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异花】人面竹

 知识蛀虫 2018-03-29

人面竹

形态特征

竿劲直,高5-12米,粗2-5厘米,幼时被白粉,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中、下部正常节间的上端也常明显膨大,竿壁厚4-8毫米;竿环中度隆起与箨环同高或略高;箨鞘背面黄绿色或淡褐黄带红色,无白粉,上部两侧常枯干而呈草黄色,背部有褐色小斑点或小斑块,无毛,但沿底部生白色短毛;箨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箨舌很短,淡黄绿色,先端截形或微呈拱形,有淡绿色的细长纤毛;箨片狭三角形至带状,开展或外翻而下垂,下部者多皱曲,上部者常平直,绿色而具黄色边缘。末级小枝有2或3叶;叶鞘无毛;叶耳及鞘口繸毛早落或无;叶舌极短;



叶片狭长披针形或披针形,花枝呈穗状,长3-8厘米;佛焰苞5-7片,各具数条鞘口继毛,缩小叶卵形至窄披针形,每片佛焰苞内有假小穗1-3枚。小穗含1-4朵小花,上部者不孕;小穗轴节间无毛;颖0-2片;外稃与颖相类似但较长,长15-20毫米,具多脉,沿边缘密生柔毛;内稃与外稃等长或较短,脊上具纤毛,脊间具2或3脉,脊外两侧各有2-5脉;鳞被长3.5-5毫米,被微毛;花药长10-12毫米;柱头2,羽毛状。颖果线状披针形,长10-14毫米,直径1.5-2毫米,顶端宿存花柱的基部。笋期5月中旬。

国内分布

产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但多为栽培供观赏,在福建闽清及浙江建德尚可见野生竹林。世界各地多已引种栽培。模式竹丛栽植于阿尔及尔的哈马植物园。



应用价值

常植于庭院观赏,增添景趣;秆可作钓鱼竿、手杖及小型工艺品;笋味美供食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