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脑教养,让孩子成为人生的掌舵人丨附第四期获奖名单

 拈花微笑图书馆 2018-03-29


  我们从卷帙浩繁的育儿书籍中精心挑选出15本好书,内容覆盖全年龄段,既有国内外前沿家庭教育理念,又有可吸收易操作的实践方法,由家庭教育讲师倾情领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孩子,了解自己,了解家庭,提升为人父母的智慧和能力。

  领读人:梁妍

  儿童自控力养成课认证讲师

  《婚姻与家庭》专栏作者

  5岁女孩的妈妈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百日读书。我是这次的领读人,梁妍。

  今天,我要为大家解读的书籍叫做《全脑教养法-拓展儿童思维的12项革命性策略》。作为家长,我们对孩子的身体状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的体温一旦高于37度就意味着发烧;如果孩子摔倒,我们也能观察到孩子膝盖的伤口需要处理。

  但是,我们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了解多少呢?

  《全脑教养法》

  拓展儿童思维的12项革命性策略

  大脑几乎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的每一个重要的方面都发挥着核心作用-遵守纪律、制定决策、培养自我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人际关系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看到的是孩子无理取闹、缺乏自控力、不够专注等等表象,而在这背后却隐藏着的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我们不了解或者忽视的。那我们应该如何抓住这些核心教育问题,帮助孩子走向心智成熟呢?

  本书的作者丹尼尔·西格尔是美国著名积极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加州洛杉矶分校精神病临床教授,另一位作者蒂娜·佩恩·布莱森是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治疗师。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孩子的大脑是由父母及养育人带给他们的感受和经历所塑造的

  换句话说,我们每一天与孩子的相处,我们在养育中做出的一个个选择,都在潜移默化“雕刻”着孩子的大脑,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未来生活的幸福程度。用“发展式教育”的眼光看待孩子,你会发现很多问题与困扰其实正是养育孩子的“成长时刻”。

  通过读这本书,一方面能够让我们了解孩子的大脑怎样运作,更加理性的看待孩子身上出现的“状况”;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整合自己的思路与情绪,让育儿之路少一些焦虑、多一些愉快。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本书中的3个要点:

  { 第一点}

  整合左脑和右脑,帮助孩子改善情绪

  我们多多少少都听说过,人的左右脑各自负责不同的功能,比如左脑热爱并渴望秩序,是逻辑的、语言的、求实的;而右脑不关心细节和秩序,是情感的、非语言的、经验化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时候,左右脑的不同分工会如何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表达呢?

  你有没有遇到过孩子毫不讲理、逻辑混乱的跟你发脾气的时候,不管你怎么劝导、安慰都不管用,最后你无奈地对孩子大吼大叫,只能让争吵进一步升级!心里又气又没辙,为什么孩子就是听不懂我说的话呢?

  实际上,这是因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尤其是3岁以前,右脑占主导地位。他们还没有掌握用逻辑和文字来表达感受的能力,完全活在当下。当孩子烦躁时,分析、逻辑往往不起作用,因为孩子的右脑更直接地与身体感觉以及大脑底部相连,二者共同创造了情绪,也造就了孩子第一时间的表现。

  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看到,孩子的大脑与我们发育程度不同。此刻,孩子陷入了右脑模式,我们要像一个工程师一样,先从孩子的右脑接入,搭建起链接左右脑的桥梁,拉着孩子的手,带孩子走到左脑模式中。

  我们可以使用“聆听与关注”等方法,先是回应孩子右脑的情感需求,跟孩子进行“感同身受”的情感联结,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然后再尝试解决问题,只有将孩子引导到左脑的思考模式,情绪平稳后,才是交流讲理的好时机。

  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孩子养的小金鱼死了,正在伤心的嚎啕大哭,爸爸过去安慰孩子说:别哭了,我再给你买一条。孩子不但没有停止哭泣,反而大声叫起来:我不要!我就要我原来那条小金鱼!爸爸又困惑又生气:你这孩子怎么这样?都说了给你买,你还想怎么样?

  问题出现在哪里,孩子到底想怎么样呢?小金鱼死了,孩子伤心的感受,期望被看到;孩子也许是第一次经历生命的逝去,一时还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这些都盘旋在孩子的脑海中,等待父母帮助他们整合。

  爸爸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先连接孩子的右脑:我看到你很伤心,小金鱼是你的朋友,我知道你很喜欢它。当孩子发现自己被理解了,情绪会慢慢缓和,开启和你的交流:是的,它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真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一旦孩子开始交流,就已经走上了父母搭建的桥梁,走向可以对话的左脑模式。

  生活中,让我们感到困惑的孩子行为并不少见,在这些时刻不要着急,运用整合左右脑的方式,我们不仅可以化解当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在塑造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二点}

  整合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教会孩子自我控制

  大脑的发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直到25岁左右我们的大脑才能发育成熟。作者引用了上层大脑与下层大脑的概念,让我们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孩子有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

  下层大脑包括脑干和边缘区域,这是人类比较原始的脑区,负责一些基本功能,比如呼吸、眨眼,还有一些原始的冲动和反应,比如攻击、躲避、愤怒、恐惧等等。

  上层大脑则要先进很多,它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而不断发育成熟的。上层大脑中的主要部分,前额叶皮层,负责高级分析思维能力,比如做决策、控制力、自我认知、共情、道德感等等。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

