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政坛正在进入“她世纪”?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18-03-29

美国专栏作家安沙·昆德伦在一篇名为《总统女士》的随笔中写道:“21世纪,美国将会出现女性总统,那时,站在总统身边被民众瞻仰的是第一丈夫而不再是第一夫人。”这似乎是个玩笑,但这一预言似乎并不遥远。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从政之路,在这一舞台上欲与男性平分秋色。

联合国发布的“2017年全球女性政要地图”显示,目前世界范围内共有约20位女性国家领导人。从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到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这些女政要用她们独特的智慧与气度推动着国家和世界的改变。

2018年,属于“她们”的一年?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1995年,世界上国家级别议会中的女性议员数量只占11.3%,如今这一数字已经超过20%。不仅是在议会,据预测,2018年,一些国家的政府岗位也将迎来更多女领导,比如美国。据美国媒体统计,79名女性政客已经表示有意愿在2018年竞选州长,而这将极大影响美国政治生态。

政治因女性而生动,里根夫人南希曾经说过,“女人像茶,不放到开水里,不知道她到底有多浓烈”。这些年,活跃在各国政坛上的女政要们风采各异,让人印象深刻。

被称为“欧洲政坛铁娘子”的默克尔,是继撒切尔夫人后,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女性领导人。她连任四届德国总理,也是在位最久的国家领导人之一。女性(离婚、再婚、没有孩子)、物理科学家、来自东德……这些特征虽然让她看上去更像德国政治的局外人,却让不少与她同台竞技的男政客因为低估她而付出不小代价。

因“强悍”风格而为人称道的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尽管没能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却是距离总统宝座最近的美国女性。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她成为民主党最有竞争力的总统候选人,差一点战胜特朗普,打破美国政界的“最高天花板”。

而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则是脚踩高跟鞋杀入唐宁街的“政坛超模”。她的时尚品位给英国政坛带来一抹迷人的魅力,原本是“低调疑欧派”的她上任以来为英国“脱欧”前后奔波,带领英国全民紧密团结,让英国上下焕然一新。

她们比男性强在哪儿

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了政府要职,与男性相比,她们到底有哪些优势?

女性政客有着女性细腻踏实的工作作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坚韧的工作精神,在管理国家、参政等方面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有观点认为,她们比男性同行更善于妥协,也更懂合作。

现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16年7月英国公投“脱欧”后临危受命,梅出任首相一职。2017年一年下来,在这场号称世上最难的“脱欧”谈判中,梅带领英国已经和欧盟达成了阶段性谈判成果。虽然谈判步履维艰,但梅始终一步一个脚印,耐力与智慧并存。

美国国会的数据也证实了女性政客更善于沟通与合作。根据无党派组织“政治平等”的统计,美国国会里的女议员能比男议员找到更多同事联合发起议案;而在推动议案方面,女议员通常也比男议员做得更好。

撑起半边天,前路还很长

当今世界,妇女参政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高福利的北欧国家女性从政比率就一直非常之高,以瑞典而言,有高达47%的女性参与政治,挪威更是过半。可见,福利制度愈完善、文明程度越高的国家,女性参与政治的机率就会愈高。

虽然从整体上看,世界范围内女性领导人不断涌现,但近年来,女性领导人的数量增长进入了瓶颈期。

当我们用社会性别意识来审视男女两性从政的现状,就会发现自然人口基本相等的男女在政治资源的占有上仍存在巨大反差。

一是女性从政的广度、深度不够:女性从政人数和比例虽然略呈上升趋势,但从政女性的人数总体仍然偏低,数量偏低导致女性从政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体现不出女性从政的群体优势。

二是从政女性普遍居于辅助地位。

三是家庭与事业的矛盾困扰从政女性:传统的相夫教子的价值认同体系,使得女性承担着更多的家庭责任,超负荷的事业和家庭两副担子,压抑着女性从政的热情。

四是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繁重的工作压力,往往在女性身上产生放大效应。

看来,女性要想真正在政坛上撑起半边天,还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的进一步支持,女性自身也需要强化心理素质,增强竞争能力,充分发挥性别优势。

(记者 朱瑞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