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课内外比例为70-80/20-30,考试形式:闭卷。时间:1小时。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5题共15分,每题3分) 1、我国第一部诗集是(B) A、《全唐诗》 2、我国文学史上诗作留存最多的诗人是(A) A、陆游 3、“诗仙”“诗圣”分别指(D) A、李白和白居易 4、苏轼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B) A、李白 5、宋代豪放词的扛鼎之作是(C) A、欧阳修《踏莎行》(候梅残馆) B、李清照《一剪梅》 C、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岳飞《小重山》 二、填空题(10题20分,每题2分)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默写李白的《望天门山》(5分)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四、试写出刘禹锡《竹枝词》的主要意思。(10分)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参考答案】江边杨柳,树叶青青;江中流水,平如明镜,忽然听到了江边情郎的歌声。说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是雨天吧,东边还出着太阳,令人捉摸不定,是“无情”还是“有情”呢? 五、赏析题(3题35分) 1、赏读《鸟鸣涧》完成诗后题目。(10分,每小题5分)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闲:安静、寂静,悠闲。空:空空荡荡。时:时而、偶尔。涧:夹在两山间的小溪流。 【题目】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2)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面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B)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2、赏读《观书有感(其一)》完成诗后题目。(13分)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鉴:镜子。渠:指方塘。清如许:这样清澈。活水:指新知识,新鲜的事物。 【题目】 (1)本诗前两句给人以清新、愉快之感,请解说这两句的意思。(6分) 【参考答案】半亩方塘如明镜般澄澈明净,蓝色的天空、飘忽的云彩都映入其中,仿佛一幅美丽的图画。 (2)本诗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历来脍炙人口,极富哲理,请谈谈你的理解。(7分) 【参考答案】诗人把人的思想比作清澈如镜的池塘,把读书比作方塘的清流,意在告诉人们:只有常读书,才能使思想深刻。这是一首哲理诗,借自然景色,阐释了一种哲理。 3、赏读《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完成词后题目。(12分)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定惠院:在湖北黄冈东南。漏:古代盛水滴漏计时之器。漏断,漏壶水滴尽了,指时已深夜。幽人:幽居之人,苏轼自谓。飘渺:悠远的样子。省:理解、明白。 【题目】 (1)全词运用了什么手法?借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起兴的手法。借孤鸿表达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 (2)请赏析“缺月挂疏桐”句。(6分) 【参考答案】倒装句,应为“……月挂疏桐”,已是深夜,人声刚刚安静。只有残月挂在稀疏的梧桐枝头。“挂”字形象生动,写出了作者孤高的性情。 六、写作题(15分) 请以“生活的诗意”为话题,引用有关古诗句写一个300字左右的语段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感受。 【参考示例】 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是的,我们不应该沉溺于生活的琐碎与繁杂之中,而是应该以一双澄澈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诗意。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张岱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诗意的人。有一天,天降大雪,张岱兴致勃勃地带着几个人去看雪。来到湖心亭,他忍不住写道:“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那一刻,天地苍茫,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他似乎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漫天的大雪似乎让他暂且忘记了国破的忧伤,人世的坎坷。能从美好的事物中发现诗意,并且从这种诗意里汲取能量,这种能力是极为可贵的。 |
|