  下层大脑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十分发达,而上层大脑要到一个人二十几岁时才能完全发育成熟。对于大人来说,当你面对特别气愤的事情要压抑自己的情绪,或者要你放下手中上瘾的手机游戏都是具有难度的事情,需要动用我们成熟的上层大脑的功能。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呢,他们的上层大脑还远远没有“搭建”好,当孩子失控时,实际上是他们需要父母为自己安置一个大脑中的“阶梯”,帮助孩子从下层大脑漫步到上层大脑中去。

  怎么做呢?为大家举个例子:我的女儿有一次因为我没有给她买那橱窗中的粉色气球而愤愤不平、情绪激动,我知道下层大脑正在向她发出指令:不管怎么样我就是想要,我要攻击你!直到我得到为止!如果这个时候,我用激烈的方式回击孩子,后果就是让孩子不断重复使用下层大脑的思维模式。

  我知道自己还有另一个选择,我选择引导女儿用精确而具体的词汇描述自己的感觉,以此来调动孩子的上层大脑。“你是不是因为我没有给你买那粉色气球而生气?”孩子听到妈妈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找到了情绪的出口。接着我引导孩子去思考解决办法,“那个气球是非卖品,如果你想继续生气也可以,但是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想个办法解决。”

  一旦孩子说出“我们还能怎么办呢?” 这个时刻,就是孩子上层大脑开始起作用了,这时就可以跟孩子沟通商讨问题了,这在几秒前还是做不到的!在生活中,我们帮助孩子学习考虑恰当的行为和后果,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求,这些都源于我们想方设法调动孩子的上层大脑,而不是触发孩子的下层大脑。

  { 第三点 }

  整合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给孩子建立完整地心理拼图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吧,比如突然传来的一首歌,让你回想起高中时光;或者熟悉的饭菜味道将你的思绪带回家乡。这就是记忆的本质——联想。当我们经历某种体验时,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开火”,即电信号激活。这些一起开火的神经元会造成联想,那么,当我们在之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体验时,大脑就会自动连接到对应的记忆。

  为什么要了解记忆的原理呢?我们的记忆中并非每件事都是能够回想起来的“外显记忆”,或者说是受意识控制的记忆。比如当你和孩子玩看图片说单词的游戏,孩子需要有意识的去回忆这个动物的英文叫什么,这就是外显记忆在发挥作用。

  还有很多不被察觉的“内隐记忆”,也就是过去经验对孩子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也可以称为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比如每次你和孩子玩看图片说单词的游戏时都放着轻快的音乐,以后当孩子听到这个音乐的时候,就会无意识地想到和妈妈玩的这个游戏。

  帮助孩子整合外显和内隐这两种记忆,可以让孩子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给孩子讲故事、角色游戏、情境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把大脑中零散的拼图拼凑到一起,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感受从何而来,以便更好地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比如说,一个小女孩非常怕狗,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爸爸告诉她,她小的时候有一次遇到一条大狗对他狂吠不止。通过整合记忆,孩子明白了自己害怕的感觉是有来由的,慢慢开始明白,自己怕的是原来那只狗,而不是眼前的狗。

  父母帮助孩子将内隐记忆外显化,孩子就把脑海中拼图碎片拼在一起了,而不再是被过去的恐惧、悲伤等等感受淹没,他们会变得更勇敢、更镇定。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有两个章节分别介绍了如何帮助孩子整合自我、如何帮助孩子整合自我与他人的内容,并且在每一部分内容都附上了相应的策略方法。在最后的附录中,作者更是为我们详细列出了各年龄段儿童全脑教养指南,值得每一位父母开卷阅读。

  { 最后,我想为大家分}

  书中给我触动最深的教育理念

  想象一条宁静的河流穿过乡间,这就是你的幸福之河。每当乘坐独木舟安静地在水里游荡,你就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不过,你不能离河岸太近,河的左岸代表混乱,你会感到失控,河的右岸代表刻板,和失控相反,刻板是指强行控制周围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而心理健康的状态,就是有能力使自己保持在一条“幸福之河”的中央。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混乱和刻板几乎充满了日常生活,那些令你费解和为难的状况实际上没什么大不了,都是我们养育孩子的“好机会”。了解孩子大脑的整合程度,为他们提供适时的帮助,孩子将展现出一个心理和情绪健康的人的品质:那就是灵活、适应性强、情绪稳定、能够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教会孩子良好的思维模式,就是帮助孩子从小就能父母的身上学到,如何在幸福之河中驾驭自己的人生之舟。

  第四期“智慧父母奖”

  名单出炉

  感谢第三期“智慧父母奖”获得者,为我们评选出第四期“智慧父母”奖,还贴心地给出了他们的获奖原因~虽然名额有限,只能给予三位参与者,但每位家长的日记,都透露着对孩子浓浓的爱。

  获奖名单如下:

  最初的梦想

  幸福的人

  上善若水

  获奖原因:父母温和而坚定的坚持说"不",让孩子学会了规则。父母自己的修行和成长,是孩子成长最有营养的土壤。作为父母,愿意为了孩子的成长,修身养性,学习做最好的父母,值得我们学习!(第三期获奖者“李运巧”评)

  获奖原因:一个特别用心的妈妈,用她的智慧和温情,告诉孩子:梦想,唯有和勤奋作伴,才能如虎添翼!(第三期获奖者“李运巧”评)

  获奖原因:父母的怀抱永远是孩子最坚实的港湾,父母的鼓励安慰永远是孩子心目中的阳光,父母的坚定,冷静和沉着永远是孩子的镇定剂,祝愿你和孩子一路披荆斩棘,高奏凯歌(第三期获奖者“姿”评)

  领奖方式

  中奖的家长

  我们将尽快安排发出礼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