,一次一次的被家长否定,到最后孩子就不会再提出自己的兴趣了。如果一个孩子不知道将来想干什么,他对未来没有任何期望,他就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学习,所以他就会没有动力。

  因此,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或者某个学科感兴趣的时候,家长要做的首先是尊重孩子,然后顺势引导,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并且为了实现它而努力。当孩子为了实现自己内心的目标,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学习的时候,他的动力就会变得强大。

  我曾经有一个学员,他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跟她说,“我长大了要当一个公共汽车司机”。他妈妈没有否定孩子,而且跟孩子说:“太好了,这个能为大众服务,这是一个很好的工作。那你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好的公共汽车司机?你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在这个目标引导下,小孩就开始努力。但是过一段时间,小孩又把他的目标改变了,决定将来周游世界。她妈妈说:“好啊,那你想要周游世界,是不是要跟别人交流?那你得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这个孩子说:“那我得会说别的国家的语言,我才能跟人家沟通,所以我现在要把英语学好。“那么这个小孩的目标就这样,随着年龄的长大一次一次的变化,他的父母一次都没有否定它,只是顺着他自己的目标,跟着他走,引导着他一步一步的向前。最后,看着小孩确定了人生的大目标。

  所以,当孩子知道,今天的学习跟未来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的时候,他的动力就会由内而外的生发出来。我们的家长要想让孩子有学习动力,就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引导孩子。

  您也有问题想提问和交流?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不感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