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穴位催乳
为了保证宝宝生下后有足够的母乳喂养好宝宝,可在预产期前几天开始按摩膻中、少泽、太冲、乳根等穴位,以保证产后不久就有了足够的母乳,当然艾灸效果会更好。
1、膻中
膻中是任脉上的大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与任脉之会,能通调全身之气;膻中还是心包经的募穴。
膻中在两乳中点,主治:乳少、气喘、咳嗽、胸痛、乳痈等症。

2、少泽
少泽是手少阳小肠经的井穴,能生乳、催乳、通乳。
少泽在小拇指指甲根外下方0.1寸,可用牙签尖刺激。
主治:乳汁少、热病、乳腺炎、昏厥、目翳、为急救穴之一。
所以,膻中穴和少泽穴,是催乳必选的两个穴位。

3、太冲
太冲是肝经的原穴,具有疏解肝气的功效,对于经常生气、郁闷、生活压力大的人,这个穴位按上去会非常痛,所以针对这些特定的人,太冲是必选之穴。
太冲在脚背大拇趾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脚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

4、乳根
乳根,顾名思意在乳房的下缘即根部,故名乳根。(见上面的图)
位置:位于第五肋间隙,即乳中穴下一肋间隙
主治:乳汁少、乳痈。
乳根是胃经上的穴位,按摩乳根不光能促进乳汁分泌,还能开胃,使妈妈多吃一点来分泌足够的乳汁。
预产期前5-7天,即可开始按摩膻中、少泽、太冲和乳根等穴位,有些人膻中、太冲按上去会非常痛,这是因为经络在此堵住了,更有必要按摩了,按到不痛,那经络也就通了。每天坚持按摩2-3次,每次2-3分钟。
每天下午1~3点小肠经当令时,小肠经气最旺,用牙签尖刺激两侧少泽穴,在催乳的同时还能促进小肠营养的吸收。当然,其他时间段也可按摩,只是这个时间段效果更好。
每天按摩膻中、太冲,可疏肝理气,改善心情,还可促进睡眠,并达到催乳的目的。
另外,还要配合局部按摩催乳,先用热的毛巾敷一下,然后用木头梳子的背,从乳房边缘向乳晕梳理,这样能帮助化解乳房硬块。
这样几天按摩下来,一生产即可有足量的母乳供应宝宝了。
如果是体虚胃口不好的,可加足三里。
如果预产期到了,进入待产程序了,可按摩合谷穴,这可催产,并促进产后下乳。(因为合谷穴有催产和坠胎作用,所以孕期千万不能刺激合谷穴。)
二、赤小豆催乳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归心经和小肠经,具有健脾利水、解毒消痈、消利湿热和通乳的功效。
这个性味归经一看,就明白了,赤小豆的这个通乳功效其实与小肠经上的少泽穴的功效是相通的。
有的妇女在生产之后,乳汁的分泌出现问题,这个时候,也可以用赤小豆来解决问题,在南宋著名医家陈自明写的《妇人大全良方》一书中,他提到自己的妻子生孩子以后,没有奶,“产后乳脉不行已七十日”,结果身为妇科大师的陈自明也是没有办法,用了很多药都无效,把孩子搞得瘦弱不堪,很痛苦。
这个时候,刚好有朋友送来一些赤小豆,陈自明就煮了赤小豆汤给妻子喝,结果没有想到的是“当夜乳脉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