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节前后的这一轮猪价暴跌,很多养猪人估计都心惊胆战的。最近这几天猪价开始止跌返涨,但因为此前跌幅实在是太大,现在涨幅又比较小,所以养猪人绝大部分都还处在赔钱之中。 猪价下跌让养猪人赔钱了,所以这个事儿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儿。但这一轮如此大幅度大范围的猪价下跌,对于养猪人和养猪业来说,也有积极的影响。具体是什么呢?本文,我们就为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大家必须看到,这一次的猪价下跌明显是不正常的,不符合基本的猪价周期规律。年前有专家分析说2018年虽然猪价会下跌,但养猪人还是会有利润。正常情况下,猪价应该就是专家说的这个走势,但很多特殊因素影响了猪价的走势。 年前国内大范围降雪影响了生猪出栏,积攒了一些产能,随后大量出栏拉低了价格,再随后屠宰场压价,价格进一步下跌。再然后,养殖户已经恐慌,而节后又是每年的猪价低迷期,屠宰场进一步压价,于是踩踏式的猪价下跌就发生了。 猪价跌的这么惨,并不是真实的供求表现,因为实际上供应并没有严重超标。所以猪价在今年不可能会长期处于如此低迷的态势当中。所以,猪价会慢慢的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之上。而这一次的猪价不正常下跌,虽然伤害了养猪人,却也有积极因素。 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一轮猪价暴跌,按照猪周期的走势,很多专家预计2019年和2020年养猪业会真正进入猪价灾难期。但是这一轮暴跌,很多规模化大厂开始淘汰产能,他们也意识到了不断在养猪业扩张带来的营收、利润和市值的负面影响。 如此一来,猪价周期的走势或将被改写,2018-2020年养猪人面临的产能过剩压力将得到缓解,猪价下跌的态势也将得到缓解。所以,养猪人相当于是提前承受了低迷的行情,由此可能避免了将来的更大的灾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